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的云南国家公园发展对策分析

2016-04-20陈路红巩合德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国家公园重要性措施

陈路红 巩合德

摘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从实际出发,创新思路,把保护环境与加快发展同步推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云南省建设国家公园的历程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分析了建设国家公园的重要性,并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就加快国家公园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建议,以为加快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国家公园;重要性;措施

国家公园覆盖范围广,既可以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生态系统,同时也可以为多个生态系统提供优良的空间条件。既可以为各种野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的,同时也可以保护历史地质遗迹,为自然科学考察提供良好基础。既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行政管理机构实现对一定自然区域内环境生态的保护,也可以为建设具有人文栖息的文化环境开创空间。

一、云南省国家公园的发展进程

2008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实施生态建设工程,积极探索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模式”,同年提出推动八大国家公园建设计划,并提出2010—2015年再规划建设苍山、腾冲火山、保山高黎贡山、昆明轿子山、元阳梯田、曲靖珠江源等国家公园。2008年6月,云南省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国家公园建设试点省,这标志着云南省国家公园得到中央政府的认可。2009年,省政府相继批准了老君山、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梅里雪山等一批国家公园的总体规划,进入建设阶段。

二、云南省发展国家公园的重要意义

1、建设国家公园是构建新形势下生态文明的必要措施。通过建设国家公园,可以为一定区域内自然环境的保护、自然资源之间的平衡开发等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条件,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从单一追究物质上的满足向生活的舒適性上转变,而国家公园的建设可以大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从根本上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作为云南来讲,建设国家公园的自然基础条件相对较好,加快国家公园的建设必将进一步在全省营造宜居宜游的自然生态环境。

2、建设国家公园是发展绿色产业的必然要求。绿色生态资源是一种新型的发展资源,与传统意义上的资源相比,具有无污染、可持续的特点。通过建设国家公园,可以将各种生态产业集中到一个区域内,发展以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各种现代绿色产业,从而替代原有的煤炭经济、石油经济等,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自然、经济、社会与人的同步协调发展。

3、建设国家公园是经济欠发达地域快发展的重要方式。作为欠发达地区,尤其是作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条件较好的签发的地区,大力推进国家公园建设,一是可以抓住国家支持新型生态经济发展的各种政策、措施的机遇,为公园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发展传统工商业对生态环境的损害,从而满足各个方面对经济发展的需要;三是可以提升区域环境条件,优化发展环境,为快速、科学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三、云南省发展国家公园的措施

1、要深刻认识建设国家公园的重要意义。云南省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应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创新旅游发展方式的大局出发,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化对建设家公园重大意义的认识,积极营造良好的氛围,组织动员各方力量加快国家公园建设。要树立公共管理创新理念,成立国家公园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出台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和管理法规,创新资金筹集方式,加强项目管理,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2、加强国家公园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云南省各地需要认真学习世界各国国家公园规划、建设、运营与管理中积累的经验,结合中国国家公园的特点与各地实际加以灵活运用。同时,应充分借助各类在滇国际环保组织的自身技术力量与网络优势,通过结为姊妹公园、争取援助项目、召开国际研讨会等方式加强与国外国家公园及其管理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此外,应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规划设计机构的科研优势,壮大国家公园发展研究所的力量,强化国家公园专家委员会的咨询决策辅助功能,通过设立国家公园研究基金、建设国家公园科研基地、委托研究课题与项目、缔结科研合作关系等途径,加强中国特色国家公园设立标准、管理体制、经营方式、规划设计、建设技术、资源管理、环境教育、社区培训等方面的研究,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

3、加快推进法治进程。作为云南省来讲,要立足多民族聚集、经济基础薄弱的实际,紧抓国家政策的倾斜支持的有利时机,积极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发展经验,建立完善有关国家公园建设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国家公园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支撑和政策保障。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改革的各项政策规定,科学合理地划分行政管理权限和范围,减少影响和阻碍国家公园发展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结合云南的实际,建立科学、统一,协调、共进的管理机构和体系,保障国家公园建设快速推进。

4、积极开展试点工作,探索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发展之路。在符合政策条件、基础条件良好的地区开展先行先试,抓好顶层设计组建高规格的规划建设领导小组,以国家政策为依据,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规划,同时研究出台各项支持政策,完善金融平台支持,加强各项配套设施的建设,设计完善品台形象,构建完整的旅游产品和品牌体系,为建设特色化的国家公园体系打下良好基础。如迪庆州在普达措国家公园建成开发之后,又启动了香格里拉大峡谷、塔城金丝猴、梅里雪山等国家公园的建设工作,提出了网络复合治理的模式,出台了《香格里拉国家公园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等系列文件;这些做法开创了中国大陆地区国家公园建设的先河,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其他国家公园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华义.生态文明:启示世界发展的新理念[N].新华每日电讯,2012(11)

[2]宋言奇.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意义及其路径[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4):103—106

[3]王献溥,金鉴明,王礼嫱等.自然保护区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89:22

[4]陈洁,李吴民.云南国家公园建设走到十字路口[J].世界环境,2008(5):82-83。

[5]李庆雷.云南省国家公园发展的现实约束与战略选择[J];林业调查规划;2010(03)

[6]卢宁.国家公园的模式创新与制度体系研究——以浙江省开化县国家东部公园为例[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4(03)

[7]张跃,王国聘,杨加猛.构建西南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以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23)

[8]吴臣辉.对生态文明的思考[J];保山师专学报;2007(06)

猜你喜欢

国家公园重要性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