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学生诚信教育中的自律机制研究
2016-04-21谢怀平
谢怀平
摘 要:诚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自律能力是现实的需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形势下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以及诚信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要建立合理的诚信自律机制,为实现大学生真正成长成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诚信教育;自律;机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1-02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积极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好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时势所需,是时代之要。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的诚信状况
大学生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诚信状况一直都备受大众的普遍关注,现在大学生绝大多数属于“90后”,复杂的社会内外部环境对他们诚信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新形势下,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整体是好的,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认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都能把诚实守信作为做人的基本原则。但是,大学生群体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诚信缺失问题,主要表现在政治、学习、人际交往、就业和经济行为等方面。
1.政治诚信
大学生参与政治活动主要表现为学习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课程、参加团委党校组织的各类思想政治类学习活动、入党活动等方面,其政治诚信缺失主要表现为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缺失。有些大学生把思想政治类的公共课程学习不当回事,认为只要靠“纯背”或和任课老师搞好关系甚至作弊就一定可以通过考试,思想政治类课程的学习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根本没有起到思想内化的作用;有的大学生入党时动机不纯粹,参加团委党校组织的各类思想政治学习活动只是为了入党时能够“加分”,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最终教育目的相冲突。
2.学习诚信
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诚信缺失的表现主要集中在考试舞弊、上课逃课或让人代课、作业或论文抄袭、考试代考等方面。在大学考试中,舞弊现象层出不穷,舞弊手段也是花样百出,这不仅对学风建设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已经建立好的正确的价值观;有些大学生为了打游戏或忙于其他事务,上课逃课、让人代课或考试代考的现象也是很普遍;有些大学生为了完成老师交代的作业或论文任务,自身不努力,却喜欢直接抄袭“走捷径”,是学术行为上的不端。
3.人际交往诚信
当代大学生社会活动活跃,人际交往出现多元化,可是,无论是在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往还是虚拟世界中的人际交往,大学生都不同程度表现出了诚信缺失。有些大学生为了“撑面子”或不愿透露更多个人信息,在与同学老师交往过程中,对自身某些情况进行隐瞒或保留,缺乏真心诚意;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比如在各种论坛、微信、微博、QQ等各类平台或应用的使用中,有些大学生喜欢隐瞒真实身份,或者发表一些不符合大学生身份或不负责的言论甚至“脏话连篇”。
4.就业诚信
随着高校的进一步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仍然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大。一部分大学毕业生为了获取更多就业成本,在个人简历上花功夫,搭“花架子”,随意增减简历内容,甚至编造假证,同时,工作“三分钟热度”,如出现不如意便随意走人,不遵守协议或劳动合同,这些都是诚信意识淡薄的表现。
5.经济行为诚信
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社会消费水平的逐渐提高,大学生消费观念也在发生改变,随之出现了一些经济行为诚信缺失的行为,主要表现为信用卡使用不当、恶意拖欠学费或助学贷款、通过不当手段获取困难补助或助学金等。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状况与不足
当前,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主要由高等学校来承担,一般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主要方式,以开展学术讲座、组织党团活动等方式为辅助方式,内容方式途径是多样的,诚信教育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仍然过度依赖他律来实现诚信教育的目的,自律教育仍显不足。
1.诚信教育理念相对滞后
在大学生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高校依然将学习成绩和实践能力放在教育的首位,没有注重对大学生自身思想道德的教育,诚信教育理念相对滞后。一方面,大部分高校过于注重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对硬件设施的投入,缺乏诚信教育的相关机制。另一方面,针对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相关理论相对较少,大部分是学术论文和期刊文章,与诚信教育相关的理论体系支撑较为缺乏,我国大部分高校只有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的章节来教育学习,从而致使高校诚信教育的基础薄弱、重视不够的现象极为普遍。[1]
2.诚信教育机制尚不完善
