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刻字林”是另一种文明导向

2016-04-22胡瑶长沙艺术实验学校153班

十几岁 2016年10期
关键词:刻字金子涂鸦

文/ 胡瑶(长沙艺术实验学校153班)

“刻字林”是另一种文明导向

文/ 胡瑶(长沙艺术实验学校153班)

10月7日,广东清远金子山风景区特意为游客开设“刻字林”,任由游客“涂鸦”。该“刻字林”面积有20多亩,由几千株毛竹构成,游客经过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与意愿,在竹子上作画、刻字。据悉,“刻字林”开放两天,就有100多根竹子刻上了字,内容五花八门。

景区推出“刻字林”新闻背景

点评人简介

黄福清,湖南省长沙铁路第一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学校学术委员会成员,参与研究的课题获得省级一等奖,先后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多篇,曾受聘担任《湖南省校园文艺》特约编辑,特别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近几年,辅导学生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习作70多篇。近五年,多次参加湖南省高考语文阅卷作文批卷工作,且多次被评为优秀阅卷教师。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游已成为广大民众生活的一种常态。但不管走到什么景区,总能看到游客留下的“到此一游”的痕迹。有的还漂洋过海,为游客乃至中国形象添了一笔不良记录。

近日广东清远景区刚推出“刻字林”,不出两日众人便蜂拥而至,百多根竹子上立马失去了光滑。让世界嗤之以鼻的“陋习”成为了景区引导文明旅游的手段,引人不禁深思:“刻字林”仅仅是简单的标新立异吗?

不!当然不是这样!

人们都说随地刻字是陋习,是对文化的不尊重,即而又该如何解释古代记叙事情的方式呢?自古以来,古人饮酒作乐,便会加以文饰,刻于石上,《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文章皆是由此而来。

事实上,中国的“涂鸦”史源远流长,涂鸦为后世留下了不少了解历史的佐证。篆刻在龟甲之上的甲骨文、刻在竹片上面的竹简、由画匠精心打造刻画的壁画、乃至保留着每个时代各式各样代表着文化的图案与文字的建筑物,都可算作“涂鸦”大家族的一员,成为历史学家考究当时风土人情的重要窗口之一。

若讲得再长远些,在远古时期,连象形文字都不一定存在的时代,人们也只能用“涂鸦”的方式,抽象地记下重要的事件。现今那些“涂鸦”已然成为了一种文物,珍贵至极!也正是那些“涂鸦”让人了解到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看到了那个时期的文明。

而浸染着“刻字”文化将近五千年的我们,又怎能将这种传统文化给舍弃?

古人好诗词歌赋,攀风附雅。“刻字”也是当代人们欲效仿古人的一种方式。而且雁过留名是人们内心都存在的想法,留芳百世是人们内心最真实的欲望。一些游客习惯于在景区乱刻乱画,除了自身素质和品行使然之外,更多的则是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而且游客在出游途中文明还是不文明,除了自身素质之外,关键是看景区管理者如何进行正确的引领。

金子山景区开辟“刻字林”是一种文明的管理服务方式,对喜爱“留名”的人来说,无疑于是雪中送炭。因为“刻字林”给游客提供了一个既合规又满足个人欲望的平台。人们可以在几千株毛竹上刻上自己的平安祝福,对自己的爱侣表示忠诚,也可以刻上令人难忘的经历,亦可增强文化的交流与传承,留下不少的“艺术品”。这种方式为国人提供了使用“文化”的机遇,也是文化传承的一种新表达方式。

金子山风景区特意为游客开设的“刻字林”,到底能不能彻底地杜绝游客在景区乱涂鸦的问题,虽然现在还不能过早地下结论。但相对于相关管理部门采取的批评、处罚、曝光、入“黑名单”等一味截“堵”措施,金子山景区至少做了一个有益的尝试。这也是景区对游客文明旅游的一种新“导游”。

作文点评

文章从“景区推出‘刻字林’新闻背景”这个材料出发,提出“‘刻字林’不仅仅是简单的标新立异”的观点,这个观点的提出不是很鲜明,如果直接提出“‘刻字林’是另一种文明导向”,就会更加鲜明、突出。不过,这个立意符合题意。论证的过程中,以多个文化现象为例,意在阐述“涂鸦”“刻字”有文化渊源,进而论述风景区特意为游客开设的“刻字林”是文明的新导向,如果表述更加集中、明确一些就更好了。内容在一等低档记16分。

文章分析和推论方面还要加强,结构比较完整,语言流畅,符合文体要求,表达项在一等低档记16分。

发展等级从“论据充足”“句式灵活”方面记14分

总评:

本文参照高考作文打分(高考作文满分60分:内容20分,表达20分,发展等级20分)得分:内容16分+表达16分+发展14分= 46分

猜你喜欢

刻字金子涂鸦
智海急流
创意涂鸦
商朝——在龟甲、兽骨上刻字的朝代
商朝
———在龟甲、兽骨上刻字的朝代
创意涂鸦
“老外长城刻字”该如何面对
把铜当金子卖
一个接一个金子
涂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