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配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2016-04-22李明浩
李明浩
河南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三区 南阳 473000
药物配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李明浩
河南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三区南阳473000
【摘要】目的探讨药物配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PHN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分成A、B组各49例。A组患者予以单纯药物疗法,B组采用药物配合神经阻滞方案。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A组总有效率77.6%,明显低于B组的95.9%(P<0.05);治疗后2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B组降幅大于A组(P<0.05);2组患者用药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其中A组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4.1%,同B组的6.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HN患者予以药物联合神经阻滞疗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药物;神经阻滞;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潜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疾病[1],其发生同免疫力低下、内热、感冒等因素相关[2],存在并发神经痛风险,且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3],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如何有效减轻疼痛症状,改善患者预后成为重要课题。本文对49例予以药物联合神经阻滞疗法,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05—2014-02我院就诊的98例PHN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带状疱疹治疗学(第2版)》[4]中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54例,女44例;年龄33~73岁,平均(56.3±2.6)岁;病程(22.4±3.5)月;语言描述疼痛评分法(VRS)分级:Ⅱ级59例,Ⅲ级39例。根据入院单双号分成药物组(A组,n=49)和联合组(B组,n=49),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相关诊断标准;VRS分级Ⅱ~Ⅲ级;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其他非带状疱疹性疼痛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功能障碍或恶性肿瘤者;临床资料不全、中途转院或随访期失联者;相关治疗禁忌证者;合并精神障碍、语言障碍、意识不清或听力障碍者;未成年或年龄>75岁者。
1.2治疗方法A组患者予以单纯药物疗法:盐酸多塞平片(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规格:25 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1425)初始时25 mg/次,后逐渐增加剂量至75 mg/次,po,bid;卡马西平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1 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1022278)初始时0.1 g/次,维持剂量0.3 g/次,po,bid;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规格:75 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80297)75 mg/次,po,qd。疼痛缓解50%时遵医嘱减少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与卡马西平片剂量,持续治疗3周后观察疗效。B组患者予以药物联合神经阻滞疗法,药物治疗方法同A组一致。神经阻滞:根据患者主诉及压痛阳性检测结果选择神经阻滞点,自肋骨下缘进针;针尖刺至肋骨骨面后沿肋骨下缘进针0.2 mm注药,药物配伍:0.5 mg甲钴胺注射液(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 mL:0.5 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5382)+10 mg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 mL:10 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2020606)+0.4%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 mL:0.2 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5388),每处2 mL,1次/周,持续治疗3周后观察疗效。
1.3评估方法
1.3.1疗效评估标准[4]:以VRS为评估依据。临床控制:0级,无疼痛;显效:I级,疼痛但睡眠无干扰;有效:Ⅱ级,疼痛明显,睡眠受干扰;无效:Ⅲ级,疼痛剧烈,可伴自主神经紊乱或被动体位。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
1.3.2PSQI评估标准[5]:由19个自评项目及5个他评项目构成,采用0~3分的4级评分法评估,总计21分,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1.3.3观察指标: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定治疗前后PSQI评分。
1.4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A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2睡眠质量改善情况治疗后2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其中B组降幅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PSQI评分比较 ,分)
2.3不良反应2组患者用药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其中A组出现轻微眩晕、便秘症状者2例,发生率4.1%;B组无感染及气胸病例,仅3例治疗后出现轻微头晕、皮疹症状,发生率6.1%。2组不良反应均可自行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1,P>0.05)。
3讨论
本文研究发现,予以药物联合神经阻滞疗法的B组疼痛症状缓解效果显著优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的A组,同胡志远[6]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研究表明,神经阻滞疗法能通过阻断VZV逆行转运路径及交感神经、抑制疼痛恶性循环、扩张营养血管等方式达到止痛、促神经修复的作用。该疗法不仅可有效提升PHN患者临床疗效,还可降低其发病风险,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质量。孔宇虹等[7]研究指出,PHN发病机制同神经干持续性炎症反应、伤害性感受器病理性敏感化致脊髓高应激反应、皮肤区伤害性感受器被选择性削弱等因素相关,单纯药物治疗受患者体质、耐药性、服药依从性等因素影响较大,部分患者难以获得理想疗效,因而耽误病情,于其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提升不利。本研究发现,B组患者睡眠质量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多数患者在疼痛症状减轻后睡眠质量明显提升,精神状态良好,已逐渐回归正常生活。说明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神经阻滞,能最大限度缓解神经干持续性炎症反应,利于抑制感受器的异位电活动,改善疼痛恶性循环局面,促进患者睡眠质量提升。杨杰等[8]研究表明,阻滞治疗可通过阻断交感神经、扩张脊神经营养血管等方式提升患者神经营养,促进神经修复,缓解疼痛症状。另外,2组用药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仅少数出现眩晕、皮疹或便秘症状,均可自行缓解,对临床进度无不良影响,用药安全性较高。李慧等[9]研究指出,神经阻滞治疗存在一定气胸及感染风险,需予以重视,治疗前后展开相关防预性护理措施,以最大限度降低气胸与感染风险,提升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予以药物联合神经阻滞疗法,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对促进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提升具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4参考文献
[1]龚寅,汪正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进展[J].上海医学,2010,33(10):970-973.
[2]李雪薇,杨运宽,张红星,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11):1 127-1 129;1 141.
[3]梁豪文,熊东林,肖礼祖,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风险因素的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18(5):287-289.
[4]牛德兴,牛瀚医.带状疱疹治疗学[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154.
[5]高进,孙琳,杨晓秋,等.高压氧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J].激光杂志,2011,32(2):67-68.
[6]胡志远.消炎镇痛液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J].河北医药,2012,34(4):575.
[7]孔宇虹,李元文,杨碧莲,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相关因素流行病学分析[J].环球中医药,2014,25(12):909-914.
[8]杨杰,沈永波.连续硬膜外腔阻滞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0,21(10):49-50.
[9]李慧,宋丽萍,王京慧,等.神经阻滞联合普瑞巴林防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3):363-365.
(收稿2015-05-04)
【中图分类号】R75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06-0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