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

2016-04-23

学习月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费尔巴哈马克思现实

没有问题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问题就无从发展马克思主义。一旦远离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必然遭遇曲折或陷入困境。从历史的视野来看,马克思主义始终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围绕问题而展开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就是围绕问题而产生并实现强劲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一、没有问题,就没有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离不开问题。马克思主义在生成之初就贯穿着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探究。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蕴含着德国古典哲学远离现实、据守思辨抽象的传统。但是无法割裂的、粗糙的物质世界,使得马克思不得不面对问题、研究问题。在对现实问题的追问中,马克思一方面反思和批判德国古典哲学,同时构建自己的思想理路。

物质利益难题是马克思面临的第一个问题,黑格尔无法回应,也无法解答。黑格尔哲学以绝对精神、理性主义完成了“思有同一”的原则,并以此来确定国家和法为合乎理性、合乎自由的象征。据此,社会问题在国家和法中都应该得到合理解决,尤其在直面物质利益问题时更应如此。于是理性思辨遵循自己的思路,用“理念的自身同一”去消解“直击人心”的物质利益难题。马克思早期对黑格尔哲学关于理性国家、法和精神自由深信不疑。而回到“人世问题”时,物质利益问题不可避免地进入马克思的视野。现实问题和抽象理性的尖锐矛盾,既让马克思产生了苦恼,也激励马克思深思现实问题。《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和《摩泽尔记者的辩护》就集中体现马克思对这一矛盾的探究。马克思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批判林木所有者和政府当局把农民捡拾枯枝树木“归入偷窃法的范围”,这表明国家和法为了 “确保林木所有者的利益,即使法和自由的世界会因此毁灭也在所不惜”。在《摩泽尔记者的辩护》中,马克思指出摩泽尔河谷农民的贫困不是“一种简单状况”,政府的专制和剥削是构成农民贫困不堪的真相。这表明马克思已经开始放弃抽象理性,并开始深入“现实的前提”。

另一方面,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也与其关注现实问题密切相关。费尔巴哈的缺陷是从“感性存在”出发理解人,而不是从社会现实出发,更没有上升至“感性活动”的高度。“人”的问题是费尔巴哈哲学的研究重点。费尔巴哈认为人是“导源于自然界的感性的实在的物质实体即肉体”,区别于“抽象的人”。人是来源于自然、依赖于自然,自然属性也就构成了人的本质——“人的自然的本质”。在此,费尔巴哈把人归于“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人的本质则被理解为一种抽象直观,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同样,他没有认识到“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人的本质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他只是“把人只看做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因为他在这里也仍然停留在理论领域”,“停留于抽象的‘人’”。马克思在关切“此岸世界”的问题时,形成“现实的人”的学说,超越了费尔巴哈的人学思想。

马克思起初信仰黑格尔哲学,但他发现黑格尔哲学的纯粹思辨性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理性主导的世界并不关心社会现实。马克思则更多地研究现实问题,并逐渐走出黑格尔哲学的“神圣光环”。同样,马克思也是立足于物质生产实践,密切联系现实问题,不断地构筑起自己思想理论大厦。概言之,“问题”是马克思理论的生长点,没有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生成无从谈起。

二、绕开问题,实际上是非马克思主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绝不能绕开问题。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遭遇现实困境,往往是绕开问题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意味着要紧紧围绕现实问题,也就是说,不能偏离问题去谈马克思主义。绕开问题意味着脱离现实,也就意味着背叛马克思主义,而在此方面,又确实不乏现实的事件和沉重的教训。

如何判别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在一定意义上讲,也就是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关键在于是否尊重现实,是否以现实问题作为把握社会矛盾、制定解决策略和推进理论的根据。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注社会问题并致力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因而它才能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换言之,绕开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只能是非马克思主义。

苏联社会主义的崩溃也是背叛马克思主义的结果。西方和平演变策略诱导苏联进行所谓的民主化改革,这次改革成为苏联溃散的导火索。但这只是“外因”,苏联解体的“内因”在于不顾本国现实问题,背弃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具体来讲,斯大林急于改变苏联社会主义的落后面貌,制定并推行计划经济体制,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对社会发展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的公有制,在实行过程中不断显现出不适应社会发展、违背发展规律的症状,反而成为束缚发展的障碍。斯大林认为计划经济和公有制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的标志,苏联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可见,斯大林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不过却是教条式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戈尔巴乔夫则把马克思主义推至教条化的 “顶峰”,把远离现实的倾向演绎至极端。历史做出了的“证明”,戈尔巴乔夫确实一劳永逸地“解决”“苏联的存在”问题。

斯大林时期已开启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趋势,把马克思主义变成固化僵硬的马克思主义;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延续修正路线,这种态势没有缓和,反而走进了“死胡同”。苏联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致使国内思想混乱,社会动荡不安,党的政权统治不断丧失,最终落得亡党和解体的命运。苏联解体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并无关涉,与其说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倒不如说是远离现实问题、背弃马克思主义而导致的失败。

问题决定发展的方向。绕开问题,就是误解或背叛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则会陷入困境。

三、不抓住问题,就无从发展马克思主义

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要抓住问题。只有先抓住问题,然后才能去谈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亦是如此。问题始终与马克思主义有着不可割舍的“血脉关系”。马克思主义要继续发展,就要不断地从问题中汲取新的成分,也即要牢牢抓住现实问题,及时回应社会问题,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没有“中国问题”,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不抓住“中国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推进则寸步难行。正是在对中国社会问题的破解中,马克思主义得以继续展开。“文革”后的中国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面临着如何正确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强调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把马克思主义与“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不应将其视为远离实际的“死的教条”。这就需要把脉社会的主要问题,尤其是社会发展问题。

围绕社会的现实问题,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后又提出和阐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四个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等问题,这是对社会发展问题的及时回应;反复论述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有力回应。这些重大问题和理论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增添了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可见,正确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即是对马克思主义最好的坚守,而抓住问题是关键。只有回归现实、回归问题,才能为马克思主义积累新鲜材料,使马克思主义更具现实性。

“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因为“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可见,问题时时存在,问题复杂多样,重要的是透过复杂的形势抓住问题,实现发展。

习近平同志强调抓住问题的同时,更要破解问题,而“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的改革就是对问题的回应。问题是发展的向导,问题也必然决定着发展改革的具体方略。比如,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的问题,习近平同志作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不是起全部作用的科学定位,核心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针对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仍处尴尬地位的问题,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功能定位、产权保护和政策待遇给出了准确澄明;针对社会事业建设方面不足的问题,明确提出共享发展理念,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对不同问题施以不同策略即是对问题的精确把握。是否抓住问题,决定着问题解决的成与败,决定着发展的实际成效。

当下中国所处的形势复杂多变,但发展的步伐不可犹豫不决。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社会实践,破解社会发展难题,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最新的实际相结合。习近平同志表示:“我们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问题即发展,无问题则不发展,不抓住问题更无从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能够不断发展,正是基于对现实问题的科学认识和理性处理。

马克思主义形成于问题且发展于问题,理解马克思主义必然离不开现实问题。“问题”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必要的“素材”,也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开辟现实的“土壤”。简言之,没有问题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绕开问题实际是背叛马克思主义,不抓住问题则无从发展马克思主义。

猜你喜欢

费尔巴哈马克思现实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他者的批判与实践思维方式的创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重新解读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漫画:现实背后(下)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费尔巴哈与孔子“爱”的差异及当代意义
费尔巴哈之火:一个现象学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