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告白

2016-04-21陆樱

延安文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母亲

陆樱,女,80后,江苏苏州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雨花》《滇池》《延河》等刊。著有散文集《蓝色的记忆》。

周萌清楚地记得那天下午的情景。母亲带着她,来到小镇上的这所中学读书。新学期已经开学一个多月了,她无奈只得中途转学。她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她没有见过父亲,母亲说他很早就离开了他们。多年来,母亲几乎从不说起父亲,母亲总是隐隐约约,闪烁其词,似乎不愿意将过往的一切如实描述。周萌习惯了没有父亲的日子,因为从未有过,内心反而平静了。有时她会想,是否也曾有一双男人的手抱过她幼小的身体,至于那双手是怎样的,她无从了解,那个未知的世界像个黑洞,永远也望不见最深处。

这是一所老式中学。周萌跟在母亲身后,朝着初一(2)班走去。这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周萌突然想起了她之前学习的地方。她以前三名的成绩考入了那所学校,是班上的英语课代表及生活委员,本可以安然度过三年中学生活,可突然有一天,母亲告诉她,又要转学了。她还来不及和同学们告别,母亲就带着她离开了。

初一(2)班的班主任是语文老师孙宁。报到那天,周萌剪着齐耳的短发,穿着白色毛衣,一条印花裤子,脚上穿着一双黑色的皮鞋。她跟在母亲身后,初一(2)班的教室里,孙宁正在上语文课。看到周萌母女站在门口,他停了下来。母亲上前与他打了招呼,便示意周萌进教室。同学们的视线瞬间集中到周萌身上,接下来是简单的介绍。母亲对周萌说:这是你的班主任孙宁老师。这时,周萌才将视线转移到班主任身上,他左手拿着书,右手拿着粉笔,黑板上的板书只写到一半。他个子很高,身材瘦削,鼻梁上架着一幅眼镜,气质安静又斯文。孙宁给周萌安排了座位后,母亲便离开了。

第一天来学校,周萌似乎还没有适应。同学们好奇的眼神让她有些不自在。邻座是一个高挑的女孩,周萌在她身边坐下,朝她点了点头。她将书包塞到课桌,取出上课用的语文书、笔盒。这时她抬头看到了孙宁,他的目光正巧落在她身上。周萌害羞地低下了头,开始专注地记笔记。新学校的第一堂课,大家的目光都注视着周萌,孙宁似乎对这个女生有一种特别的关心。课后,他让周萌去办公室一趟。

孙宁的办公桌上堆了很多书,陀思妥耶夫斯基,拜伦,赫尔曼·黑塞……周萌的眼神从那些书上掠过,她站在那里,仿佛置身在图书馆的一角。孙宁搬来一把椅子,让她坐下。周萌感觉到了孙宁的细心,简单的问候中,他觉得眼前的这位老师很亲切。孙宁热爱读书,而周萌的内心也刚刚开始萌生出亲近文学的愿望。

在这所学校,孙宁已经任教11年了。他今年35岁,单身。在小镇上,像他这样的年纪,一般早就成家了,孙宁却仍旧是孤家寡人。他心里清楚,像他这样的人,很难找到理想的另一半。他认为人一生中最慎重的选择便是婚姻。所谓的门当户对,经济、家庭背景固然重要,然而他最看重的是对方的精神世界。两颗灵魂的契合才能激发他的热情。在这个小镇上,他见过很多女人,其中的大部分他甚至没有与她说第二句话的兴趣。她们的内心无法与他合拍。孙宁对这样的人没有兴趣,他想找到真正有倾诉欲望的另一半。

孙宁的家在小镇西边的一个村子里,祖祖辈辈都是木匠。他的父亲曾是村里最好的木工。村里人们种地用的各种工具,都出自他的手。无论是精致美观的,还是结实耐用的,都难不倒他。孙宁的父亲很想让儿子孙宁也继承自己的手艺,但孙宁对木工活毫无兴趣。他不像哥哥们那样顺从父亲,他有自己的想法。他内心里仿佛能清晰地看到一条属于他自己的道路。他从小便喜欢往书本里钻,家里没有人读书,更没有藏书。当他意外地接触到一本好书时,恍然发现,原来人还有精神血统。或许他不该属于这个木匠家族。

