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七乡最美和声——砚山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综述
2016-04-23周建富张树昌
文·图 / 周建富 张树昌
唱响七乡最美和声——砚山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综述
文·图 / 周建富 张树昌
砚山是中国三七之乡,有11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5.3%。
近年来,砚山县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全力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改善民族地区民计民生,在全县同步奔小康的征途中,奏响一支支萦绕在各族儿女心头的民族团结同心曲。
紧抓民族经济发展助推共同繁荣进步
从砚山城区向西北行13公里,就来到了盘龙乡响水龙村,这里青瓦楼阁整齐排列,街道院落干净整洁,有着远近闻名的苗家特色美食“大块牛肉”“大块鸡”“大块狗”以及热情好客的苗族姑娘,敬酒歌、芦笙舞等特有的民族文化总能让游客流连忘返。
“现在村里利用民族特色发展农家乐,和我一样创业的村民越来越多。政府还给予大力支持,每家农家乐的厨房、卫生间、牌匾制作、民族服装等费用就达两万多元,全部都是乡政府补贴的。”响水龙村民朱杰说,开办农家乐当年的收入就达到10万余元。
一大早,阿舍彝族乡鲁都克村委会龙潭村党支部书记家,一群村干部正围坐在火盆边,商讨今年苹果树扩种一事,这场村干部大会一直开到了中午。
“党委政府要做的,就是思考有什么样的产业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阿舍乡乡长赵佳云说,“我们这里属于喀斯特地貌,粮食亩产远远比不上平原地区,所以必须要种植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产出效益才明显,才能真正带动群众致富。”
万寿菊是阿舍乡村民的一株“致富花”。赵佳云说: “产值好的一亩有三四千元,今年平均产值每亩在1600元—1700元左右。农户管护得好可以从6月底一直采摘到10月底,而今年采摘的花期又比去年有所延长,证明群众在管护这块更进一步了。”现在全乡万寿菊种植8000多亩,2016年预计突破一万亩。一个好的产业能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产业的效益。
这几天,稼依镇落太邑村党委书记杨建洪,辗转在镇里的几家养殖基地,寻找令人满意的牛种以及带动村民致富的发展方式。
村里刚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村民们跃跃欲试,准备大干一场。而养牛在当地则是最火热的“事业”。当天,他来到了位于稼依镇小石桥村的盛丰养殖专业合作社,这里的“企业+农户+合作社”模式已经颇具规模,并卓有成效地带动村民开展养殖,广东等地的订单纷纷到来,村民们在肉牛养殖上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合作社现有100多户社员,来自周边各个民族,我们为他们提供小牛,提供技术,年底社员们还有分红。”养殖场董事长马怀应说。 销售更是不用愁,稼依坝子交通便利,是砚山通往滇中腹地的必经之地。稼依有两个大牲畜交易市场,年交易大牲畜一万余头,合作社发展风生水起。村民马应恩2011年加入合作社,自己养了8头牛,除去成本,一年也有两万多元的收入,“前景不错”,他这样形容道。
“合作社的蓬勃发展,不仅带动村民开展种植养殖,还解决了少数民族群众就近就业问题,对整合资源,提升土地利用率,助力民族经济转型提质都起到巨大的作用。”一位农业部门工作人员介绍道。
2013年以来,砚山县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为抓手,切实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确措施,为民族地区增强综合实力注入动力,提供保障。每年投入县级财政资金500万元,3年累计整合投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资金21574.5万元,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共铸民族精神之魂
在砚山,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彝族弦子壮族制。阿舍、稼依、盘龙等乡镇上每每弹起的弦子,有很大部分来自于阿舍乡斗南村。
壮族村民江永富笑着介绍,有这么一个传说:“相传有对恋人,男的是壮族,女的是彝族,他们商量着,一个人做弦子,一个人跳舞。于是有了现在的习俗。”现实中,江永富制作的弦子已经成为“抢手货”,不久前他刚从上海参加民族民间博览会回来,带去的十来把弦子销售一空。在盘龙乡白石岩彝族村,这里的弦子舞每每跳起的时候,男子手中拿着的就是来自斗南的弦子,或许就是江永富制作的。
这种机缘并非巧合,民族交往、交融已经成为砚山一道美丽、独特的风景。
在“创意云南2015文化产业博览会”上,砚山县成功推出“土陶”“弦子”“玛瑙”“刺绣”四张文化名片;“彝族弦子舞”“斗南弦子制作技艺”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白沙坡村、沙松冲村荣获“云南省十大刺绣名村镇”称号;“彝族弦子舞”“棒棒灯”“陶器制作”“弦子制作”“草人舞”等民族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壮族“三月三”、苗族花山节、芦笙舞、彝族火把节、弦子舞等民族文化精品,搬上了电视……这一系列的举措,增强了民族团结教育的源动力和感召力。
深入开展创建活动构建和谐民族关系
平远镇田心清真寺不仅仅是一个宗教场所,同时也是砚山县民族团结教育培训中心、砚山县宗教代表人士培训中心。“2010 年3月清真寺建成,那时培训中心的场地就已经规划好了。”清真寺管委会马主任介绍道,“在外界看来,清真寺是个神秘的地方,其实不是,我们针对全县各民族开放,有什么节日都会邀请各族群众参加。”
就是这种包容、开放的环境,让到此参观、培训、参加节日活动的各民族群众逐渐增多。到过清真寺的各级各部门领导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这里还成为省内外宗教人士参观、学习之地。前几日,甘肃省伊斯兰教代表人士就曾到此参观。“营造今天这种包容、开放的氛围,也正是我们圣训所倡导的。”马主任说。
