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每一户农户走出一名农民工

2016-04-23

四川劳动保障 2016年2期
关键词:招聘会求职者服务站

■ 文/本刊记者雷露



让每一户农户走出一名农民工

■文/本刊记者雷露

黄甲街道“就业赶场”招聘会现场

说起成都双流县黄甲镇,很多老成都人马上会想到“羊肉汤”。一锅白汤,一碗羊肉,依然是记忆中的味道。现在,随着天府新区建设号角的吹响,黄甲镇也搭上了发展的快车。

紧邻双流国际机场,承载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的区位优势,让黄甲镇转身成为了成都经济转型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这里也从“千年麻羊乡”转变为“现代工业镇”。

如今的黄甲镇,厂房林立,城乡巨变,好不气派。但现代工业崛起的同时,也给当地带来了异常艰巨的劳动力就业转移任务。失地农民、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返乡农民工的极速增多,如何在家门口就业成了难题。

面对新格局和大趋势,双流黄甲街道黄瓦居农民工综合服务站,提出了“让每一户农户走出一名农民工”的口号,服务当地百姓和外来务工人就业,并经常为农民工开展不同类型的就业培训,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小小服务站,成了农民工的大家庭。

家门口就能找工作的黄甲人

“工资是多少?”“有社保没?”“单休还是双休?”2月25日上午9点,成都市双流县黄甲街道就业培训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大厅前人头攒动,聚满了前来找工作的老百姓。

据悉,这是开年后的第一场招聘会。黄甲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纪检委书记李华章说,本场招聘会吸引了60余家用人单位前来参加,招聘单位给出的工资待遇较过去有所提高。“招聘现场爆满,无论是来的企业还是求职者人数都超出了预计。”

李华章告诉记者,从2010年开始,黄甲大量失地农民、农村富余劳动力省内转移就业需求增多,为方便农民工办理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促进群众劳动就业,成立了黄瓦居农民工综合服务站。“服务站通过每周四定期举行招聘会,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就业赶场’,搭建就业平台,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持续增收问题。”

家住公兴镇的小林,之前在西昌的一处工地上打工。然而今年却不打算外出务工,希望在离家近的地方找一份司机的工作。“我考了驾照,但还没有实际操作过。”当小林向一家运输公司的招聘人员说明情况后,对方告诉他,公司提供前期培训,并且还有师傅带领。之前还担心没有工作经验的小林听到招聘企业的话,放宽心了,在招工信息表上仔细地填下了自己的个人信息。

2010年以来,通过黄甲街道的“就业赶场”,从招聘会走向工作岗位的求职者达12074人次,其中街道内4338人次,县内3627人次,市内3296人次,市外813人次。

李华章说,服务站开展的“就业赶场”,实际上是在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之间搭建了一座联通桥梁,能有效解决辖区内求职难、招工难的现实矛盾。为了使求职者和岗位更匹配,服务站还随时跟进最新情况。求职者减少时,工作人员要去劳动者密集地宣传就业政策;登记单位减少时,工作人员还要深入用人单位征集岗位,做到基本持平,“平均每周都有30家企业来登记招聘信息,不怕老百姓找不到工作”。

近年来,“就业赶场”已成为制度型模式,吸引了众多求职者,形成了区域性颇具影响力的劳动力市场。在解决当地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同时,周边镇(街道)乃至其他区市县的农民工求职者也慕名而来。

四川省农劳办晏珠告诉记者,全省范围内将会有多场针对节后务工的招聘会,黄甲这种结合当地群众生活习惯推出的“就业赶场”服务既接地气又促进就业,将会在下一步的工作当中进行推广,让更多农民工充分就业。

为每一户农户定制就业方案

随着四川经济总体布局的确立和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的出台,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落地黄甲,为黄甲带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劳动者技能水平提出了新要求,劳动者因没有技术而求职遇阻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凸显。“不让劳动者被挡在技术门槛外”成了服务站面临的新挑战。

“没技能,就送技能。”李华章表示,服务站开展了“两免四制”,有效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两免”即双流藉劳动力终身免费培训、免费职业介绍,“四制”即登记实名制管理就业、就业责任制保障就业、服务全程制促进就业、效果公示制检验就业,以此提升就业质量,促进稳定就业。

唐敏是黄瓦居小区一家美容美体店的老板,今年30岁,在成都从事了几年美容美体工作后学了一身手艺。“我不想一直给人打工,想自己做老板。”2014年,唐敏参加了街道组织的美容专业创业培训,“以前只有手艺,现在又学会了经营。开业一年多了,生意还不错。”

唐敏从一名普通打工者,通过技能培训摇身一变成了创业者,离不开黄甲街道“两免四制”的好政策。

黄甲街道黄瓦居农民工综合服务站主任付燕告诉记者:“我们的工作流程一般就是:收集他们的求职、培训意愿,达到开班标准,我们就会邀请相关老师来开展免费技能培训,并加强联系企业掌握用工信息,为劳资双方搭建双向选择的桥梁纽带。”

近三年来,服务站开展家政服务、母婴护理、手工艺制作、新市民培训、准员工培训等就业培训31期,参训人员1461人,其中1398人通过培训走上了就业岗位;开展创业培训3 期70人次,农民工成功创业43人,带动就业258人。

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位于黄甲车站对面的黄瓦居农民工综合服务站,尽管其办公、活动场地只有几百平方米,但却是广大农民工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双流县黄甲街道黄瓦居农民工综合服务站成立6年多来,他们通过举办“就业赶场”和深入推进“两免四制”,形成了“找工作到黄甲”“招员工去黄甲”的双效应,为广大农民工兑现了——“来这里,为您找到工作”的务实承诺。

求职者现场填写求职信息

付燕表示,目前他们以农民工综合服务站为平台,在街道七个社区都建立了就业和社保工作站,并配备了13名工作人员,除了提供培训、就业和创业等服务外,还给广大农民工提供就医、子女入学、社保和劳动维权等一系列服务、帮助。

据悉,近三年来,服务站调处劳资纠纷186起,共挽回经济损失1080万元,免费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23次,对黄甲卫生院实施提档升级,完善7个社区医疗站,并面对城乡群众开通“流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等,让广大农民工在此深切体会到家的温馨。

“全国优秀农民工和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表彰大会上,双流县黄甲街道黄瓦居农民工综合服务站荣获“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该站也是成都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面对获得这份殊荣,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很谦逊,他们表示这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工作的鞭策,今后的路还很长。

付燕坦言,服务站对接的是基层百姓和企业,工作内容繁重,对工作人员素质水平提出了高要求,为做好充分就业、技能培训和社会保障等事关百姓民生福祉的工作,服务站将永在路上,无怨无悔。下一步,服务站还将加大全民创业促就业系列活动、就业扶持政策的宣传、创业培训等工作力度。

猜你喜欢

招聘会求职者服务站
青海:首个劳动维权一站式服务站成立
起初为娱乐,现在做招聘:直播帮中国求职者找工作
天津武清区总工会:为户外劳动者打造专属服务站
“列车”招聘会可以有
2021年“成德眉资”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在成都市青羊区举办
投资3,000万进军水产料!建100个养虾服务站,这家猪料公司欲在水产业一展身手
加纳移民局招聘:有妊娠纹不行
民生表情
面试中的12个禁忌
“的”字叠词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