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新需求 创造新动能
2016-04-25杨云峰
杨云峰
“供给侧改革”最近成为经济学领域的热词。顾名思义,“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产能供给,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而供给侧改革是一种寻求经济新增长新动力的新思路,主要强调通过提高社会供给来促进经济增长。对于如何拉动经济增长,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有着截然不同的理念。近年来,江苏沭阳紧跟时代与产业发展的需求,切实感受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政宛如春风吹暖沭阳智能针织产业晴朗的天空。深入“供给侧改革”
适时发展智能针织产业园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着劳动力供给量减少、劳动要素成本上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与资本投资效率下降等问题。只有通过“供给侧改革”这剂新良方,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促进经济发展。对县域经济发展而言,主要在三方面发力:一是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二是要结合工业发展阶段的实际,着重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上下功夫,用先进制造技术引领传统产业发展,着力推动产品品质提升,创造传统动能的比较优势;三是要结合招商引资,在新产能引进上下功夫,不断壮大促进本地经济发展新动能。毋庸置疑,智能化是从供给端提升产品品质的有效路径,是传统行业发展的必然。
2015年9月,江苏沭阳吹响了打造国内首个智能针织产业园——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的号角。按照“未来针织靠智能、智能针织看沭阳”的发展定位,整合全县现有的纺织企业资源,成立“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及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管委会”,全力建设国内首个智能针织产业园——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在规划的6605亩纺织产业园内,智能针织产业园占地1010亩,总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计划5年内招引和培育企业100户以上,投入袜机、圆机、包覆纱机等智能针织设备10000台以上。力争利用5~10年时间,将产业园打造成百亿级针织品生产基地。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沭阳选择发展智能针织产业方向正确,前景广阔。加快和推动智能针织产业园规划建设,对于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提升产业质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将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把握行业规律着力推动针织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宏观形势给纺织业带来挑战的同时,更是带来全新的机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生产国和出口国,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包覆纱及丝袜纺织行业加大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势在必行,这也成为沭阳发展包覆纱乃至智能针织产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近几年来,沭阳县通过围绕针织产业链招商,开发区独特的包覆纱及丝袜等针织产业发展优势和产业承载平台日益显著。全县包覆纱生产设备达到4800多台(套),且设备先进,占全国同类设备的21%以上,是全国包覆纱生产设备最多、产量最大的优质包覆纱产业基地。纺织类企业达到了22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8家,涌现出了一大批诸如宝娜斯袜业、邦源新材料、腾盛纺工集团、嘉德纤维、沪江线业、月源纤维等知名企业,部分企业单体规模已位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目前,初步形成了从机械装备—纺丝—加弹—织造—印染—成衣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这些成就足以证明,顺应行业形势,把准行业发展规律,发展包覆纱乃至智能针织产业是必由之路。
2015年10月底,由江苏嘉德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沭阳县包覆纱协会、江苏邦源纺织有限公司、江苏月源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承担制订的国内包覆纱加工贸易单号标准通过专家审定,标志着沭阳企业首次制定行业标准的成果得到国家级认可,全国包覆纱行业加工贸易单号标准的制定权荣归沭阳。
传统产业智能化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实践
“供给侧改革”是认知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常识性视角,已成为企业界乃至一种时代的共识,也是让中国重新获得改革红利的必由路径。而沭阳纺织产业的发展可谓得天时、占地利、享人和。上海、浙江等发达地区纺织产业发展在气候、土地资源匮乏、用工紧张等方面遇到瓶颈,企业空间扩展深受制约,生产成本相比地处苏北的沭阳要高出许多。这些制约因素却正是沭阳实施“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项目的优势所在。
目前,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建设已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园区推介、项目洽谈、项目服务、入园企业招工等逐一细化落实。投资8亿元的江苏西南智能纺织有限公司已入驻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全球最具盛名的针织机械制造商——意大利LONATI集团已签署了10000台供货协议;浙江客商投资1亿元建设江苏九达针织机械有限公司已成功签约;本地企业家以及大学生创业青年等参与投资的项目已达成意向;香港中大集团、浙江无缝内衣协会、浙江海宁袜企等企业前来该园投资的客商正纷纷洽谈;产品展示中心、研发中心、售后服务中心等后续服务性工程也在洽谈、建设。
作为“中国包覆纱产业基地”、“全国纺织产业试点园区”、“全国首个智能针织产业园区”,近年来,沭阳经济社会始终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已成为一个具有鲜明特色和投资潜力的“明星县城”,是江苏北部发展最快的县份。2015年沭阳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75亿元,增长12.03%,总量继续位居苏北22县市首位,全省第11位,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连续四年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
在进一步实践中,沭阳理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逐步化解过剩产能,抓住供给侧改革机遇,全面实施改革,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培育壮大拥有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优质企业,积极鼓励企业更加注重高尖端层面的技术引进和研发,打造更多扎根沭阳、面向世界的纺织行业领军企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二要优化实施人力资本战略,注重吸引和培养技术型、创新型与创业型人才,让其成为沭阳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三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完善法律制度,营造健康有序的经济发展环境,切实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四要突出工业主体地位,加快建设智能针织产业园进程,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坚定信心,主动出击,抢抓“一带一路”和全省拓展对内对外新空间的总体布局机遇,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加快产业集聚步伐,推动龙头企业裂变升级,不断提升产业能级,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全面加快沭阳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沭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