中德合作办学对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启示
——以武汉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中德班为例
2016-04-26吴兆喆
吴兆喆
(武汉商学院商贸物流学院 武汉商学院现代物流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56)
中德合作办学对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启示
——以武汉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中德班为例
吴兆喆
(武汉商学院商贸物流学院 武汉商学院现代物流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56)
武汉商学院转型应用技术型大学,与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科技大学合作举办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本文通过对德方人才培养方案和中方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深刻分析,总结了德方在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方面的特点,即培养目标强调能力、模块化课程设置、学科综合性、知识量丰富等。并得到对我方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启示,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一是专业教师应从专业化向综合化转型,二是加强“专业教育”的内涵,增加“专业教育”频次,以期推进应用技术型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所培养出的人才更加符合湖北省及武汉市城市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德合作;课程模块化;学科综合性;专业教育
一、中德人才培养目标的比较
FOM大学的办学特色是紧密联系实际和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办学目标是传授学生经济管理知识,培养学生工作能力,为学生成为管理人才奠定基础。该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强调学生应达到的能力。一般要求达到四种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与个人能力。专业能力通过模块化的课程实现,并分为三个阶段,即“理论学习—知识运用—创新性发展理论和问题解决方案”;方法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与实用性工作方式,并在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得到应用;社会能力与个人能力要求学生学会团队合作、合理规划时间以及时刻学习不断更新知识。
我方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强调就业方向,一般需要适应学校所在的地域经济发展。并进一步做出更加具体和详细的要求,一般包括素质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职业资格要求。素质结构主要归纳了学生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要求很全面,包括思想品德、创新精神、语言能力、身心健康等方面;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基本上和德国的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较为一致;职业资格要求则非常具体的规定了学生需要获得的各种证书,取得证书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就业。
两者的共同点在于都强调了专业能力和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但我国的培养目标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能力方面如创新性发展理论、合理规划时间和时刻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培养则较为不足。
二、中德课程设置比较
1、德方课程设置呈模块化,综合应用性强。
从名称上看德方的一部分课程和我们的课程名称相似甚至一致,但从内容上看这些课程每一个里却包含多个互相关联的课程,所以该课程称为“XX模块”。比如“管理学基础“”,这个模块实际上包括“国民经济学概论”、“企业经济学概论”、“法律学概论”和“企业管理概论”四门课程,要求学生除了了解常见的企业部门构成,部门间关系以外,还要求学生了解企业与外部经济,法律环境之间重要的相互联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比如要求学生熟悉商业计划编制,法律形式选择以及内部组织结构等问题。我方的管理学基础这门课仅仅就是“管理学”(或称为“管理学原理”)一门,经济学、法律等则作为独立的课程另外单独开设,而且这些课程还不一定是开设在同一个学期,所以学生们上这些课时除非授课老师自觉地能把这些知识关联起来讲解,否则靠学生们自己则很难能够意识到这些知识的关联性,想要锻炼学生们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实现难度则更大了。
2、 德方课程充分体现物流管理的学科综合性,符合物流管理发展的特点
首先,德方的物流管理专业是放在工商管理的学位下面作为一个专业方向,因此一方面,从开设课程的横向范围广度上他们的专业通识课要大得多,我方的学科及专业基础课(与其专业通识课对应)主要是根据物流管理专业课关联度来设置。两方课程设置对比如下表:
?
通过对比看到,德方课程模块涉及面非常广,除了物流方面的基础专业知识还有财务会计、金融、投资、税收、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特别是第8-13项,看似完全和物流知识无关但站在企业管理的角度以及企业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却非常有必要开设。而我方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课中这几项是完全没有的,我方的基础课均与后期的物流专业课有一定关联性,如“财务管理”、“会计学原理”与“物流成本管理”相关,“商品学”与“库存控制与仓储管理”相关。我方开设的课程横向范围相对较窄。另一方面,专业通识课的数量比例较大,几乎占到总课程数的50%,物流专业课程主要按照物流功能和学科领域来设置。我方的物流专业课则占比较大,将近70%,除了按照物流功能和学科领域设置,还根据行业特性设置,如快递物流、食品物流、冷链物流等。
其次,模块化课程突出学科交叉性和关联性。如“采购、生产与市场营销”这门课程模块包括采购管理、生产物流管理和市场营销(对应我方的课程名称),要求学生了解供应链管理的概念、ECR(有效客户反应)、企业上层草案的规划、供应管理和原料需求的分析,以及理论性方面的原理的描述、传递和分析;还要求理解采购程序和需求管理,预定和库存量的掌握,市场模型的基础知识和生产理论,生产组织框架,市场营销策略的应用和分析等。学生通过这门模块的学习不仅非常完整地了解了产品从无到有到销售出去涉及所有物料流动的整个过程,而且理解了所有环节都不是各自独立而是环环相扣的,这正是综合性学科应用在物流管理的发展中所呈现的特点。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掌握了相关的管理方法并且提升了分析问题的能力。相比之下,在我方的课程设置中市场营销是作为基础课,而采购管理和生产物流管理是作为专业课,三门课完全分开来上,也不在同一个学期,甚至有的学校并不开设生产物流管理这门课。可以看出,最终的教学效果德方能和培养目标保持一致,而我方则显得“心有余力不足”。
