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新的管理理论构建油气田企业材料成本管理体系
2016-04-23秦沛荆建平
秦沛 荆建平
[摘 要]本文从分析长庆油田公司及第二采油厂材料成本管理现状入手,揭示了目前材料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引入作业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的管理理论,寻找新的成本管理方法与材料管理的结合点,解决材料管理中的顽症,构建油气田企业新的材料成本管理体系。
[关键词]材料管理 作业成本 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TE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158-01
第一部分:第二采油厂材料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油气田企业常用的材料主要有油水泵、抽油杆、化学药品、电缆电泵、阀门、电工电料、工具器具、钢材等。2010-2015年采油二厂材料费总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10年和2011年上升最为突出,增长速度分别达到49.03%、17.16%。可以看出材料费也是影响采油二厂成本的主要症结所在。
一、 采油二厂材料管理现状与管理弊端
(一)材料管理现状
采油二厂下设16个作业区、8个辅助生产单位,作业区将从采办站料库领取的材料,入库至作业区料库。各作业区料库实行两级管理,即作业区机关设置一个总料库,下属各核算单元井区都设立分料库,作业区料库负责本区生产的日常用料的计划、采购、验收、登记入库、发出。
(二)材料管理弊端
虽从管理制度上严格约束,但材料管理再实际生产中仍存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1、材料出库时间滞后,导致材料核算不准确。采油二厂各个作业区使用的大金额材料多为生产维修急用物资,物资采办站保管岗先按急用料计划发放,造成大宗料如油管、套管等生产急用物资先行出库,而当月无法签订合同与办理物资入库验收手续,材料在时间上出库滞后,FMIS6.0帐务系统中材料核算不准确。
2、材料压库严重,导致材料成本不真实。采油二厂作业区块面积大、跨度宽、数量多,造成材料需求量过大。在日常收发过程中材料管理员不能全面真实的了解井区生产用料情况,对部分日常材料和季节性材料估量不足,上报用料需多做计划保证作业区料库材料储备充足,长此以往导致物料堆压严重。由于财务现行材料核算是“以发代耗”模式,造成材料核算不实,庞大的积压材料严重影响采油二厂成本正常运行。
3、材料更新换代日益频繁,导致材料死库严重。采油二厂为开采时间超过35年的老油田,各种油气资产设备陈旧老化日趋严重,大批陈旧设备器材将淘汰,造成大量陈旧材料配件无用武之地,最终造成死库。作业区料库为了维护新生产设备的运行,相应的对新材料进行计划储备,如此日积月累,势必导致材料费用的大幅度上升,严重影响着成本的良性运行。
第二部分:相关会计成本理论分析
一、作业成本法(ABC)理论
ABC的理论依据是:把单位产品耗用某种资源(如工时)占当期该类资源消耗总额的比例,当成了对所有的间接费用进行分配的比例,这是不合理的;成本分配的对象应该是作业,分配依据应是作业的耗用数量,即对每种作业都单独计算其分配率,从而把该作业的成本分配到每一种产品。
二、标准成本法理论
标准成本法是围绕标准成本所需的相关生产、经营指标(能耗指标、作业技术指标、预算指标)而实施,将成本发生前期计划、事中监督、后期控制集于一体的管理方法。
第三部分:全面构建采油二厂全面材料成本管理体系
材料管理系统旨在加强采油二厂的材料成本核算、材料成本控制、材料成本测算而开发的应用系统。主要包括材料出入库管理、基础数据维护、综合应用三个子模块。
一、材料出入库管理模块
(一)设计构想:以作业成本法为指导思想将现有材料核算管理进一步细化延伸至各二级、三级责任中心,实时反映材料真实消耗即“哪时消耗、消耗在哪”。
