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坚挺着呢
2016-04-22明非
文/明非
我们坚挺着呢
文/明非
说关就关啦
春节过后,杨奕家的小宝宝就要出生了,杨奕即将成为奶爸,搞不好还是全职奶爸。他所在的企业已释放信号,规格、专利已转移,生产线再无新订单,只是具体时日未定,但肯定会在停产的前30天通知职工,并按法律规定支付赔偿金。之前裁员的时候补偿未有差池。
一桌人聚餐,同事及前同事。杨奕一向话少酒喝得多。李铮请客,开玩笑让杨奕少喝点,“都要失业了,你不兴少喝点,帮我省省钱啊。”前同事“啊”一声,虽然知道曾经工作的这家企业早已暮色垂垂,但在年末就退离沈阳,还是有点儿难以接受。
桌上的5人都是2005年大学毕业后,就进了这家外企的,一起在生产线实习,一起躲在实验室偷懒,一起踢过球,一起做过拓展训练。尽管除了杨奕和李铮,另外3个早已另谋高就,但感情深厚得每月必有一次聚餐,喝喝酒扯扯淡。没结婚没孩子之前,频率更高,每周聚一次。
初入职时,杨奕的收入扣除五险一金,大概2000挂零,10年了,也没超过4000。对重点大学自动化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来说,杨奕承认少点。一个人时够花,两个人三个人可就捉襟见肘了。可他的性格偏安逸,希望生活简单别太累。看跳槽后的前同事一脸疲惫赴局,喝两瓶啤酒就喝不动的模样,杨奕并不后悔自己的“原地踏步”。只是30岁出头就要经历一次失业,让他面子上有点挂不住。跑去北京上海打拼的同学,一样80后,不是总监就是副总,他没混上总,反倒混回家了。
“上初中时,就感觉有同学家里突然变穷了。放学时看见同学他爸骑个自行车,后面插着糖葫芦,不懂事还嘲笑人家。”杨奕现在觉得过意不去。他的父母也经历过下岗,之后从倒卖电机到收购粮食,基本保证了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变,印象中虽然辛苦,但没觉得悲惨。这次,他也没觉得自己有多惨,一直嫌工资少,却没有主动辞职的勇气,现在企业黄了,杨奕倒也有种解脱的感觉。
80后伴随改革开放成长,是中国独特历史进程的见证者、参与者和被塑造者。他们比父辈享受着更多现代物质文明的硕果,却也遭遇着社会分化加剧,价值观多元,竞争压力巨大的困境。面对失业,他们比父辈选择更多,虽有沮丧但不至悲观。
拿赔偿金创业
杨奕的媳妇是医生,李铮让杨奕回家问问,能不能给他俩在医院安排个保洁、保安啥当当,“考公务员咱这年龄没啥机会了;创业吧,没人脉没资金;跳槽吧,现在经济形势不好,没啥好地方可跳。”
3个前同事对这个说法很认同,他们所在的企业同样效益不佳。一个说以前他们企业的离职率是5%,今年是1.5%,外面没有好职位,大家都不敢乱动;一个说我们单位现在就开一条生产线,不少人都休年假,或者之前有加班记录,现在换补休;另一个刚从苏州出差回来,狂夸那边好,“写字间灯火通明,上万家外企,再看咱这的写字间,空的比租出去的多吧。我们单位有个专家,带3个徒弟出走了,据说年薪100万。”而他这次出差的费用也是自己先垫付的,“单位没钱,报销可费劲的,3个月能报下来就不错了。”
这些话有安慰之意,但杨奕听着听着倒真是有些难受了。他最爱东北了,谁说东北不好,逮着谁跟谁辩论。
有小道消息说,杨奕所在的企业是赚钱的,只不过大股东为了使利润最大化,且据为己有,就在南方选择了代加工厂,而那个加工厂的老板就是大股东的亲戚。不管真假,近200人企业的经营已经进入倒计时。
进入倒计时的还有杨奕家宝宝的出生。他不想孩子出生后就纳闷:我爸的产假怎么这么长?上有老下有小,杨奕合计着干点啥。
之前,杨奕在网上考察过一些众筹创业投资的项目,其中有一个是免费给学生授课3D打印的内容,但如果学生要打印作品,就得付费。公司总部在上海,杨奕决定去看看,如果可以就直接参加培训,然后回来找学校上课。
