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SR模型的干旱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2016-04-22蒲春玲刘志有闫志明马文芳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6年2期
关键词:干旱区阿克苏地区

刘 超 蒲春玲 刘志有 闫志明 张 影 汪 霖 马文芳 魏 璐

(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乌鲁木齐 830000)



基于PSR模型的干旱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刘超蒲春玲刘志有闫志明张影汪霖马文芳魏璐

(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本文以阿克苏地区为例,利用PSR模型分析方法,构建阿克苏地区耕地集约利用的指标评价体系,结合阿克苏农业发展现状,提出阿克苏地区未来农用地规划的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干旱区;集约利用;“三个千万亩”高产田;PSR;阿克苏地区

引言

解决好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任务[1]。因此,耕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2]。阿克苏地区作为南疆四地州之一,其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势必会影响南疆农业经济的发展。阿克苏地区的耕地集约利用相关指标的建设对于南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1项目区指标评价建设

1.1阿克苏地区概况

阿克苏地区的农业发展主要以农牧结合的方式进行建设,阿克苏地区自然条件优势明显,为本地区的农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尤其在棉花种植与生产基地建设方面,阿克苏地区已形成了一定的生产优势[3]。阿克苏地区2012年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95.73万亩,增长3.65%,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1.3万亩,增长1.83%[4]。

1.2阿克苏地区农用地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1.2.1阿克苏地区农业产值情况

阿克苏地区是一个农牧业相结合发展的地区,种植业形成了以粮棉为中心的多元化发展模式。2012年阿克苏地区农林牧渔产值为212.3亿元,比2011年增长10.21%。其中农业产值164.52亿元,增长19.11%[5]。详见(表1)

表1 2012年阿克苏地区农业总产值情况 万元

资料来源:《2013阿克苏地区统计年鉴》

1.2.2阿克苏地区农业用地利用情况

根据《2013阿克苏地区统计年鉴》统计的数据,在阿克苏地区农用土地利用中,不同县市根据自身条件不同,不同地类的面积也不同。详见(表2)

表2 2012年阿克苏地区各县市农用地资源面积 千公顷

资料来源:《2013阿克苏地区统计年鉴》

2阿克苏地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

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的构建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系统[6]。依据前期指标构建的相关标准建立符合阿克苏地区实际概况的评价指标体系。(表3)

3项目区的耕地集约利用相关评价

3.1评价指标的计算

通过上述指标体系的建立,选取对结果影响的相关变量进行分析:以W1—单位劳动力投入(人/hm2)到W12—人均耕地(hm2/人)之间的共12类指标,结合统计年鉴中2003至2012年的跟踪数据作为基础分析数据。

表3 项目区指标体系建立

表4 相关系数的累计贡献率

3.2主成分分析

标准化后的12个变量指标因计算过程复杂,对于结果的分析会产生不利影响。通过运用SPSS20.0将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相关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4.326%。前三个因子信息涵盖所有变量指标信息。

将表4数据导入SPSS20.0软件,可得到每个向量的特征值,输出每个向量的特征值如(表5)。

表5 特征向量

因此:Q1=-0.512W1+0.921W2+0.623W3+0.717W4+0.631W5+0.845W6+0.927W7+0.953W8+0.561W9+0.462W10-0.275W11-0.932W12;

Q2=0.664W1+0.152W2-0.684W3+0.421W4+0.463W5+0.072W6-0.061W7-0.124W8+0.601W9-0.013W10+0.861W11+0.074W12;

Q3=0.531W1-0.019W2-0.128W3-0.247W4+0.601W5+0.472W6-0.009W7-0.043W8-0.369W9+0.657W10-0.457W11+0.019W12。

Q1中,影响项目区耕地集约利用的第一类因子,是基础性的因子。其中,单位的化肥投入值、复种指数值、单位的劳动力投入值、灌溉的指数值、土地平均的产值以及稳产指数与劳动力人均的产值的绝对值较大且是同步变化的,作为基础因子的Q1是影响基础因子的第一类因子;Q2中,单位的劳动力投入值、平衡的指数值以及安全系数这三个的指标系数绝对值较大,且三者同步变化,在影响耕地集约利用影响的因子中,Q2可以作为第二类亚级因子;Q3中,纵观十二类指标中,非农指数的数值因子系数的绝对值较大,且为正值,将Q3作为后备因子。

3.3耕地集约利用度综合排序

通过上面的综合因子计算得分,按照影响因子的综合大小进行因子排序,反映出影响项目区耕地集约利用的因子排序,如表(6)。

表6 2003-2012耕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排序

3.4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分类

按公式K=1+3.322lgn,公式中,n为评价的年份,K为分级数。分间距d=全距/级数则d=(10.55577-6.66129)/5=0.8,因此,依据相关影响因素较为普遍的划分等级界限为:第一级:9.8≤K10.6;第二级:9≤K9.8;第三级:8.2≤K9;第四级:7.4≤K8.2;第五级:6.6≤K7.4。第一级在集约利用程度中属于较高级别;第二级略低于第一级,程度较一级差别不大;第三、第四级二者与前两级相差较大,水平较弱;第五级别相对程度影响最小。

