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的人民群众观*

2016-04-23李俊斌

关键词:创新发展

李俊斌,陈 跃

(1.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2.西南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0715)



习近平的人民群众观*

李俊斌1,陈跃2

(1.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2.西南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0715)

摘要:人民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群众关系的理论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举措,诠释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精髓要义: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力量的源泉,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习近平的人民群众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内涵,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做出了新贡献。

关键词:习近平;人民群众观;创新发展

人民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群众关系的理论基石。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党群、干群关系问题,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中,逐步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举措,诠释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精髓要义。习近平的人民群众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内涵,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水平,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人民幸福,是人民的理想或愿望获得满足而催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和情感状态,它反映了人民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为人民谋幸福,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和现实追求。

(一)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就是“实现人民的幸福”[2]。构建幸福社会,享受幸福生活,是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所以,恩格斯认为:“每个人追求幸福”,“是颠扑不破的原则,是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无须加以论证的”[3]。恩格斯还强调,在每个人都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个人的幸福与大家的幸福具有不可分割性。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物质与精神、个人与社会、当前与长远的有机统一。恩格斯指出物质因素在实现人民幸福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强调非物质因素的不可或缺性。实现人民幸福,物质条件或物质手段是客观基础和必要前提,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物质福利,因为“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极微小的一部分可以靠观念上的权利来满足,绝大部分却要靠物质的手段来实现”[4]。但物质条件特别是经济条件,并非实现人民幸福的全部因素,“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5]。可见,人民幸福,既包括物质享受,又包括精神追求。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践行的终极价值就是谋求人民福祉,实现人民幸福,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其中,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根本价值取向。因此,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与价值追求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6]。人民幸福,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又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政治宣言,更是党对人民向往幸福生活的现实回应。

(二)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

人民幸福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范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会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幸福主要表现为,实现民族的独立与人民的解放,结束被奴役被压迫的境况,人民群众翻身做主人。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改变旧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局面,解决温饱成为首要问题,这为迈向繁荣富强的幸福生活创造了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各族人民正逐步过上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推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有了新期待。习近平进行了具体形象的阐述:“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1]这些新期待是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了当前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活动的奋斗目标。习近平还指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的追求,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即: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人民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对党的政策方针实施的效果最有实际感受、最有发言权,是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因此,习近平强调:“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7]习近平对党的奋斗目标及其成效检验的论述,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人民的政治承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宗旨的时代规定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日臻成熟和完善,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三)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责任

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和群众在一起。”[8]和群众在一起的目的,就在于肩负起让人民幸福的伟大责任。习近平指出:“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1]幸福美好的家园,需要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凭借劳动的智慧和力量来创造。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明确人民群众的奋斗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追求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带领全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责任,这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的价值和使命所在。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紧紧团结和依靠人民群众,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展现出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前景。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依法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保障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证公民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努力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9]其中,“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不仅是全新概括了我国宪法追求的终极目标,更是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切执政活动的终极目标。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应更加自觉地肩负起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提高服务人民、造福群众的执政能力,以高度负责的政治态度,以美好生活“十个更好”为标准,创造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保障人民权益,促进公平正义,解决民生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上取得新突破和新进展,让人民切实过上更高层次的幸福美好生活。

二、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力量的源泉

习近平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1]这一论断重申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肯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决定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中国革命和解放的力量源泉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10]103,“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0]104。马克思、恩格斯同时强调,思想本身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10]152。因此,人民群众及其社会实践,是创造世界历史的根本动力和主体力量。习近平指出:“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11]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注意从人民群众中不断汲取前进的营养,获得了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认识及实践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理想愿望,根本原因在于党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依靠人民的实践力量。历史经验表明,革命活动要有一个革命党的领导和千百万觉悟群众的参与,革命党在制定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中,必须把追求人民幸福和依靠人民力量紧密结合起来。面对国内、国际残酷的革命战争环境,毛泽东强调:“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12]从北伐战争到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深入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壮大革命队伍,争取各个社会阶层的群众积极投身于革命热潮,动摇了封建势力、官僚资本势力和帝国主义统治根基,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建立了广泛的团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了规模空前的群众支持的解放运动,最终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赢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为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纵观党领导人民团结奋斗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在中国革命时期还是解放时期,人民群众作为实践主体,始终是党前进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