与此同时,一批独具砚山特色的成功模式也得到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五星红旗飘扬的稼依辣椒城清真寺”“民族教育与民族经济共同发展的平远田心社区”“民族团结学校之花——砚山县民族中学”“融入现代社会的黑巴新村”“行走在民族团结康庄大道上的盘龙三村”等一大批全国、全省民族团结典型涌现。宗教和顺、民族和睦,民族工作载体、平台得到多元拓展……在砚山,民族关系协调发展,凝聚着生活在这里的各族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心血,折射着砚山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不懈努力。
在抓组织领导方面,县委、县政府成立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领导小组,宣传、统战、民宗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在工作中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民族工作的主要抓手,全面加强对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在抓宣传教育方面,利用苗族“花山节”、彝族“火把节”、壮族”三月三“、穆斯林“开斋节”等少数民族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宣传活动,组织开展民族政策法规知识宣传活动70余场次,发放资料20余万份。
在抓基础设施方面,砚山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户、示范单位与新农村建设、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城乡市政公共服务设施和人居环境逐步改善,城镇化率预计达41%,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更优美,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在抓工作机制方面,积极探索建立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目标绩效管理等工作机制,县委、政府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从相关部门抽强人到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办公室工作。建立健全工作目标责任机制、考核机制、矛盾纠纷排查机制、联席会议制度、督查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等各项机制。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设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窗口,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前发展。
如今,在砚山的千山万壑之间,一条条新建的道路连接村内外,一排排富有民族特色的新房,安住着万千群众;一所所现代化校园,书声琅琅,孩童穿梭,相映成趣……这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记录着砚山各族群众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轨迹。在今后民族团结进步伟大事业中,砚山将一路向前,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 陈璐)
周灿 摄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云南专题调研“直过民族”扶贫工作 1月2日至4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云南专题调研“直过民族”扶贫工作。他强调,“直过民族”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战略部署,从“直过民族”实际出发,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采取超常规举措,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坚决打赢“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汪洋来到勐海县看望慰问拉祜族、布朗族等“直过民族”贫困群众,进村入户开展问卷调查,详细询问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和扶贫工作进展情况,逐户剖析致贫原因和脱贫措施,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推进“直过民族”脱贫攻坚的意见建议。
(云南网)
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我省民族问题十大专题研究出炉“支招”云南民族工作 2014年至2015年,省人大常委会创新工作方式,牵头组织多个部门和科研机构,对我省民族工作中存在的十大困难和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内容包括民族传统文化、民族人口健康与教育、少数民族跨境婚姻、社会治理服务等方面。目前,十大专题研究及综合报告已经完成,并将编印成书。
(云南日报)
黄毅会见缅甸客人 2015年12月22日,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黄毅在昆明会见缅甸国家僧侣委员会主席库玛拉毕万萨长老一行。黄毅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库玛拉毕万萨主席首次代表缅甸国家僧侣委员会访问云南表示欢迎,他在介绍了云南省情和民族宗教基本情况后说,云南与缅甸山水相连,胞波情谊深厚,特别是佛教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库玛拉毕万萨主席长期致力于推动中缅佛教界之间的交流交往,为云南和缅甸佛教之间的交流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库玛拉毕万萨主席进一步推进云南与缅甸佛教界的交流交往,深化合作领域,助推云南与缅甸合作迈上新台阶。省佛教协会会长刀述仁参加会见。省民族宗教委主任赵立雄、副主任陆永耀等相关领导参加会见。