高中毕业那年,他考上了省里的一所师范大学。这是当时村子里的大事,村里的人们觉得孙家的小儿子很有出息。孙宁的父亲感受到了旁人赋予的这种荣誉感,在内心里却认为学门手艺才是最重要的。

毕业后,孙宁回到小镇,在自己的母校当一名语文老师。每次回家,村民们仿佛都瞪大了眼睛,期盼着,注视着他:孙宁,还没找女朋友?孙宁无奈摇头。回到家,父母亲也开始轮番盘问,最后下了结论:读书没有用。孙宁的父亲认为他的大儿子、二儿子虽没有上大学,却早早地学会用手艺养活自己,娶妻生子,其乐融融。孙宁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到头来却连妻子也找不着。35岁了,还是孤家寡人,读书有什么用?其实,哪里是找不着。孙宁在小镇上,日子过得舒坦、平静,心里却不然。他也渴望有个家,只是却从没遇到过契合要求的另一半。他的内心,时常陷入矛盾与纠结,他不知该妥协还是坚持。

他曾有过一段短暂的情感,有时他回忆往昔,想起那段爱情,拿什么打比方呢,如同春天里的一次花开,不消几日就谢了。他不愿意爱情像花,他愿意想象爱情为圣洁、灵动,充满智慧般的细水长流。那个女孩叫袁敏,年龄比他大二岁,是镇上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他们是经好朋友介绍认识的。袁敏外向主动,喜欢开门见山。她是一个挺有内涵的女孩,却又极其现实。孙宁觉得袁敏是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他们不知疲倦地谈文学及喜欢的电影,像一棵树上不同的枝,总觉得十分亲切,视对方有一种归属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袁敏跟着孙宁去他乡下的家里。孙宁的父亲很开心,儿子终于开窍了,带了女朋友回家,在父亲心里,这比考上大学更重要。父亲问候了袁敏,接着谈起两人的结婚事宜。大意是,乡下的老房子重新装修,做他们的婚房。孙宁接受这样的安排,袁敏却有自己的想法。她希望孙宁能在小镇上买房,哪怕贷款。那时的孙宁因为刚工作不久,几乎没有积蓄,父亲是村里的普通木匠,母亲务农,也无力承担。父亲内心原本打算让他出去做女婿,但见他找了个城里的儿媳,便主动提出重新装修村里的老房子。孙宁明知袁敏的心思,却没有表态,也不承诺。他们的婚事一直僵持着,父母亲一再催问,也没有结果。后来,他们的见面次数越来越少,偶尔见面,也像是履行事务般,简洁、直奔目标。最后,袁敏主动提出分手。那个时候,孙宁能说什么呢,刚踏入社会的他在那一刻才初步明白什么是“现实”,他们的爱情如同沙子,握得越紧,漏掉的越多,不如洒脱一些放弃吧。这段爱情很短暂,袁敏带着最初的心动离开了。分手后,他们在小镇上遇到过,袁敏结婚了,一家三口幸福的身影与他孤独的身影正好形成对比,灿烂阳光下,他触摸到了自己阴冷的心。那一刻,他突然意识到或许是该寻找一个属于他的“家”了。他觉得自己一向坚持的“唯美主义”、“理想主义”或许并不存在,他应该向生活做一些妥协,而不应该再这样骄傲下去了。他想,像袁敏这样的女孩,最后都离开了他,可见,现实多么残酷。这样想着,他突然觉得自己该把对方的各种条件降到最低,也许,一个身材丰满、体格健壮的女人才是最适合他的,至少,这样的女人能够为他生育、哺乳一个健康的孩子,那个孩子才是他生命的延续,才能完成他最终的理想。想到这,他的世界仿佛闪过一道光,一如当初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刻。

