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模式下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发展策略
2016-04-24江花王明杰文艺苓邓盛木谭群英马碧珉杨思进魏嵋
江花 王明杰 文艺苓 邓盛木 谭群英 马碧珉 杨思进 魏嵋
(四川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泸州6 4 6 0 0 0)
5+3模式下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发展策略
江花 王明杰 文艺苓 邓盛木 谭群英 马碧珉 杨思进 魏嵋*
(四川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泸州6 4 6 0 0 0)
中西医临床专业长期面临时间短,学科任务重,学生负担重的矛盾,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我国该专业教育的现状和“5+3”的临床培养模式,结合我校对中西医结合办学的前期研究基础,进一步提出适合我校我院“围绕‘3’、优化‘5’”的发展策略,实现长达8年的院校教育和毕业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效衔接,最后达到该专业学生具备中医、西医两套本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从而切实提高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的“岗位胜任力”。
“5+3”模式;中西医临床医学;医学教育;临床培养模式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是我校在全国医学院校中较早开办的专业。该专业已经被建设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具有较好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生源和就业情况好,学生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受到用人单位好评,该专业对我省乃至全国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我校及全国的兄弟院校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长期改革与实践中,该专业也一直面临时间短,学科任务重,学生负担重的矛盾,因此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5+3”模式下,实现长达8年的院校教育和毕业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效衔接,最后达到该专业学生具备中医、西医两套本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从而切实提高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岗位胜任力”[1]尚待探索,在此仅将我院“围绕‘3’,优化‘5’”的思考与实践分述于下。首先我们应当将“5+3”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而非将其作为两个截然分开的时间段来执行,二者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提高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完善人格,增强人生幸福指数这个共同的“1”而设定的。
1 紧抓“黄金般”的大学新生阶段化“听基础”为“用基础”
大学新生具有其他年级不可比拟的优势:高考成功的喜悦和轻松,对新专业知识强烈的渴望,较为扎实的英文功底和文理基础,对社会及家庭前所未有的热心关注。因此本阶段理论与实践课程安排要比例协调、松紧有度、动静相宜。给新生一个适应大学生活的缓冲期。英语教育要围绕医药文献的检索来展开,可以为学生未来长期的医疗科研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体育教育则须以养生保健的体育活动为主,比如可以授习“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太极剑”“气功”等,这样学生亦可以长期坚持此保健活动,将来为医生,亦可以创造适合自己未来专科活动的一些保健活动。
先不忙教“为什么”,先学会简单的“怎么做”,在大学新生阶段可由附属教学医院相应科室因势利导地由教会大学新生基本功,量血压、测体温、测血糖、包扎伤口、心肺复苏ABC、院前管理、院后管理、特殊疾病饮食方案介绍、卫生统计基本表格的设计与填写、医学文献检索,在下午或者周末则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即可比如开展“义诊进社区”“一对一病床陪护义工活动”“医院导医”“医院志愿者活动”“社区随访”“医患沟通”“进药园、认中药”“听名医讲故事”“十大穴位来养生”等,落实每个学生小组的任务,这样实际上就把中西医结合导论、卫生统计学、医学伦理学等相关内容已经贯穿到这些实践活动中了,既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亦可减轻医院医护人员沉重的工作负担,而此活动一旦启动,则对于一届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来讲至少可以持续4~5年,这是一股不可小视的服务社会的力量。
2 夯实大学2~5年级的中西医学科基础大胆推进整合课程和教学法改革
(一)整合各课程,使之更有效率地承接和过度,节约教学时间,更有效地调配教学资源。如我们尝试以五脏系统为线索,串连中基、医史、经典、中诊、中药、方剂、针灸推拿等课程的内容。设置我校的特色创新课程,如经方学、仲景学说、泸州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坛、玄府学等。西医课程围绕执业医师考试的内容而重点选设相应的课程或者片段。(二)控制选修的门类和时间,因材施教。通过学业导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愿望和中医专业本身的学科特点,合理制定修学计划,注意控制选修课不宜多而杂,一定留出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三)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利用前期教改成果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成果。摒弃以往课程教学中主要教授教材内容的传统方式,主动采取课前自学与课堂PBL、案例式教学、研究式学习、网络教学、WIFI校园、QQ、微信课堂、对话式教学等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师生双方的主动性,不断更新知识和方法,不断实践与反思,最大限度地保证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供学生“自主式学习”,重点培育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课堂的知识点传授。
3 跨基础与临床“双导师制”和“学长制”紧密结合
充分利用我校和我市丰富的名医资源,以直属附属中医院为依托,重点依靠基地医院,适当运用友好协作的社区诊所,继续利用前期的教改成果,对2011级、2012级、2013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进行了“学业指导教师+临床实习导师的“双导师制”和“学长制”的师承教育,学校遴选大学三年级的优秀“学长”,配合本专业的优秀教师作为学业指导导师,指导学生完成全学程的专业学习,配备的临床指导教师采取流动制,定期轮换,使学生能够广泛接触临床实例,提高临床诊疗经验。
4 以“赛”促教学强化医学临床技能
