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研究

2016-04-20赵玉龙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人文教育生物教学渗透

赵玉龙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但是人类精神领域的发展却相对落后。所以,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做好生物学科和人文教育的渗透,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令人瞩目的焦点。高中生物课程是一门自然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在渗透人文教育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本文主要通过对高中生物教学中人文教育目标、原则和途径进行研究,为生物教育工作者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渗透借鉴和探讨之用。

关键词:生物教学;人文教育;渗透

生物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人文教育价值,如何结合课程标准来挖掘课本中和课本外的人文教育资源,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会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途径、方法有哪些,目前的研究还不够详尽。本研究建立在调查人文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分析来研究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资源,通过案例分析和随堂观察来发现生物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中的途径和方法,旨在详尽地对这些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为高中生物教师在生物教学中更好地渗透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高中生人文素养的发展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生活中发生较大变化,特别是电子产品的影响。高中生在生活交流中越来越少。逐渐的,人文精神了不断消失。主要是看科学技术在发展中的不断变化逐渐渗透到家庭中去,学生利用这种电子产品,在应用过程中发生较大认识误区。在教学形式上,传统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被认可。而且,先进家长对孩子的不断溺爱,导致学生在思想发展中只是以自我为中心,不仅没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在个人品质以及学习态度中也存在消极影响。由于中国在经济变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学生在意识形态上逐渐发展为享乐意识,在学习上也没有体现较大积极性,不断的,也导致了道德水平的下降趋势。不仅在社会中没有形成良好的人文理念和人文素养,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研究

(一)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理念

人文精神在生物课堂上渗透方式可以创设一定教学情境,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对问题的能力,还能丰富生物教学的主要内容。如:在生物教学中学习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教师可以根据近几年的生态变化进行分析,如社会中相关的发展事件等,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环境下实现自主学习能力。如:学习石油与农业形式,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的问题形式,引导学生对自然灾害以及生活环境变化进行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性,使他们在生物课堂中发挥独立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根据自己实际的生活方式,认识人与自然的相处方式,从而建立良好的发展习惯,并创造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实现人文精神教育形式

人们精神的创建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良好的实践精神,所以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就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实现多样性教学理念,不仅要丰富学生在知识能力上的体验学习,还要促进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如:在学习稳态环境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该环境进行创建,使学生能根据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增加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兴趣,还要利用PPT形式将生物变化形式进行展示,利用两个不同的植物生长,使学生能仔细观察,并在小组讨论中进行交流与协作,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联想能力。

(三)开设人文精神课外形式

生物教学与生活中的多种事物具有较大联系,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还要利用生活中的相关知识,与生物课堂上的相关知识进行联系,使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能促进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勇于探索精神。因为课堂教学并不是生物教学中发展人文精神的主要途径,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也能实现更多的创造形式。如:在细胞结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自制模型实施知识教学模式,根据食物的解剖形式以及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形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生物结构知识的理解,学生在相互合作中也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健康成长。

(四)通过教学评价实现人文教育的渗透

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做好教学评价也是进行人文教育渗透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倡导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及时更新教学评价方式,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认识自己,提升自己,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要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入手,进行全面评价。全面发展指的是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方面全面的和谐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其次,选择科学的评价方法,重视人文教育评价。评价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在选择评价方法上,要科学合理,重视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再次,对于评价结果,要及时做好反馈和记录。评价结果可以用评价表、档案袋、成长日志等多种方式进行记录,及时进行反馈,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进步,进而促进进一步的成长和提高。

总结:

人文精神是在人的文化形式上,形成尊重、重视以及关注等。在物质文明发展形势下,高中教育学科。特别在生物教学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发展形式。我校根据高中生在人文素质发展上的表现,在生物教学中实现了良好的人文教育,提升了该学科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郝雪,龚大洁,王苑.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STSE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4:125-126.

[2]肖永红.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渗透医学人文教育[J].中国医药导报,2010,22:162-163.

[3]徐慧琴,曾丽霞,何桢,张灿,杨雪,熊丽,刘德立.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5:92-94.

[4]谭艳秋.生物教学中多途径对学生进行科学-人文教育[J].高师理科学刊,2010,06:109-111.

[5]范玉英.高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10,25:18-19.

猜你喜欢

人文教育生物教学渗透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