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骑楼建筑空间艺术美学探识(下)

2016-04-25杨宏烈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杨宏烈

(广州大学广州十三行研究中心, 广东 广州 510006)



骑楼建筑空间艺术美学探识(下)

杨宏烈

(广州大学广州十三行研究中心, 广东 广州 510006)

摘要:骑楼、骑楼墟、骑楼街、骑楼镇、骑楼城是南中国一道连续有趣、活力奔放、人文气息浓郁的动态景观,也是广东人民喜闻乐见的、第一张有特色的物质性文化遗产名片。探讨骑楼建筑空间的美学艺术,有利于更好地保护骑楼、利用骑楼、发展骑楼,创造具有诗意的栖居环境,提升人们工作的舒适性、交往的便捷度与游憩的愉悦感。

关键词:骑楼建筑;空间艺术;美学探识;保护提升

四、骑楼中介空间的哲理美

宇宙存在“二元现象”,思维存在“二元观念”,这是无可非议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认识、把握对立二者之间应该发生怎样的关系,什么样的运动关系有利于人类社会、有利于大千世界可持续发展、科学地发展?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出发点是绝对的“一元化”,方法则为绝对的“两分法”。什么事情都要“一分为二”、片面强调“矛盾对立”,讲究“斗争的哲学”。本来因存在中介因素、连接要素、过度空间、灰色地带、和合精神、多元统一法则,从微粒子领域到宏观世界都可以“合二而一”、“两全其美”、“共生共荣”、“左右逢源”、“融洽平和”的事情,却非得“你死我活”、劳民伤财!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的一种悲哀。理想中的“一元化”情景,无论如何与宇宙固有规律是不会吻合的。“爆炸”、“冲突”、“一边倒”,对大多数事物、对全人类都不是最好的发展方式。道家的宇宙观是“阴阳之道”和合统一,儒家主张“中庸之道”有序发展,佛家也强调任何事物在二元化的时空中相互运动,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及融合,向有利共生方面转换。

建筑界已取得共识:绝对的两分法时空处理是不理想的。因此,我们在建筑设计中早已在许多部位运用了这种中介过度的构造手法,创造了空间之美。如门廊雨篷、过厅过廊、前室套间、照壁花罩等等从空间序幕、启景、过度、缓冲、连接、分隔、渐进、转折等方面发挥了各种中介性作用。建筑设计如此,城市规划、街道设计,何尝不是如此?

林冲博士在《骑楼型街屋的发展与形态的研究》的博士论文中曾引用诸位建筑学者的论述:“中介(In-between)是为折中调和二元对立现象”[10]而创造的第三种状态(The third element)。在其共存融合的过程中,使两种不相容的事物和平相处,既不影响各自的特质,又能消融两者间的对立,合而为一。中介要素、中介作法,顺应了天地万物的本性及人类对复杂空间的要求。在一明一暗、一内一外、一公一私、一大一小、一动一静……两种对立空间之间,设置亦明亦暗、亦他亦我、亦内亦外、亦大亦小的“第三者——中介空间(In-between Space)”,更能使二元对立的两者有机融合、渗透、过度、互补,形成人性化的整体环境、产生空间的流动与联系。

按林冲博士对檐廊的分析,骑楼无疑也属于中介空间。成排的立柱构成一种特色边界,边界不是空间的停止,而是某种另外的人类活动将在此发生。物理界的光学、声学、热学也会因此发生变化,产生某种有效地激发其他活动的诱因。骑楼使建筑进深向立面由3个层面组成。檐口至台基所形成的第一个向外立面是空透性的,退缩在廊下的第二个外向交接面也是虚的,只有第三个层面则构成屋身的实体,由内柱之间的门窗隔扇或槛墙门板组成。以上三者之间形成的流动空间产生了柔顺的过度的关系。空实之间、有无之间、内外之间、明暗之间,有了一个中介虚空间。这完全符合中国传统观念,实现了“以无当有,以虚当实”的意境。骑楼下的空间乃建筑之外,实体之内,发挥了二元共存性的哲学意义。