当周萌以学生的身份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一切都改变了。时间像个魔术师,它能顺流,亦能逆流。三十五岁的他,仿佛重新回到了二十五岁,时间在做减法,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这种年轻的感觉让他欣喜,与此同时,他的内心也仿佛经历了一次蜕变,一切又回到了最初的样子,内心的复活让他突然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回头想想,他觉得之前的想法是可笑的,人的一生这么短暂,更应执着地坚持自己的想法。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情,怎么能变成以生育下一代为最终目的。

自从周萌转到班上的那一天起,他的世界如一台遭遇故障的电脑,被重新激活。这个女孩,与别的学生不一样,孙宁说不上来。越是这样,他越是迷信,爱情,只是一种感觉。有了感觉,那些所谓的条件统统不用去管了。而美好的婚姻,不只是为生儿育女,只为将这种感觉延续。当遇到了对的人,你便迫切地希望与对方朝夕相处,就这么简单。当然,说这些似乎有些远了,孙宁只是喜欢这样的女孩,他清晰地知道她还只是一个未成年的学生。婚姻离她太遥远。所以,他只想当好一个称职的老师,等到机会合适了,再表达内心的想法。

周萌是个独立、懂事,但有些内向的女孩。她成绩优秀,却显得比同龄学生早熟,别的同学课间游戏时,她却显露出孤僻的一面,一个人坐在教室里读书,做笔记。同学们谈论流行歌曲,电影明星时,她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样子。那个时候,她已经在阅读《安娜·卡列尼娜》这样的作品了。孙宁希望以家访的形式走近她,中间却隔着一道障碍:周萌的母亲。孙宁忘不了第一次去周萌家的情景。是周萌的母亲亲自开门的,看到孙老师,她上下打量,用一种怪异的眼神。周萌的家是租住的,空间不大,但是打理得井井有条。孙宁扫视了一圈,不见周萌的身影。母亲解释,让女儿安心做作业。孙宁原本想借此机会三人坐在一起,说些学习之外的事情,这样也可以更了解周萌一些。母亲却把她一直留在书房里,孙宁随口问了些问题,母亲简单地作答,她似乎并不十分关心周萌的学习。她反复说着,像周萌这样的女孩子,最怕的就是早恋。他们的对话无法深入,像蛋糕上的奶油,永远停留在表层。孙宁坐在浅蓝色、有些破旧的布艺沙发上,房间里平均几分钟就出现一次异常的宁静。妈,我做完作业了。周萌从书房里走了出来,看到了客厅里的孙宁,又观察母亲的反应。母亲快速地起身,把周萌送回房间。周萌起先不依,母亲反复嘀咕,大人说话,小女孩不需要听。周萌与母亲在房间里呆了约莫十分钟,后来发出小声的争吵。孙宁呢,觉得自己太过多余,很尴尬。这间客厅,陈设简单,整理得也干净,却总有一种冰凉的感觉。对了,是缺少“人情味”,当然,母女俩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没有父亲,生活自然是不一样的。孙宁看到周萌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多少有些想去帮她,照顾她的感觉。正想着,母亲从房间里走了出来。在她心里,孙宁以老师的身份突然闯入他们的世界,其实,说到底,他不过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单身男人。孙宁感觉到了言辞间的防备,推说时间已不早,便离开了周萌家。

