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娜塔莉·波特曼:学霸型女演员征服全人类

2016-04-25徐雯

博客天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波特曼娜塔莉哈佛

徐雯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到底,是学霸们的。

漂亮的女演员多如牛毛,但真正美丽的并不多—前者决定你能否上镜,后者决定你能在镜头前走多远。当著名的美女学霸娜塔莉·波特曼带着导演处女作《爱与黑暗的故事》降临北京国际电影节时,全世界惊异地发现,她已经绕到镜头后面,成为掌控全局的人。

这本不稀奇。在导演门槛越来越低的今天,似乎只要有资本撑腰,人人都可以做导演。但当这个人是娜塔莉·波特曼时,你就知道这不是一次玩票—一个全A的哈佛学霸绝不会允许自己交一份打分为B的作业。这个世界就是有那么点可爱的势利,对于被赐予了天资和禀赋又孜孜不倦的美女学霸,我们总愿意将信任交付于她。

“美女学霸”是已经出道22年的娜塔莉·波特曼身上的标签。与她分享这一头衔的,是出演《哈利·波特》里“赫敏”一角的艾玛·沃森。后者同样出身名校、成绩优异,但若以电影成绩论,赫敏还是稍逊一筹。

1994年,娜塔莉·波特曼横空出世。这是电影史上一个神奇的年份,世界收获了《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低俗小说》和一名13岁的少女。她留着棕色短发波波头、穿着白色镂空小外套、晃荡着两条大长腿,在破旧阴暗的老楼道里,稚嫩又看似老练地抽着香烟。在法国导演吕克·贝松的《这个杀手不太冷》中,她扑闪着一双明亮、凄惶的深棕色眼睛,既有小女孩的古灵精怪,又有与老演员让·雷诺不相上下的强大气场。她冷峻、机智,有一种邪而不恶的坏。

高起点是好机会,但也可能意味着此后的人生全是下坡路。这个世界从不缺一鸣惊人的演员,好在娜塔莉·波特曼始终对此有着清醒的认知。1997年, 她推掉了《洛丽塔》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邀约,参演舞台剧《安妮日记》。

但她似乎并不满足于只做个“演员”,而是选择去哈佛攻读心理学学士,像你见过的所有女学霸一样,她有用不完的精力:全心全力地完成学业、担任政治评论员的助手、给哈佛的学生报写稿、用暑假的时间拍了几部电影。就是这么不公平,对于波特曼,大多数人根本嫉妒不起来—你奋力一搏的东西,人家甚至不以为意。听到“天才”的夸赞,她毫不留情:“天才?这是我最讨厌的一个词!”

2011年,娜塔莉·波特曼迎来了事业的高峰。凭借《黑天鹅》中出色的发挥,她成为了金球奖和奥斯卡双料影后。在电影中,她饰演一名有艺术天赋却困囿于心理魔障的芭蕾舞者,在巨大的竞争压力和对艺术的极致追求中自我崩溃。波特曼挽着发髻,跳起舞来优雅、轻盈,每一寸肌肉都在抖动。

为塑造女主角、体会她的精神状态,电影开拍之前一年,从小就有舞蹈功底的波特曼就开始和芭蕾老师上课。最初半年,她每天练两小时,开机前半年改为6个小时,之后加码游泳训练、有氧运动训练,临近开机的两个月,她几乎成了一名职业的芭蕾舞演员:每天训练8小时、拒绝社交、吃很少的食物、忍受身体的伤痛。“我能深切感受到,苦行僧般的生活会带给你未来唯一的出路。”波特曼在接受采访时这样描述。

“有纪律,有天分,有美貌,有亲和力。”《黑天鹅》的导演达伦·艾伦诺夫斯基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原本就极少曝光个人生活的波特曼在结婚生子后,更少露面了。她会直截了当地说:“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我不会接受采访。”但娜塔莉·波特曼这个名字开始以另一种“传奇”的方式出现在别人口中。电影《社交网络》里有这样一句对白:“哈佛出了15个普利策奖得主,2个奥运选手,还有1个电影明星。”美国老牌生活杂志《名利场》恭维道:“她完全有希望成为总统。”

2015年,作为杰出校友,娜塔莉·波特曼回到母校哈佛给毕业生作演讲。她将奥斯卡小金人称为“令人羡慕的玩具”,又说:“成功总是美妙的,但你得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如果你不知道,成功就会变成一个可怕的陷阱。”

“我希望成为梅丽尔·斯特里普那样的演员,谁都不会介意她是不是太老,因为大家都想看她继续演戏。”波特曼说。

自滚滚的名利场而来,却另有星辰大海的征途—学霸型女演员就这样在满世界的花瓶里,征服了全世界。

猜你喜欢

波特曼娜塔莉哈佛
飞翔的魔方
飞翔的魔方
约翰·波特曼:改变世界城市天际线的建筑师
真爱的色彩
错过的圣诞节
哈佛演讲:从5亿到7000亿
查尔斯·埃利奥特:改变哈佛的人
守望爱情的铃兰花
女儿考上哈佛 妈妈做的三件事
“黑天鹅”娜塔莉•波特曼:怀着孩子去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