(本刊讯)
2015年云南206个传统村落保护获中央财政资金支持 2015年云南省206个传统村落纳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获补助资金3.09亿元。截至目前,云南省共有502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占全国国家级传统村落总数的20%,居全国首位。截至2015年11月30日,2015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传统村落保护中央财政补助资金3.09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按照传统村落保护相关工作要求,目前各地正积极组织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方案,预计2016年10月底前完成全部项目建设。
(省民族宗教信息中心)
省民族宗教委开展民族政策知识进社区活动 2015 年12月18日,省民族宗教委城市民族宗教处利用和平路社区组织“第四十五次党建理事会暨民族文化大汇演”活动之机,协调云南美术出版社、云南民族出版社数百册民族文化图书杂志,捐献给和平路社区以充实民族文化图书室,并在现场开展民族政策知识咨询。
(省民族宗教委城市民族宗教处)
我省筹资1547万元落实提高人口较少民族义务教育学生生活补助 近日,我省筹集经费1547.65万元,在全面落实中央财政提高人口较少民族农村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基础上,按每生每年250元的标准,将提高补助范围扩大到景颇族等云南省8个人口较少民族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受益学生61899人。同时,要求各地及时将资金按标准发放到学生手中,做到应补尽补,并加大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省民族宗教委教科处)
省伊斯兰教第六次代表会议召开 2015年12月21日至23日,省伊斯兰教第六次代表会议在昆明召开。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黄毅,省政协副主席马开贤、省民族宗教委主任赵立雄、国家宗教局三司副司长李革分别出席开、闭幕会并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省伊协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和《云南省伊斯兰教协会章程》(修订案),选举产生了以马开贤大阿訇为会长的新一届省伊协领导班子,召开了省伊协六届一次理事会议。
(本刊讯)
我省162人通过全省伊斯兰教教职人员资格统一考试 近日,省伊协组织了全省伊斯兰教教职人员资格统一考试,320人参加,162人成绩合格。通过省伊协为期3天的培训,162位学员获得了教职人员资格证书或者考试合格证书。
(省民族宗教委宗教业务三处)
云南部分非遗项目传承人应邀赴福州展演 2016年元旦期间,受福建省文化厅、省非遗中心邀请,云南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彝族跳菜、拉祜族芦笙舞、彝族民歌等到福建省非遗博览苑为福州市民呈现云南省非遗歌舞展演。展演历时三天,受到了福州市民的热烈欢迎。
(本刊讯)
“汉民族与云南多元文化”学术研讨会召开 2015 年12月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云南民族大学、中国民族学学会汉民族分会共同举办的“汉民族与云南多元文化”学术研讨会暨2015年汉民族学会年会在云南民族大学开幕,来自北京、湖南、陕西等省区4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会。
(新华网)
《一家人 过日子——云南故事》纪录片在央视播出 1月12日和13日,由国家民委、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联合摄制的电视专题纪录片《一家人 过日子——云南故事》上下两集在央视纪录频道(9套)播出。该片通过生动故事,深刻反映云南民族工作最核心的理念和做法,对于进一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良好氛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刊讯)
2015博物馆之友在民博开展 近日,以“关爱文博事业共谋民博发展”为主题的博物馆之友建设活动在民族博物馆举行,活动邀请了24名来自社会各界的会员代表参加。以活动为契机,民博还吸纳了30名博物馆之友新会员。
(邱文发)
昆明市对少数民族群众法律援助成效显著 近日,昆明市民族宗教委、昆明市司法局联合印发《昆明市少数民族法律援助工作实施办法》。《办法》通过后,昆明市15个法律援助机构、5家开发(度假)园区挂牌设立“少数民族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工作站,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在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方面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截至2015年11月30日,全市共受理少数民族法律援助案件644件,解答咨询1245人(次),开展专场宣传(培训)80场,发放宣传资料15000余份,受援人1559人,挽回经济损失163.51万元。
(昆明市民族宗教委)
迪庆藏族自治州40亿元让4万人“搬”出贫困 近日,迪庆州印发《迪庆州贯彻落实〈云南省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围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和2018年全州两县一市脱贫摘帽的目标要求,从2016年开始,通过3年的努力,投入40亿元(含群众自筹),以生态移民、就近整组集中改造、插花安置等形式完成4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为脱贫摘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迪庆州民族宗教委)