第二天下午放学时,周萌没有马上回家。等孙宁去查看教室时,她仍坐在坐位上。其实,她是在等孙宁。

母亲不希望我与男同学来往。

作为母亲,这样想很正常。

她其实也并不在乎我的成绩。

或许,她害怕你受伤害。

但她很自私。

母亲所做的一切,都与她的经历有关。

我父亲不好,她就觉得所有的男人都是不可信的。

这是第一次听周萌说起父亲。像乐句中突然出现的休止符,她停顿了一下。之后,她的话匣子又打开了。

周萌不同于别的孩子。她从出生起就没有见过父亲。父亲,在她心里只是一个梦。她也希望像别的孩子一样,可以靠在父亲宽厚的肩膀上,可以坐在父亲的腿上,可以把心里话说给父亲听,可以把在母亲那儿受的委屈到父亲那儿获得安慰,可以……可她没有父亲,甚至也没有一个合格的母亲。她总有一天会恋爱,母亲却不以为然,说那是保护自己不被伤害。无数次,她躲在自己的房间,那个小天地将她压抑得有些窒息的感觉,她靠在门后,身子一下子瘫坐在地上,眼泪开始夺眶而出,无法控制。

不过,眼前的孙宁,总让她有一种错觉。他的眼神温和、宽容,就像想象中的父亲。他关心周萌,这种关心又不同于周萌的母亲。周萌在心里对他有了信任,所有的心事都愿意对他倾诉。孙宁本来就喜欢周萌这样的学生,她能从心里依赖他,他自然感到欣慰。

三年的中学生活很快结束,周萌考上了市里的重点中学。孙宁一度忧虑,以往的每一天,至少都能与周萌以一种特别的形式在一起。当然,他们是师生。可是,她总有一天要从笼子里飞出去,飞到更广阔的天空。

周萌读高中以后,他们开始以通信保持联系。在这期间,孙宁亲自去学校看过周萌,几乎每学期一次。去时,他给周萌带些日常生活用品,牛奶、水果等,有时,还会给他一些零花钱。周萌不收,他就趁她不注意放到她的枕头底下。舍友们起初都误以为孙宁是周萌的父亲,都叫他叔叔。这个时候,孙宁感受到一丝尴尬,那个“叔叔”与他,听着有些反感。他在卫生间的镜子前站了好久,周萌正在成长,她即将进入生命中最美好、最有活力的阶段,而他,则仿佛在与她往两个方向走,背道而驰。然而他始终坚定内心的方向,要与周萌一致。

孙宁在自己的书房里随意翻看相册,往日时光凝固在一张张彩色相片上。他看到照片上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高高瘦瘦的身材,鼻梁上架着一幅眼镜,眼神明亮清澈。这么多年来,他几乎忽略了自己,常常不修边幅,处处节约,似乎总在盘算着什么。往镜子前一照,岁月不饶人,他感慨道。可是,照片上的周萌呢,身上仿佛发着光。他用手摩挲着照片上的她,仿佛那是真实存在的,这种感觉温暖、甜蜜。相册里大部分都是班级活动的合影,孙宁曾偷偷地给周萌拍了很多照片,还把它洗了出来,放在相册中。闲来无事,周萌上学的日子,他便拿出来回味一番。他与周萌只有一张合影,那是学校的一次春游,在湖边的草坪上,孙宁的身子不自觉地往周萌身边倾斜,周萌的表情是那种青春才有的肆无忌惮的笑。他盯着那个笑容看了很久,视线在周萌与他自己的身上来回移动,他的表情一会儿欣慰,一会儿又变得有些忧郁。毫无疑问,他喜欢这个女孩,然而,他异常清醒,他要让她好好地读书,不让她分心。他能做的,是给她尽可能的关心。他要陪伴她成长,尽管,他知道那是一件危险的事。

周萌写给他的信,每一封他都留着。只要是与周萌相关的东西,他都舍不得丢弃。可以说,周萌已经成了他生命里的一个精神支撑。有时候,他也觉得艰苦。他不能确认周萌究竟会不会接纳他。他们的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有时候,他恨时光飞逝,他恨自己生不逢时,但是,那都是徒劳,他没有理由抱怨生命的存在。存在即合理。他平时的形象一贯为人师表,少言寡语。年轻时温文尔雅的样子近来不复存在了,他的脸上有了沧桑感,那也正常,但是他的衣着打扮,有些不修边幅。这么多年来,他独身,也有了一定的积蓄,可是他依然骑着他的自行车。去市里看周萌时,即使再不方便,他也选择坐公共汽车。他几乎不考虑自己。