综合评价值将新疆阿克苏地区2003年—2012年耕地集约利用程度分为以下五类:

第一级:2011、2012;第二级:无;第三级:2009、2010;第四级:2003、2007、2008;第五级:2004、2005、2006。通过上述划分等级,综合排列出2011年与2012年的集约程度是最高的;在2007年至2010年与2003年的时间段集约程度相对较低;而2005年与2006年的集约程度是最低的。

4结论

(1)在PSR模型中,通过相关计算得出权重值中最大的为响应指标,其次是状态指标的权重值,最后是压力指标的权重值。

(2)在这10年当中,耕地集约利用程度在11、12年水平较高,2003、2007—2010五年的集约利用程度相对较弱,2004、2005、2006三年的集约利用程度最低。

(3)阿克苏地区的耕地集约在2007—2012年之间,由于自然灾害引起的农作减产导致在2004年与2006年之间耕地的集约利用水平下降,说明自然气候对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高低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4)在影响农地的集约利用方面,其单位化肥与劳动力的投入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地的集约利用水平的高低。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2011与2012两年时间里在化肥与人力投入实际中对耕地集约利用的影响,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耕地集约利用当中作用很大,体现了响应因子的重要性。

5讨论

(1)加强阿克苏地区土地整理工作。加强对耕地的整治力度,对闲置地、废弃坑塘、田埂、道路集中整治,加大对未利用地、水土涵养、地面反碱现象进行合理控制,增加耕地面积,对农村环境进行改良,提高水土涵养功能,发挥农业的生态作用。

(2)建立和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响应国家号召积极保护基本农田政策不动摇,坚持自治区“三个千万亩”高产田建设不动摇,严禁占用耕地,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将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的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内。以基本农田保护区作为保护耕地面积,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重要基地。

(3)合理规划农田耕地。合理合规的农田耕地布局,有助于从结构上突破产出与利用的限制。通过改变耕作方式,调配农田耕作配置,优化田间灌溉渠系,配套农田水利建设,设置防护防灾建设等综合方面考虑,从而提高耕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4)调节耕地利用结构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土地整理作为农用地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以土地投入产出的高低作为土体先后使用的重要参考;农业技术的推广对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因此要加大地区之间的合作交流,最终达到提高单产,实现农民增收的目的。

(5)建立耕地集约利用评价考核制度。对阿克苏地区的土地各类要素进行摸底调查与核查,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在体系框架内严格实施最稳妥的土地集约利用方案,同时建立配套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6)以科技为先驱带动耕地集约综合效益。重视农民科技投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鼓励农户集约利用土地;合理施肥,提高耕地的复垦率,改良土壤环境;以科技作为示范,鼓励种植大户发展高效特色有机农业;继续覆盖建设村镇乡“三位一体”的农田监测网络,运用现代科技保证“三个千万亩”高产田顺利建成。

参考文献:

[1]蒋和平,辛岭,崔奇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机制与模式》[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27-28.

[2]寿嘉华.《国土资源知识800问》[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11-12.

[3]何伟,赵国龙.耕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若干问题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8,34(9):1940-1941.

[4]阿克苏地区行署办公室,阿克苏地区统计局,《2013阿克苏地区统计年鉴》[G].2013:17-18.

[5]王玲,孙洁,吕新.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J].2009,(3).

[6]刘伟.李文君.李军.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价格月,010,(2):5-6.

Intensive Use of Cultivated Land in Arid Area Based on PSR Model

LIU ChaoPU ChunlingLIU ZhiyouYAN ZhimingZHANG YingWANG LinMA WenfangWEI Lu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chool of Management,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830000)

Abstract:The paper,by the Aksu Prefecture as an example,making use of the PSR model analysis method to construct Aksu area of cultivated land intensive us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To combin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ksu,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ve proposals for the Aksu region′s future agricultural land planning.

Keywords:Arid Zone;Intensive Use;“Three Million mu” High Yielding;PSR;Aksu Area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88X(2016)02-0102-03

通讯作者:蒲春玲,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发展、土地资源管理等

作者简介:刘超,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地规划与利用

项目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XGL005);新疆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JJ024)

引用文献格式:刘超等.基于PSR模型的干旱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41(2):102-104.

猜你喜欢

干旱区阿克苏地区
全球主要干旱区气候变化研究综述
干旱区生态修复的实践——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例
基于NDVI的干旱区绿洲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以新疆阿克苏地区为例
不同灌溉方式对干旱区枣树树干液流特征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自然灾害对阿克苏地区农业影响的分析
新疆阿克苏地区观赏石协会年会圆满召开
吉林省半干旱区玉米膜下滴灌种植技术
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普通班《汉语》教材现状分析——以阿克苏地区为例
半干旱区县域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存速率及影响因素——以甘肃庄浪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