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情与德于教学之中的方法
2016-04-20张隘岚
张隘岚
一、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
要认识到课堂上,学生的问题都是老师的问题。很难想象对学生没有爱心和对教学没有责任感的教师能对教育教学工作尽心尽力,因此说,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教师与学生是平等和民主的关系。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和学习上多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教师的热爱,对所学科目的喜爱。作为教师,除了具备扎扎实实的专业知识外,教师还要加强学习,通过教育专著、杂志、报纸和网络等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并在实践中不断地自我教育、自我充实和自我提高。
二、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作为教师,要自觉担负起培养学生健康、阳光的情商,特别是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教师缓和学生的心理压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不随便说“错”,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所谓,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笔者在班级后面的标语便是——生命因创造而精彩,梦想因自信而成真。在教学中时时提醒,时时教育,哪怕一句亲切的话语,甚至一个肯定的神情都会使学生倍感亲切而增强自信心,从而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受益终生
笔者会把学生应有的好的习惯要求先打印出来张贴在教室里,以便学生经常对照自己,检查自己。首先要培养学生听课的好习惯,学生应学会倾听教师的讲解,也要学会倾听同学的发言。其次是思考的习惯,教师在课堂上每提出一个问题,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的机会。教师不能只关注优等生,而“剥夺”大家思考的权利,更不能让学生养成一窝蜂回答问题的习惯。再次是认真书写的习惯,认真做作业的习惯,还有与同学交流、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等。对于很想学而学不好的学生,教师必须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平时要认真观察学生哪些学习习惯不好,哪些方法不对,要及时予以纠正。
四、认真对待暂时落后的学生,对学困生要真心喜欢
要严格要求学生,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放弃学生就是放弃自己的责任。只有教师先喜欢学生,学生才会喜欢教师。即使他一时学不好,也不至于讨厌教师和你教的学科。教师对学困生要做到了如指掌,分析透彻:他们落后在什么方面,差距有多大;是不想学还是不会学等等。教师不仅要心中有数,还要对症下药。与学困生打交道,必须站在他们的立场,体会他们的感受;补缺要站在他们的角度,从他们内心的感受出发,想他所想,急他所急,补他所补。另外,还要与其他科任教师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共同研究补救措施。克服困难,转变一个学困生或转化一个稍落后的班级,是个人能力素质的提高,是人生价值的提升。
五、努力创设竞争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社会是极具竞争力的社会,学校尽力为教师创设竞争的环境,使教师尽心尽力把各项工作做得尽善尽美。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通过各种形式宣传表扬。竞争的方式多种多样,有课外的,如哪个家长打电话来表扬了自己的子女,哪个孩子就可以得到班级内的表扬;更多的是课内竞争,如一个好的提问,一个精彩的回答,一个好的习惯,一次好的合作,每次考试各组平均分的评比等。有这一竞争方式去创造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体会解决问题后的愉快心情,欣赏自己的成功,然后通过教师的赞许,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视创设竞争性、游戏性、故事性情境的背景,调动、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教育理论曾提出过“三主”的观点: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作者单位:江西省余江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