但这一次,他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他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了。他跑到镜子前,像一个爱美的女人一样,打理自己。他意识到自己的头发有些长,该理一理了。他拿起剃须刀,将胡子剃干净。他决定去逛一次商场。他觉得自己与商场里的一切有些格格不入,那些营业员似乎都在用怪异的眼光打量他。他直奔商场三楼男装部,一个个陌生的品牌从他视线里经过。那些营业员各自站立在柜台边,突然看到一个满怀需求的男人四处寻找合适的衣服,赶紧设法用各种甜言蜜语留住他。孙宁试了西服、休闲装,因为身材清瘦,衣服倒都合身。但他看着镜中的自己,又听着营业员不断地附和:这套最合身,就买这套吧。他又不确定。他心里盘算着,无论怎样的衣服,首先要合身,其次要显得年轻,符合这两个条件就可以。最后,他买了一件夹克,一件衬衣,一条牛仔裤。回到家,他又拿出来试了一遍,这些衣服,价钱不菲,平常他几乎都不舍得买。这次,他觉得钱花得值,这套服装仿佛能给他一股力量,一点勇气。

再过一个月,周萌就要参加高考了。这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从她转学到孙宁班里的那天起,转眼六年了。孙宁再怎么顾及这个女孩,也得考虑他自己。他已年过四十,时光看似无痕,有时却如刀划过心坎。他觉得是时候该告白了,凭他的直觉,周萌至少信任他,那么多年了,他成了她生命中重要的角色。为什么不让她彻底明白自己的心意呢?

六月里的一天,他早早起来,穿好新买的夹克、衬衫、牛仔裤,去周萌的学校里找她。周萌从宿舍里走出来,马尾辫在阳光下轻轻地甩动。孙宁站在宿舍前的草坪边,停住脚步。周萌上前,仔细地打量着他。孙老师,你今天的打扮好年轻啊。真的?孙宁像个小男孩,听到最爱听的话,又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他要使自己与周萌的差距不断缩小,至少,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萌萌,今天我们一起到外面吃饭吧?平常来看周萌,他把牛奶、水果等东西放到宿舍,坐一会儿就回去了,今天,他希望能和周萌一起吃中饭,趁吃饭的时间好好聊聊。

他们在学校附近的咖啡厅用了简餐。这间咖啡厅环境雅致,背景音乐正在播放邓丽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音乐舒缓浪漫,说实话,那么多年来,他们也没有这样单独面对面在一起。孙宁看着坐在对面的周萌,突然只有一种想法,时间啊,就凝固在这一瞬间吧,哪怕一切都没有结果,就这样只是静静地对坐,也很好。他沉浸在这样的氛围里,他突然像是忘了自己的初衷:他的告白。仿佛又回到了曾经年轻的时候,他对异性的条件总是特别苛刻,然而,真正遇到了心仪的人,他又不知如何表达。他胆怯,那种自卑埋藏在骨子深处。就像当时袁敏给他的教训,那些现实的残酷总在最美好的时候到来,然后趁机打败一个满怀信心的人。他们几乎保持沉默,各自吃着盘子里的食物。低着头,又充满心事的样子。良久,周萌开始说话。孙老师,有一件事我想对您说……说吧,不要犹豫,任何心事都不要藏在心里,让我跟你一起分担。周萌犹犹豫豫地说,我恋爱了。孙宁还没来得及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却先听到周萌恋爱的消息。他一时语塞,不知该怎么讲。说实话,周萌也读高三了,她的家庭促使她早熟,这个年纪情窦初开,谈恋爱也能理解。可是,他的内心,无法形容这一刻的感受,最心爱的东西被抢了?他从来都是一厢情愿?想到这里,他觉得心寒。自己除了年龄与她不符,他付出的真心,不会比任何一个人少。孙宁觉察到自己有些失常,过了一会儿,缓过神来。恋爱多久了?影响考试了吗?他接着问了些问题,声音有些发抖。周萌一一作答,其中,她说到这么一句:妈妈知道了会骂我,而你,总是像那个疼爱我的父亲,我知道我做的任何事,都能得到你的理解。孙宁沉默了,音乐依然萦绕在耳边: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我爱你有多真。我的情不变,我的情不移,月亮代表我的心……