(二)设计背景:物资采办站现使用的是长庆油田公司物资装备部器材物资电子商务HM-ERP管理系统,其系统功能虽全面但仍有以下不足:一、此系统只对一级责任中心料库(采办站、器材站)的材料进行管理,无法掌握二级责任中心料库(作业区料库)、三级责任中心料库(井区料库)的库存领用情况,无法掌握材料是否消耗,从而使财务资产科在材料核算过程中陷入“以发代耗”的尴尬处境。二、此系统在材料采购与材料发出流程中,仅对材料申领部门进行二级责任中心(作业区)设置,无法掌握材料消耗动向。
(三)功能设置详解:
1、实时反映材料消耗。本系统将材料管理网络深入至三级责任中心(井区)料库,物资采办站对二级、三级责任中心料库进行全面管理,实时掌控材料消耗,改变“以发代耗”管理模式,从根本上解决材料因积压所导致的压库、死库两大顽疾。
2、如实反映材料动向。本系统将材料计划申领单位延伸至三级责任中心(井区),同时将三级责任中心(井区)所管辖的井、站、设备装置、房屋信息维护进系统,形成材料成本动因控制节点。当井区责任中心上报材料使用计划时,需录入耗用材料的具体节点,从而掌握材料的具体去向,对材料计划上报过程进行全面监控,杜绝不实材料计划。
3、完善材料计划、出库审批制度。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材料成本的控制应从材料计划采购出库入手,通过审批管理流程的完善,强化财务部门对材料成本的控制过程,解决油田企业“重生产轻管理”一贯思想继而所衍生出的“先发生,后算账”这一问题。
4、简化材料核算流程。本系统按月将各单位材料领用信息进行汇总,形成各单位材料消耗发出汇总表,物资采办站统计岗依据材料出库单与其进行核对,由各二级责任中心(作业区)料库材料员再次核对签认盖章后,送至财务资产科材料核算岗进行帐务处理。此举避免了财务资产科材料核算岗对庞大的材料出库单进行重复性核对工作,简化材料核算流程。
二、材料基础数据维护模块
(一)设计构想:依靠作业成本法为主导思想,将成本动因所耗用材料的发生归集至井、站、设备装置、房屋,此模块提供各级成本中心所构成的成本动因信息即“哪在用”。
(二)功能设置:对材料的名称、大类、金额、数量以及各单位耗用材料所涉及的生产数据进行维护。生产数据主要包括静态生产数据、动态生产数据,静态生产数据包括单井静态数据、单站静态数据、区块静态数据。动态生产数据主要包括区块生产数据、井生产数据、站生产数据、装置生产数据以及系统定义的其它类型作业设施的生产数据,动态生产数据是按月采集的。动态数据根据采集频度不同,分为按月采集和按年采集。
三、材料综合应用模块
(一)设计构想:利用系统中材料消耗的动因数据,使其成为材料成本管理分析与材料预算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平台,进而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帮助。
(二)功能设置:
查询分析:依据系统数据要素形成以成本中心、材料费用要素、区块、作业中心、作业设施类型为主线的各类材料成本查询、成本构成分析、历史对比分析。
预算:对于以作业成本法为中心形成的历年资料,通过成本数据与预算数据的差异分析,对预算与现实成本相差过大的情况,由各成本中心材料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如实分析上报,经采油二厂预算委员会研究讨论进行及时纠偏,制定标准成本体系,生成各项材料费用的标准成本。标准成本体系的制定有利于对不同责任中心的成本消耗进行控制、对比、分析、考核。
结束语
本文就成本控制中材料核算管理方面进行探讨,所运用作业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相结合构建的材料成本管理体系有无缺陷还有待商榷。如何对采油厂材料成本如何进行有效的控制,是长庆油田在今后任重而道远的成本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财政部会计司著 人民出版社,2014年.
[2] 《内部控制管理手册》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著,2015年.
[3] 《财务呈报——会计革命》 (美)威廉 H.比弗著;薛云奎主译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
作者简介
荆建平.本科.西安石油大学.
秦沛.本科.长庆油田公司审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