我校近年高频组队参加泛珠三角区域中医临床技能大赛、“中医药社杯”教师基本功大赛等均获得奖项,2014年由我校附属中医院牵头主办中西医结合临床技能大赛,组织8~9个基地医院代表队参加。“以赛促学”“以赛督教”,以中西医临床技能竞赛为主线,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调整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学时比例,增加实训课程学时,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将教育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等活动要求的基本临床技能训练项目纳入诊断学、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课程教学计划。
我校积极创建了跨学科、多层次、综合性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加大其开放力度,给予优异学生自主实践的机会、条件、空间。通过医学模拟教育和实训为手段,实现医学基础向临床实践、单项技能向综合能力、医学生向职业医生的转变[1,2]。
5 “5+3”全时空的过程性评价考核
考核由“一考定全局”的传统终结性评价转向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全程评价。采用习题作业、学术问题研讨、随堂随机测试、社会调查、小论文、小项目或方案设计等方式,加强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考查,提倡开卷、半开卷、口试、论文、讲座、答辩等多维度的考核方式,真正把考试模式由单一、封闭转向多元、开放。如我校中西医临床专业已经实行将课外学术活动,参加学术讲座、大学生科研活动,设置创新性学分、“一元钱创业”等。
我院2014年被评为国家级中医医师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同时还是四川省的临床类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包括内科、外科、神经内科、皮肤科、检验科、麻醉科、耳鼻喉科),我们先后出台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住院医师带教导师遴选及考核办法”,成立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指导委员会,毕业后医学教育管理委员会。从2008年开始实行规范化培训以来,已接受400余名住院医师进行培训,现在院人数280余人。除了轮转科室的日常培训以及外出进修会议培训外,每个月规培医院的继续教育中心将组织经验丰富的医事管理人员、临床医生集中对规培学生进行公共课程的培训(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临床实践技能、专业理论知识、医学伦理、人际沟通技巧等)。
对带教老师和学生我们分别进行日常考核、月度考核、出科考核、年度考核,以作为每月津贴、补助发放、进修、评优的依据,其收入能够应对学生平日生活及继续学习的花销,有助于稳定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军心”,使其能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而保证该专业的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如何有序地建立以“5+3”(五年医学院校教育加上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培训)为主体的院校教育、毕业后和继续教育有效衔接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学生、医院、教师、社会”多赢的局面,培养“下得去,用得好,可深造”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3],还值得广大中西医临床、教育工作者不懈地去探索。
[1]王大伟,刘岩峰.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医学,2015,3 6(6):12 7 1-12 7 2.
[2]汪玲.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创新——以上海“5+3”人才培养模式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0):4 9-5 4.
[3]施旖旎,许怀麟,宋斐,等.5+3医学教育的优点及展望[J].中国卫生产业,2015(3):10 6-10 7.
JIANG Hua; WANG Mingjie; WEN Yiling; DENG Shengmu; TAN Qunying; MA Bimin; YANG Sijin; WEI Mei
(The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d Western Medicine College;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Sichuan Province; Luzhou 646000; China)
For a long time,sPecialty of clinical medicine of Chinese integr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faced a series of Problems,such as short learning time,heavy studying task and over burden for students.Base on thes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linical training mode of″5+3″,it's necessary for us to combine our earlier research foundation further to Put forward the suit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which character as″around'3',oPtimizing 5'″,and then to carry out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eight years including college education and resident standardization training,finally to achieve the goal that those students from this major can Possess knowledge of two sets of Power structure and ability structure both in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so a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Post comPetency″.
″5+3″mode;clinical medicine of Chinese integr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medical education;clinical training mode
10.3 9 6 9/j.issn.1672-2 77 9.2016.11.020
1672-2 77 9(2016)-11-0 0 40-0 2
:张文娟本文校对:杨思进
2016-0 3-0 1)
*通讯作者:weimei 6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