社会学家 Derkde jonge 讲过:“有特色的边界效应,如树林、海滩和空地的边缘,是人们最爱停留的地带,而平敞的平原或海滩,只有在它们的边界区域都被占据的时候,才会被人们选择”[11]——究其实这时已形成了某种新型的(人群)边界,最后才让人选择在此停留。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址多在大平原的边沿发现也是这个道理,这是人类3500万年积累的经验。广场中间为什么没人停留,不是没有道理的。骑楼空间就是一种特色边界,成为人们乐于停留、小坐、动观、聆听与交谈的“边界性”地方。边界效应并非边缘化(排斥性)的效应。水乡水街水巷,使居民产生强烈的地域归属感效应;骑楼商业街,传承百年商史,能给人根基久远的场所精神效应。

夏荷在《九龙江叙事:天堂圣果 西天净土 幽冥道观 明艳宫庙(下)》中讲道:“客观看待历史,被强行打开的国门顺风携进来了一些有价值的西方文化。如将南欧风格的骑楼建筑引进来,让西欧骑楼最后在广东、福建形成了中西合璧的城市商业建筑群。现存骑楼,厦门最有名的是中山路,漳州最有名的是香港路和台湾路,以及石码古镇的骑楼群。”

在美国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动机需求理论中有五种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实现需求)都是人们所需要的。丰富的城市空间就能提供多层次的生活需求。估计任何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走在光秃秃的玻璃幕墙或硬邦邦的花岗岩石壁下,你会徒添自我渺小、孤单无援的卑微感,走在人性化的骑楼中介空间,你会感到自我的人格尊严与人际间的平等交流地位。前者的排他性让人丧失亲切领域感,后者的招徕性给人一种受尊敬的亲和力。

骑楼竖直立面也有“三段式”,中间和上部的造型美学特征有待深入研究。在此需要提及的是骑楼立面的人性化设计,与玻璃幕墙和花岗岩巨壁一副冷面孔相比,能热情地、毫不保守地向游人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丰富的商业信息与信仰崇拜的精神追求。她是热情洋溢的、生活真实的、表现质朴的。对话、交流、欢迎、安全,正是骑楼的文化魅力所在。

21世纪是强调人、人的价值,强调文化、强调人与自然融合、强调整体发展的世纪。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和游人,更加渴望与环境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更加渴望高品质的生活。因此,和谐的哲学,是为时代的主旋律。骑楼的哲学就是和谐的哲学,呼之欲出、备受关注,也正在感染越来越多的人群。

五、骑楼灰色空间的和谐美

骑楼是一种具有外部廊道空间的建筑。骑楼空间不仅包含了廊道空间之美,还有功能上、视觉上、心理上等等模糊空间之美,“灰空间”之美。

最早提出“灰空间”概念的是黑川纪章。原本指介于黑白之间的过渡色彩。这里当指建筑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过渡空间、中介空间、模糊空间,它可以使室内外空间融合、渐变。骑楼敞廊空间就是一种“灰空间”,它处在明亮的街道空间与即使阳光下也可谓“黑体”的室内空间的中间部位。它既属于内部空间,又属于外部空间;既属于步行公共交通空间,又属于商品交流售卖的营业空间。亦此亦彼、亦虚亦实,因而会产生许多艺术性的美学效果。骑楼空间模糊美学特征,表现在界限的模糊性、空间主体的不定性、景观感受的动态性、使用功能的多样性,值得我们研究体会。

黑川纪章曾提出:“灰空间”也是一种手段,使“城市——建筑”的交接处成为柔性边界,变得暧昧、多义,可以“减轻现代建筑跟城市空间分离成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而造成的感情上的疏远”[12]。

一个台湾人这样感受骑楼在印象中好像真的很模糊,有时候好像觉得挡着了别人的路径,回头看到店主的眼色,又好像属于他的地方要怎么用就怎么用。不过,我觉得重要的是“骑楼”概念的延伸,使整个城市的人都可以以不同业主身份或行为方式享受骑楼空间之美。

