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在迪士尼
2016-04-21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美国迪士尼公司已制作了53部动画长片。突破年龄和性别界限,地球人都能在迪士尼创造的角色中找到共鸣点。迪士尼仍在以其难以复制的完整模式,取得商业和文化传播上的双重成功。
迪士尼电影公司最新发行的动画片《疯狂动物城》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这部动画片是迪士尼动画公司制作并发行的第53部动画长片。图为当地时间2016年2月17日,加利福尼亚好莱坞埃尔卡皮坦剧院,《疯狂动物城》两位主角摆姿势拍照。
华特迪士尼公司是迪士尼兄弟于1923年10月建立的,最初名为“迪士尼兄弟动画工作室”。当时,在进行真人电影、主题公园及广播电视等多元化发展之前,就已确立了在美国动画电影行业里的领导者地位。图为华特·迪士尼和公司最主要的动画形象米老鼠。
梦想、冒险、家庭和友谊是迪士尼动画片永恒不变的主题。早期,迪士尼动画片以重新演绎经典故事为主,赋予故事主角新的生命力,达到传递美国主流价值观的目的。图为当地时间2001年10月27日,在动画片《美女与野兽》公映10周年之际,迪士尼公司宣布这部影片在2002年1月1日在全球再次公映。
从20世纪90年代算起,迪士尼公司在十几年间创造了多位动画“巨星”。图为2004年8月9日,70岁的迪士尼“巨星”唐老鸭获得了“好莱坞之星”的标志,它是第2257名在星光大道上刻上名字的明星,也是继米奇老鼠、宾尼兔和阿森一族后获得此项殊荣的又一经典卡通人物。
一直以来,迪士尼动画片的故事基调延续着传统,正义压倒邪恶的大团圆是必然结局,而固定的结局每次都能带来惊喜。图为一位女童用手摸着电影《泰山》海报里的主角。
同时,迪士尼也越来越重视动画片在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本土化运作”,融合当地文化,迎合观众口味。图为在中国上映的《疯狂动物城》中,播音员的角色为一只熊猫。而在加拿大的院线版,它是一只麋鹿,在日本则是狸猫。
在每一部迪士尼动画片正式上映之前,片中的动画形象就会出现在迪士尼主题公园和商店里,为动画片预热,同时实现第一轮收入。随着新电影的上映,票房会带来第二轮收入。之后主题公园的持续开放和品牌衍生品的销售将带来又一轮盈利。这就是迪士尼的轮次收入模式。图为纽约迪士尼商店里摆放着《超人总动员》的角色玩偶。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