创业不忘兄弟,李铮和他共同出资,算算俩人离职时的赔偿金足够了。李铮比杨奕更乐观,“得折腾一下,赔了不伤元气,赚了更好。何况连杨奕都创业了,我不创业,不好意思啊。”
转型还不晚
同事支持,媳妇支持,堂哥却不支持杨奕创业。因为都是独生子女,杨奕和堂哥的关系特别好,也可能因为堂哥处处为先,遇事果断让杨奕佩服。说是堂哥,其实与杨奕一样都是80后。
堂哥毕业后在金杯汽车工作,之后考研,进入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没出两年,便做到部门经理职位。就在杨奕以为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堂哥会继续打拼,堂哥却选择转型——读博,目标是去高校当老师。
杨奕不解,堂哥决心已定,“我们企业的主导产品是煤炭采掘成套设备,大部分卖给山西的煤矿。效益好的时候,一个月生产五六十台,不够卖。现在煤矿多倒闭,挖掘机自然卖不出去,有时一个月都生产不了一台。”三一重装的掘进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在50%以上,煤炭业黄金10年,企业的销售收入节节攀升,如今却产能过剩。杨奕也知道这样的现实,沈阳经济一直以传统产业为基础和特色,传统产业占工业的比重约90%,企业数量占98%以上。在这些传统产业中,又以过剩产业居多。
堂哥认为这样的过剩短期内无法扭转,留在企业提升空间狭窄,干脆跳转继续求学。杨奕曾劝堂哥考虑,毕竟还有个4岁的女儿在上幼儿园,堂嫂的收入只有3000多,每个月还要还房贷、车贷,日子怎么过?堂哥的生活是多数80后生活的写照,千军万马闯过独木桥后,四处求职好不容易稳定,就背着房贷车贷结婚生子。“能吃上饭就行。”这或许是当初给80后扣上“小皇帝”帽子的人不曾想到的,能忍能扛能拼也是80后最大的特点。
失业的堂哥当然有积蓄,当然也有人资助。杨奕知道,大伯两口子的退休金有一半给了孙女做学费。
堂哥不看好在辽宁创业,觉得土壤不行,他让杨奕拼一年,考公务员,考不上再说。杨奕更了解自己,10年不怎么读书,平日净用电脑手机,提笔忘字,再去考试,和毕业生竞争,胜算几乎为零,加上没有背景,不如去闯闯。
人挪窝能活
计划创业之前,杨奕合计过再找单位上班,但想想自己30多岁,恐怕要被二十八九岁的领导管着,或者跟90后竞争,心里实在不爽。确实,在不少企业,80后已经是“老人”。
杨奕单位有个领导已经去天津了,那边有不错的岗位,问杨奕要不要一起去。这个领导也是80后,1980年生人。任职时具体工资不清楚,李铮估算过,工资加奖金一年20万应该没问题。所以企业倒闭,领导的工作更不好找,目前的情况,哪个单位缺人才要高薪聘个副总呢?去天津也是没办法。
领导的媳妇原来是售楼员,赶上房地产兴旺的档口了,月均收入1万,两口子在沈阳算中产了。后来生孩子,领导媳妇就辞职在家了,也是因为房地产不好干了。如今女儿两岁半,跟着一起去天津。没待多久又回来了,说那里算不上天津,是天津跟河北的交界,一个小县城,孩子去那里,听不懂小朋友说话,决定在沈阳上幼儿园。这样一来,三口之家就必须面对两地分离的困境。“以前听说为国家建设两地分居,现在是为了小家过活两地分居。”领导无奈,也并没有强烈劝说杨奕随他同行。毕竟是过来人,他知道,女人刚生完孩子,老公若不在身边,女人会发疯,再好的事业都是逃避责任的借口。“困难都是暂时的,”领导就是领导,“记住,我们是坚挺的一代!”这话赠予杨奕。
那天,单位吃散伙饭,席间有同事用微信给杨奕发红包,留言是:祝宝宝健康快乐。李铮说,这是趁下岗前把份子钱给了,免得到时候裤兜比脸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