骑楼空间功能的丰富性表现在:通行和停留为商家、客户、游人提供了诱发各种活动的条件,形成一个自由行动的场所。于是,骑楼空间的主体也具有了模糊性,成为信息、物质交流、人员流通的空间。沿街长廊也是最具有生活情趣的空间,居民聊天、纳凉、交换信息、晚间凉眠娱乐的地方。多种活动发生在相同的空间,足以证明这样的空间具备多样化的诱发作用,可以给人们具有多样化的心理感受[13]:如领域感、归属感、安全感、公共感、动态感。这种多元化的感受就是一种模糊感、交融感,从而带来亲切感、参与感。模糊性在物理上的表现在多方面:界面(竖向的、水平向)的模糊性,领域上(左邻右舍、室内外)的模糊性,空间联系与分割上的模糊性,甚至还可引入生态绿化的艺术模糊美学,调节人们的生活。骑楼带来的是“游、憩、购、赏”等交往方式的丰富性,有序、有为、有味的特色性。

骑楼空间模糊性在量的方面当然离不开适宜人体生理、心理上的尺度舒适感。骑楼空间的设计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小了不可能取胜,太大了也不可能成功。空间高度、宽度过大的现代建筑骑楼往往得不到民众的认同,其基本原理就在这里。还有的现代高楼把骑楼空间搁置在半空,地面空间开设商铺用以出租,美其名曰还骑楼于民,其实在作弄市民。还有所谓内翻骑楼,美其名曰呵护群众,其实也是在给人一种假象。丧失了大众化领域感的室内骑楼,也就丧失了多元平等人生。既然是楼主的大堂,还叫骑楼又有什么用?

骑楼恰当的尺度充分体现出人性化的魅力。传统骑楼街宽度宜人,骑楼柱廊对行人的防护内聚功能、使人有了亲切感、安定感。建筑体量吻合交流尺度,店铺间距多在6米以内,可加深感受的深度。人们在看到整体的同时也可看到细节,并可愉悦地体验周边的环境。骑楼的空间艺术,创造出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条件。为二元空间里的不同行为和心理提供了平缓的过度,既照顾私密又非完全公共的柔性界面,令人的生理、心理轻松愉快。

岭南骑楼立面色彩常以灰白色和米黄色为主,强烈的光反射或散射作用,骑楼下的亮度是很高的。相对室内她成为光源过度空间,即使缺乏辅助光源,商店深处的照度也不成什么大问题。相对外立面而言,色彩的明暗对比、光源照射的方向性特点,骑楼空间界面的灰色现象加强了街道稳重感,“飘或架”起的骑楼从来没有给人上重下轻的感觉。功能的多样化,使骑楼灰空间成为人员最多、交往最多的心理安全地带。

骑楼中介空间使街道虚实空间之界限变得灰色模糊,弱化了“边”、“界”的分别,使城市空间具有了流动感、具有了内涵感,它对于诱导演人们的活动方式、提高生活的舒适度、人性化自尊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模糊”,往往不是混乱,而是一种自由美。

六、骑楼过度空间的动态美

营造骑楼空间形式的手法基本上有三种:一是从固有的街坊建筑中“挖”出来,二是从固有的街坊建筑中“挑”出来,三是在街巷人行道上紧靠街坊建筑添“加”出来。其中有柱列骑楼与无柱列骑楼所产生的空间特征因存在客观差异,则无论是在模糊性(灰度)、过渡性、层次性等方面,给人的空间美学感觉效应也多少会有些差别。有列柱骑楼立面韵律感、稳定性较为突出,空间界定作用明显,在某种情况下宜方便配套设施或装修广告。阴影效果、隔音效果、安全效果均较为无柱骑楼要好。对于具有柔性边界面的骑楼灰空间,也有一种明显的便捷效应,给人们心理上、空间感受上、物理环境上以过渡性美感。