(二)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力量源泉

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一开始就使改革开放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1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人民是改革的主体,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齐心协力推进改革。”这些重要论述,阐释了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主体力量,党的群众路线是改革开放的方法和途径,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利益攸关者,改革开放的伟业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人民群众是推动我国社会变革及社会发展的实践主体。改革开放以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为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改革之所以要“全面深化”,正是为了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期待,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全面深化改革涉及人民群众各个方面的切身权益,需要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开放的热情,为改革开放注入强大的持续的动力。改革开放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就是党善于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丰富营养和不竭力量,自觉将改革开放事业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不仅是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的重要经验,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遇到的关系复杂和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日益突出,能否让人民群众成为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直接关乎改革开放事业的成败。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增强人民群众身为国家主人的角色认同感,才能为改革开放提供持久动力。习近平在主持党外人士座谈会时指出,要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上来,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全面深化改革,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基层探索,根本的是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广大群众广泛、深入、有效地参与改革过程,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从而凝聚改革共识和形成改革合力。

(三)无限的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力量源泉的根本保障

习近平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14]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进一步强调:“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各级政府的根本宗旨。不论政府职能怎么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不能变。”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坚强领导核心,赢得人民群众衷心拥护,领导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因为它是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代表者,是人民群众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能够有效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而奋斗。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拥护中获得了服务人民的强大动力,同时又在服务人民的实践中获取了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先决条件,为党从人民群众中获取生命营养与力量源泉提供了可能,但要将这一理论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可行性,就必须服务人民,即树立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共产党人的崇高社会理想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价值指向是内在统一的。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是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旨在“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15],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价值指向也是为了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二者统一于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因此,无限的为人民服务,既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实践要求,又是共产党人实现崇高社会理想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指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造福人民,增进人民福祉,是中国共产党汲取执政最深厚力量源泉的历史和逻辑要求。只有牢记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党的执政行为才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只有成为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言人,党才能获取执政合法性资源,始终保持党的旺盛生命力。因此,无限的为人民服务,是党获取力量源泉的根本保障,保证了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和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三、密切联系群众: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

习近平指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16]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安身立命的政治基石。

(一)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

习近平指出:“历史和现实表明,我们党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17]习近平强调:“我们党是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因此,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优势。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削弱和丢掉这个优势,否则党的一切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招致挫折和失败。”[18]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和践行群众路线,这是党获取政权并长期执政的政治基础。可以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也就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发展史,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永恒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土地、负担等现实问题,制定和实施了符合实际、顺应民意的路线、方针及政策,并成功开展整风整党运动,树立了良好的政党形象和党群关系,逐渐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赢得了政治认同和执掌了国家政权。党的七大通过的新党章首次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并将群众路线定位为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群干群关系在执政后继续良好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脱离群众的情绪和现象,党中央及时、广泛地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整风整党”运动,坚决遏制各种不良作风和贪污腐败行为,巩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团结带领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总结和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问题和错误,修复了党群关系的裂痕,恢复了党的群众路线。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将党的群众路线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邓小平提出“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党的传家宝”这个命题以后,中国共产党进入了密切联系群众的新时代,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中国梦,各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人民利益、以人为本、人民幸福等群众观点已经融入党的思想及行动中,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19]这一思想准确界定了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联系,科学揭示了党群关系的内在规律。正是由于党把人民群众看作是最深厚的政治基础,人民群众把党看作是最忠实的利益代表,党和人民群众才能够密切联系在一起,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具备和保持“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最大政治优势,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从而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二)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经受考验和化解危险的制胜法宝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面临“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这一科学判断体现了党对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清醒认识,体现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经受“四大考验”和化解“四种危险”,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在“四大考验”中,核心的考验是长期执政,关系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问题;在“四种危险”中,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关系如何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问题。“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的客观现实表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群关系面临着新情况和呈现出新特点,给党的执政活动带来了新挑战和提出了新要求。适应时代的新发展与人民的新期待,处理好党群干群关系问题,增强党的号召力、向心力、凝聚力,是关系跳出“始兴终亡、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律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指出:“党要继续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就必须始终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靠什么?最重要的就是靠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20]习近平强调,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要从政治的高度认识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把握群众工作的规律性,提高群众工作的实效性,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植根于思想和落实到行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工作的对象多样、内容丰富、环境复杂,这就要求不断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及有效性:“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利益格局调整的过程中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妥善协调和处理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切;在思想观念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寻找与群众交流沟通的共同语言,拉近与群众的思想感情距离。”[21]习近平针对群众工作提出了一个新论断:“群众工作的本质是密切党群关系,核心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22]这是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水平的基本指向。只有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始终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高度自觉,妥善处理人民权益之间的矛盾,才能经受考验和化解风险,夯实执政基础和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历史使命。