丽江每年安排1000万元支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从2016年起,丽江市级财政每年将安排500万元,支持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每年预算安排1000万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资金,以加快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丽江市级财政安排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资金,主要用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建设工程、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扶持、民族团结保障、城市民族工作、民贸工作,以及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少数民族干部和宗教工作等“三支队伍”的培训、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工作、宗教事务管理等专项支出。
(丽江市民族宗教局)
首届“莲花杯”世界华文诗歌大赛云南佤族诗人获奖 近日,由国际华文诗人协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首届“莲花杯”世界华文诗歌大赛评奖结果揭晓,云南佤族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布饶依露的作品《野性的莲花——云南普者黑莲花》获铜奖。
(本刊讯)
砚山县推广彝族弦子舞广播操 2015年以来,砚山县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弦子舞”作为学校课间操,在各中小学校进行推广。
(本刊讯)
广南县彝族发展研究会召开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2015年12月26日,广南县彝族发展研究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到会代表60余人,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研究会领导。
(兰天明)
(责任编辑 刘瑜澍)
全国民委主任会议在京召开全国民委主任会议2015年12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王正伟出席会议,与会人员列席了国家民委委员全体会议,就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刘延东副总理在国家民委委员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2015年国家民委工作要点进行了分组讨论。10个省区市民族工作部门作了大会交流发言。国家民委党组全体成员、专职委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全国城市民族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全国城市民族工作会议2016年1月5日至6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会议并讲话。她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经过60多年探索实践,城市民族工作取得很大成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民族群众跨城乡跨区域跨行业流动加快,对民族工作和城市工作产生重要影响,城市民族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王正伟主持会议,有关地方分管负责同志和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贵州命名55名少数民族工艺大师 日前,贵州省民宗委、省文联决定对近年来在全省民族民间工艺作品评选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一批优秀人才命名为少数民族工艺大师。此次命名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民族民间工艺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供了政策依据。
青海省藏区2015年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2015年,青海省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藏区教育健康快速发展。一是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向藏区投入建设资金2.48亿元,实施幼儿园建设项目84个,出台青海省学前教育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实施办法。 二是均衡发展义务教育。2015年,向藏区下达“全面改薄”资金6.57亿元,占全省14.05亿元的46.8%。三是提高高等教育服务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重点设置和建设与青海省特色优势产业紧密相关的理工类等应用性专业,优化招生计划推动学科专业调整。四是着力提升教育质量。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年为藏区补充专任教师2290余名,培训藏区教师1.4万余名。
(本刊综合)
(责任编辑 陈璐)
今日民族杂志社持有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公示
根据《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开展新闻记者证2015年度核验工作的通知》(新广出办发〔2015〕140号)要求,我社已对持有第五版新闻记者证人员进行了严格审核,现公示如下:
姓名 何杨波 王菁 方绍荣记者证号 K53116755000001 K53116755000002 K53116755000003姓名 刘瑜澍 赵芳 刘笑记者证号 K53116755000004 K53116755000005 K53116755000006
监督举报电话 0871-65333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