父亲?孙宁突然明白,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周萌身边扮演这个角色。周萌依赖他,这是想象中父亲的爱。然而爱情到底不同,它需要一种感觉。这些他都明白,但是在周萌身上,他会产生错觉。他弄不清“一厢情愿”与“两情相悦”的区别,就像,他敢于等待真爱,却到最后羞于表达。矛盾的内心,常常令他纠结。时间匆匆而逝,冬去春来,生命凋零了又新生。树上光秃秃的枝头上,一枚枚绿叶冒出嫩芽,他突然如同涅槃般活了过来。他想着,周萌恋爱了,也好,让她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明白,自己最需要什么。他感觉到了安全感,他觉得和其他任何人相比,他更有优势。恋爱了,并不等于最后能在一起。而他和周萌,那么多年了,内心里越来越依赖对方。想到这里,他觉得自己还可以继续等待。

七月,周萌得到消息,她被省师范大学的中文系录取了。她恋爱的事情后来被母亲知道了,母亲偷偷地从周萌的手机上找到了那个男孩的电话,亲自打了过去。也不知道她说了些什么,后来那个男孩就不来找周萌了。孙宁知道后,暗自庆幸。他一向有些反感周萌的母亲,这一次,倒觉得是帮了自己。

周萌上大学后,他们依然保持往来,通常是写信,偶尔电话。孙宁去省里参加教研活动,就顺便拐到周萌的学校去看她。见面后,也就是聊聊近况,到附近的饭店用个简餐。孙宁只是关心她,不再想表白的事情。他觉得自己在一定意义上始终是她的老师,让她好好地学习,然后,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到时,再把心里的想法告诉她。他再一次隐藏自己。也只有这样,在周萌面前,他才觉得更加坦然。他把自己想象成了英雄一般的角色,他内心里觉得英雄便是这样。英雄不一定要拯救世事苍生,他可以是对一个人默默地付出,在她心里有了价值,那便是最伟大的爱。这是他的英雄情结。

这么多年来,单身的日子有些艰难,但也都过去了。白天他要上课,批改作业,时光倒也过得从容。夜晚的那段时光,就不那么容易了。夜深人静,那种寂寞感疯狂地袭来。他习惯性地从床头柜的抽屉里拿出了有她照片的相册,还有那些有着她清秀字迹的信件。那些东西有着她的温度。临睡前,他总是忍不住拿出来。翻来覆去地看,看过多少遍,读过多少遍,也不觉得厌倦。有时,他的理智能克制自己,清醒的状态下,他起身,坐到书桌前,继续给她写一封信。有时候,那种理智会丧失殆尽,他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海里全都是她的样子,那些身影,在昏暗的灯光下,被幻觉左右,仿佛就在他的身边。这么多年,想想自己的日子真的有些凄苦。没有爱的人陪伴在身边,生活再充实也是空虚的。当然,此刻,他要的是一个真实的伴侣。夜晚,他败给自己的幻想,败给自己的梦境。那里,他和周萌依偎在一起,你侬我侬,卿卿我我。一番云雨之欢后,他才明白那只是梦境,可是,床单上已经湿了一大片。那些时候,他常常又受到良心的责备,仿佛对周萌做了不该做的事情。第二天,他整个人陷入了恍惚。