3、 德方课程知识量大且丰富,课程目标与人才的培养目标保持绝对一致
首先,德方本科生学制一般7个学期,前6个学期基本上每个学期4个课程模块,每个模块又包含3-4门课,也就是每个学期一般有12-16门课,我方每学期一般6-7门课,两方每学期总课时数却差不多。可见,德方课程知识量相当丰富,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大得多。
其次,德方课程目标与人才的培养目标保持绝对一致。其每门课程模块都针对培养目标设置相应的课程目标,即对上述人才培养目标中提到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个人能力和社会能力都制定了明确的比例分配。如在课程模块中已提到的“管理学基础”,四个能力的占比分别是50%、10%、10%和30%。比较突出的是社会能力的占比在各个模块中都不低,至少都达到10%。我方的课程目标中一般是针对该门课程内容最终达到的教学效果提出相应目标,也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却是弱化和模糊的,即使其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有清晰的确定。
三、对我方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启示
中德两方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知识量要求上虽然差异较大,但殊途同归,我们仍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1、 专业教师应从专业化向综合化转型,适应物流管理专业的综合学科性
我方虽然不是模块化课程,但课程设置考虑了关联性以及先后顺序,比如学习“物流成本管理”这门课之前需要先修“物流学”、“供应链管理”、“会计学原理”、“物流企业会计”等基础课以及按物流功能所设置的如“采购管理”、“运输管理”等专业课,因此“物流成本管理”一般放在第6个学期上,而第7学期的“物流管理课程设计”和“供应链管理系统”软件应用则是所有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但由于这些关联课程分布比较分散,一般不在同一个学期,而且每门课程的教授老师又各不相同,因此实际教学时课程的关联度并没有体现出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得不到锻炼和加强。这种模式下,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把关联课程的知识拉出来,用到其所教授的课程知识中。这里我们可以借鉴德方模块化课程体现的“一师多能”。教授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师需要从只专注自己专业课程或只专注自己专业课程延伸的专业方向向“多课程、多学科”转型。比如教授“物流成本管理”课程的老师,对于该课程所有相关联的先修课程知识都应该能较透彻的理解,并且能结合本门课程进行综合讲解。如果每门课程的教师都能够做到这样,那么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将会在每一门课都能得到锻炼和强化,从而也能真正理解物流管理的内涵。
2、 加强“专业教育”的内涵,增加“专业教育”频次
“专业教育”特指对学生所进行的专业介绍,使学生对他们所就读的专业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通常包括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专业特色、就业方向、师资力量、实验实训条件等。我方一般专业教育只对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在开学报到后进行一次,一个专业的学生全部集中在一个大教室,时间约两个小时。从后期对学生的访谈来看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发现首先是专业教育的内容比较浅,范围较窄,大多泛泛而谈,大部分学生在一点专业知识背景都没有的情况下很难听懂;其次是专业教育次数太少,只有一次。即使有一部分学生这一次听明白了,但是时间一长,有些内容又忘了,结果直到开始上专业课了还不清楚自己要学些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为什么学,更不谈对各门课程知识的综合性理解了。 因此,专业教育一方面需要从内容上应该做适当的扩充和细化,首先应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做详细的解读,其次建议学生们在本课程体系之外还需要拓展阅读其他关联性的知识,比如金融、投资、税收、财政、项目管理、并购与重组等,第三是增加社会能力的教育,由于课程体系设置的不同,我方无法在专业课程中完成社会能力的培养,但可以借助专业教育来完成这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从频次上增加专业教育的次数,除了新生专业教育以外,在每个学期增加一次专业教育,专业教育的内容可以根据各学期不同课程、学生们不同的心理状态做微调。
以上两点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首先目前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每年都会下企业挂职锻炼,积累企业实践经验,具备综合化转型基础,只需再从意识上进行综合化转型,课堂教学综合性是可以体现出来的。其次,时间上来看学生们课堂学习一周6-7次课,每周一般至少有两个半天没有课,因此每学期只增加一次专业教育完全可以实现。
[1] 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方案.
[2] 武汉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责任编辑:梁蒙蒙)
武汉商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15Y018;武汉市市属高校教研课题,《应用技术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与应用》,项目编号:2014111。
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以及湖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武汉商学院加快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转型步伐成为第一批加入应用技术大学联盟,需要尽快实现从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转型提升,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应用技术型发展道路。武汉商学院于2015年3月获教育部批准举办首个中外合作项目—“武汉商学院与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科技大学合作举办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并于当年招收第一批本科生单独成班,以下简称“中德班”。我们在编制该班的人才培养方案时一方面要考虑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科技大学(以下简称“FOM”)的课程设置和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要求,另一方面要结合我校的课程设置和符合我国国情的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要求,两者最终需达到有效结合。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中德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得到一些对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