在当前形势下,随着网络及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迅猛发展,社会失信事件频频得到曝光,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意识影响是不可小觑的。然而,高校的诚信教育机制仍然跟不上社会发展变化的脚步,传统的诚信教育机制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第一,诚信教育体系缺乏实践。目前,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体系主要依赖理论课程教育,教师往往只注重课本知识的讲授,仍然以“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为主,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开展党团日活动过程中,则主要依靠各类会议文件精神的学习,往往也是浮于表面,很难起到诚信教育的作用。第二,缺乏诚信教育监督机制。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诚信缺失事件,大都由辅导员或其他老师进行“谈心谈话”,诚信缺失严重者就按照校纪校规进行相应处罚,大部分高校大多没有制定或完善相应的诚信教育监督机制,诚信教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大打折扣。第三,大学生诚信教育缺乏评估机制。“诚信”本身很难以用量化的指标去评价,导致很多高校缺乏评估机制或者评估机制不完善。同时,虽然大部分高校坚持要求把德育放在首位,但在实际操作中,衡量学生素质高低的标准绝大部分依旧是专业学习成绩。
3.诚信教育主体发展不均衡
大学生诚信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实效,然而在现实中,诚信教育主要由学校或家庭履行,家庭中的诚信教育尚未形成体系,具体体现在家风家教 中;学校的诚信教育则主要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导致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教育主体发展的不均衡,不能很好形成有效合理的教育系统,与诚信教育的实际需求是不适应的。
4.诚信教育社会环境亟待优化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的同时,出现了一些“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道德上的唯利是图,社会责任感的逐渐弱化,造成了部分社会行为的“失范”,社会上不诚信现象时有发生,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中的不诚信现象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比如,在政治生活领域中,一些地方政府言而无信,失信于民;在经济领域中,制假贩假活动猖獗,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等不法行为盛行;在科研领域中,在名利的诱惑和驱动之下,科研造假之风盛行。[2]
三、合理建立大学生诚信自律机制
针对大学生诚信教育自律机制缺失的问题,中南大学软件学院在全校范围内率先提出了以“无人监考”的方式加强学风和考风建设,在培养学生的诚信品格和自我约束的能力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引导学生把诚信应考、诚信为人内化为自身的一种品质,该举措也在学生中和社会上都产生了良好的反响,但要从长远来考虑,还需要有健全的诚信自律机制为保障。
1.加强诚信自律的引导机制建设
“自律意识的养成与环境有密切关系, 自律意识依赖于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 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形成。”[3]因此,在加强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中,要加强制度建设,营造自律氛围,提高自律能力。一方面,主要通过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他律”制度形成“自律”意识,让大学生都能清楚明了自己的行为准则,明白“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从而培养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识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建立大学生自律管理制度,将学校各项制度的约束力内化为大学生的“自律”行为,形成自我有效的监督,从“主动”变成“被动”,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2.完善诚信自律的组织机制建设
在高校,大学生组织是他们学习生活的载体,班委会、团支部、学生会、各类学生社团等大学生群众组织,都为实现诚信自律提供了组织保障。一方面,加强班级管理。班集体是大学生成长的基本组织,加强班级管理就是要以班级为单位制定诚信管理规章制度,在本班学生的日常学习、人际交往、就业求职等方面建立自我管理规章制度,同时,配套建立班级诚信自查自纠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强化其他组织自律功能。其他组织就是指团支部、学生会和各类学生社团。团支部、学生会和各类学生社团等组织也是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重要组织载体。一般而言,参加此类组织的大学生在兴趣爱好、理想态度、成长经历等方面能够产生共鸣,因此,通过强化此类组织的自律功能,能够起到共鸣共振的效应。
3.强化诚信自律的实践机制建设
参加社会实践和考察活动能使大学生从感性认识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达到知与行的统一。[4]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诚信自律实践教育活动,强化实践机制建设。一方面,诚信实践活动日常化。多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专业实习活动、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将诚信自律贯穿其中,在实践活动中践行诚信自律理念。另一方面,诚信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化。结合学校各种社团活动、实践活动、校园媒体等,将微信、微博、手机报等新兴媒体作为校园新媒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使学生在媒介实践中提升自身的道德内在需求,培养自律能力。[5]
参考文献:
[1] 赵振华.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晋中:山西农业大学,2013.
[2]代红梅.我国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8.
[3]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4]傅国栋,赵 研,韩 笑.新形势下大学生自律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 (9):95.
[5]柴迎红,张 剑.新兴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自律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