等她大学毕业后再向她表白吧。

上次表白失去机会后,他一直都这么想。等到那个时候,他再也不用考虑任何的想法了。什么师生关系,道德压力,让他们统统地滚到一边去。那个时候,所有的一切都要为爱情让步。有时候,他会说几句脏话,会允许自己粗犷一些,毕竟,那么多年,他压抑着自己的感情。感情如同潮水一般自然,说来就来,岂能压抑。那种内心隐隐的痛只有他自己能够体会。但是他只能等,因为性格中的老实、顾虑与自卑,他总是安慰自己,到那时候再说吧。他没有去考虑,周萌有她自己的成长轨道,她也会遭遇她的故事。

事实便是这样。

毕业后,周萌顺利工作了,在市里的日报社,当一名副刊编辑。那个时候的孙宁,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正值青春的周萌,有了更明显的差距。周萌一个月会回小镇看他一两次,就像去看望自己的母亲。

照理说,周萌工作了,孙宁可以向她表白自己的想法了。没错,他原本就打算,一毕业,两人的关系对等了,她不再是学生,他就可以将想法大胆地说出来。可他总是有顾虑,刚工作时,他想再拖一拖,让她工作先稳定了再说。

这一稳定,便又拖了三年。三年里,周萌成了当地报社的知名编辑,同时也收获了自己的感情。

对方是周萌在报社实习时的师傅,比她大四岁。周萌带着他去见孙宁。三个人就这样坐到了一起。那个时候,孙宁的年龄已经将近五十,而坐在对面的那个男孩,正像当初周萌转学到他的班里时,他的年龄。这是多好的年龄,三十来岁。现在,他仿佛失去了重心。他连幻想的资格都没有了,周萌跟她说,他们相处三年了,感情很稳定,准备择日举行婚礼。

我来一起准备吧。他磕磕巴巴地说。

两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孙宁推说要去烧水。进了厨房,依然能听到他们的对话。那些谈笑声,到了孙宁的耳朵里,显得异常刺耳。这一次,他觉得自己彻底失败了,他想认命,却又有些不甘心。

他烧了一壶水,凉水即将沸腾的那一刻,发出扑腾扑腾的声音,他终于抑制不住地眼角湿润了,他的情感始终达不到沸点。他想着自己将近五十年的人生竟然残酷地不如这壶水,至少,它能拥有一种叫做“沸腾”的高潮……他将热水倒入水瓶,拿到客厅,给他们添水。他尽量掩饰自己。这么多年来,他一直都在掩饰自己。那仿佛是他的角色,他从没有做过一次真实的自己。

周萌婚礼前几个月,他忙忙碌碌的。他用这些年的积蓄给周萌买了一辆车,作为礼物。他认真地对待周萌的婚礼,仿佛那是他唯一可以完成的一个作品。他是婚礼的主持人、证婚人。婚礼的当天,他情绪激动,多年来那种内敛的性格不复存在。他主持,像是在进行一场演讲,他证婚,寥寥几句之后,便开始说自己与周萌的故事。那么多年来的点点滴滴,在婚礼上,他全盘说了出来。只是,那份掩藏在心中的爱,他依然不敢大声表达。下面的亲朋好友熟知周萌的家庭,早把他看作是周萌的父亲,甚至比通常意义上的父亲还要亲。他们啧啧谈论:多亏遇到这个老师啊,周萌现在多好……

周萌的婚礼很成功,亦很煽情。人们记住了这对夫妻,也忘不掉孙宁这样将一位学生当成女儿的老师。

在周萌心里,她真的试图把孙宁当成父亲。

孙宁呢,当她是女儿?悠闲地等待外孙女的出生,然后共享天伦?不,他还要告白呢,他还可以告白吗?

或许可以。

新婚夜,周萌再次遭遇了人生的不幸,他的丈夫疑被人谋杀,倒在了一片血泊中。

责任编辑:侯波

猜你喜欢

母亲
母亲的债
给母亲打电话
母亲树 五章
母亲的“禅”
母亲
母亲点亮了我的一生
给母亲的信
母亲
摔倒的母亲
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