(三)以密切联系群众为核心的作风建设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党风建设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加强自身建设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创新和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最早提出“党风”的科学概念,指出党风包括党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风、文风等多个方面,强调党风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第一个重要的问题”。党的作风是党的政党性质、根本宗旨和政治理想在党的活动中的表现,是人民群众认识和判断党的最直观的参照,是人民群众决定是否拥护和支持党的重要依据。党的执政理念的贯彻执行,党的执政公信力的提升,以及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的巩固,都离不开党的作风建设。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聚焦在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四风”问题上,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如果“四风”问题持续蔓延而得不到有效遏制,就会阻碍党展示好形象、传递好声音和凝聚正能量,隔断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流失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资源,导致党失去根基、血脉和力量。习近平指出:“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0]优良作风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总结提炼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23]。其中,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必须自觉地将其摆在党的建设的突出位置。习近平指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课题,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必须经常抓、长期抓。”因此,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将党的作风建设纳入制度化的轨道,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20]。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N].人民日报,2012-11-16(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73-374.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3.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6.

[6]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1).

[7]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2013(1):6.

[8]列宁.列宁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8.

[9]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2-05(2).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1]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N].学习时报,2011-11-21.

[1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6.

[13]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N].人民日报,2014-01-01(2).

[14]习近平.关于新中国60年党的建设的几点思考[N].学习时报,2009-09-28.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66.

[16]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N].人民日报,2012-11-19(1).

[17]习近平.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回顾与思考[N].学习时报,2008-09-08.

[18]习近平.始终坚持和充分发挥党的独特优势[J].求是,2012(15):7.

[19]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1).

[20]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6-19(1).

[21]习近平.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J].求是,2010(7):24.

[22]习近平.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水平[N].人民日报,2011-01-06(1).

[2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

(编辑:蔡秀娟)

Xi Jinping’s View of People

LI Junbin1, CHEN Yue2

(1.SchoolofMarxismStudies,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China;2.SchoolofPoliticalScienceandPublicAdministration,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China)

Abstract:The view of the masses is the basic idea of Marx’s materialist conception of history and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itical party and the mass of Marx. Since the eighteenth congress, Xi Jinping has published a series of important statements about the party’s mass line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put forward many new ideas, new diagnosis and new initiatives, to interpret the essence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Marxism consciousness: the masses are the source of power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closing ties with the masses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an impregnable position. Xi Jinping’s view of people highlights the ruling idea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hich is “people-centered and governing for the people”, and enriches the theory connotation of the Marxist view of the masses, and all of which make a new contribution to Marxist ruling party construction.

Keywords:Xi Jinping; view of the masses;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D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8268(2016)01- 0001- 06

DOI:10.3969/j.issn.1673- 8268.2016.01.001

作者简介:李俊斌(1981-),男,重庆酉阳人,中共达州市委党校讲师,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陈跃(1959-),男,四川自贡人,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梦凝聚社会共识的学理支撑及实现路径研究(14XKS009);重庆市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民生公共政策与重庆民生建设研究(2013ZDB34)

收稿日期:2015- 11- 21

猜你喜欢

创新发展
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研究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关于“互联网+”趋势下的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