1.心理行为上的过度美感

林冲博士在阐述檐廊的过度功能时引用了周宗宪有关《建筑中之中介空间》的论述,周先生指出:“人类复杂之心绪是无法以单纯的二分原则来归类;多样而复杂的空间环境,提供人们在功能与形态上并非严格界定或清楚限制的一些区域,因而当建筑空间呈现了内、外之间,有程度性差异的层次形态时,在每一不同程度中,人们均会赋予其不同的意义,并且将有充分的机会,仔细地选择他们所需程度的位置,满足心理行为各种不同的状况”[13]。因此克里斯多夫·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 )曾提出了人类心理行为模式的几种需求取向(表1)。

表1 行为心理需求取向

以上说明:人们在不同场所、空间、领域会有不同的心理调适与不同的感观直觉,同时需要有不同的引导或暗示、隐与藏的方式来满足行为中的好奇与期待心理,以达到能产生意外的惊喜及其所预期的效果。游览区所发生的旅游趣味效应就在于导游人员适时地给出各种引导、介绍、预告等心理过渡信号,令人产生某种愉悦美感。骑楼街区迷宫式的旅游趣味同样来自各种过渡性的美感。

2.空间感受上的过度美感

当心理行为之需求反映在空间构成形态上时,空间的过度关系必然会给人以无限欣慰。骑楼因为具有过度性的美学特质,对空间艺术敏感的人,会兴奋不已。显示空间层次关系概约如下:

空(廊外)——虚(廊下)——实体(建筑)

外部 (街) —— 半外半内—— 内部 (店铺)

公共(大众)——半公半私—— 私密(个人)

动态(逛街)——中间状态—— 静态(停留)

骑楼中介空间具有连接转换功能。没有这种转换空间的商店,令人想进又不想进。好一阵激烈又尴尬的心理活动,叫人心烦。有了中介空间,不但造成了街道空间与商店空间的连续性,且缓和了两者之间的直接冲突和尴尬,购销自然随意。

3.物理环境上的过度美感

骑楼因光影作用产生“灰空间”。户外由于光的直射所以是亮的空间,温度较高。室内受到门墙的阻挡,光线是暗的,温度较低。如果骑楼建筑保持传统“天井”构造,因温差对流作用,店铺会产生穿堂风。不同空间,人的生理感觉就会不同。骑楼微气候物理环境将出现了如下层次:

表2 物理环境过度特征

骑楼是个遮风避雨、游憩纳凉的共享空间,给人们的生理感受,总是舒适坦然。

当然,美是历史的、美是发展的。今天我们探讨骑楼建筑的空间艺术,旨在传承、发扬其中至今还依然显得完美的空间艺术,克服或改良其中日益显得落后,不适宜的空间局限性问题。这对于保护历史建筑、创造新型建筑的意义都是积极进步的。

参考文献:

[1] 林琳. 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地域建筑——广东骑楼[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9.

[2] 陈志华. 外国建筑史[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80-81.

[3] 陈志华.外国建筑史[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41-42.

[4] Gllanville Downey.Gonstantinople.Norman: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1960:17.

[5](日)池泽宽.城市风貌设计[M].郝慎钧,译.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9:12.

[6] 沈玉麟. 外国城市建设史[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76.

[7] 吴庆洲.广州建筑[M].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00,3:111-120.

[8] Doreen Yurwood.the Architecture of Europe.Chancellor Press,1974:330.

[9] 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176.

[10] 林冲.骑楼型街屋的发展与形态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20-24.

[11] 彭智谋,朱丹.城市灰空间对城市生活品质的作用[J].规划师,2007,9(23):39-41.

[12] 周宗宪.建筑中之中介空间[M].胡氏图书,1986:8.引用 Kisho Kurokawa Architecture of Street The Japan Architecture,June,1979:82.

[13]韦诗呐.谈谈广西骑楼的文化审美价值[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120-123.

(责任编辑练传喜)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08(2016)01-0001-04

作者简介:杨宏烈,男,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广州(东)发展研究院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建筑与城市规划研究。

收稿日期:201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