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本插图的作用

2016-04-20晏群芳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课本原理事物

晏群芳

七年地理课本中采用了大量的插图,它将传统的以文论理变成了以图释文。即采用特殊的符号和注记,简单明了的图形(影像),把枯燥无味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加以形象化、具体化,以引起學生视觉的强烈剌激,加快学生通过对一事一物的具体认识,在大脑留下深刻印象。

《七年地理》中的插图,不同于小学和初中其它学科中的插图,《七年地理》第一册所进述的地理知识已不是仅仅从区域地理为主要对象,是从现代“知识大爆炸”的新时代特点出发,尤其是对初一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地理知识特色――学习了解宇宙环境、人类与地理环境及构成地球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和运用变化规律。这对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大问题,因为许多问题只凭文字阐述是难以说明道理的。所以《七年地理》上册中插入发大量的图,总数达190多幅。这些插图可分为:原理性示意图、素描及照片图、结构统计图、专业知识地图。

原理性示意图:这类图占总图数的25%,它是课文中的主体插图,主要作于阐明某地理事物发生的原因、过程、特征和影响该事物变化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等。素描及照片图:这类图占总图数的32%这种图尽量保持了某种地理事物全部或局部的本来特色,比较直观,有真实感。它一般反映了某种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或该地理事物与环境间的关系。结构统计图:这种图用统计法反映了事物的结构组成、比例关系,可使学生较清晰地理解事物的数量与质量关系。专业知识地图。这种插图专业性、综合性强,具有明显的空间概念特征,其突出作用是从地图专业知识的角度出发,反映了某地理事物的具体特征或规律。

课余插图在现代地理教学中有哪些作用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五种作用:

1、阐明原理。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有一套严密的科学体系的日趋完善的基本理论。我们只有通过课本插图的教学,才能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掌握这些理论和原理,并运用这些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一般一事一图或多图,论理强。比如“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交角”图,“地球公转示意”图,“阳光的直射与斜射”图,“北纬40度地区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图等插图。这幅图式言简意赅有助于学生明了地理原理,

2、揭示规律。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大到天球上的各类天体,小到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物之间,总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它们的形成和演变具有一定规律性,其分布又具有不均衡性。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课本插图来揭示任何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运动、发展、变化和分布规律。例如:在讲述“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时就指导学生读“地球公转示意图”、“阳光直射和斜射”、“北纬40度地区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三幅图,并提出问题:“二分二至日各是哪一天”、“太阳在这四天分别直射在何处?”、“北纬40度地区在这四天中的太阳高度与日出时间有什么变化?”“北极圈内的昼夜长短有何不同?”问题提出后,由学生自由讨论。通过读图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发现二分二至日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之后又提出“这种变化对地面得到的热量有什么影响呢?”这时学生可能会恍然大悟的认识到这种变化会直接导致地面得到太阳热量的变化,最后教师总结出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一年中太阳高度、昼夜长短以及地面得到的光热变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季节变化,也就是说,地球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通过这样讲解,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有关地球公转的意义,开拓了他们的判断思维的领域,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

3、联系前后。地球上各种地理要素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任何地理事物的形成必然有一定的原因,它们的分布必然有一定的规律。因此,近几年多地地理试题在围绕课本插图提问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些问题图中虽然没有直接显示,但与图中内容有一定的联系,如“南美洲西海岸与北美洲西海岸相比,南美洲缺少哪几个气候带?简述其原因”。很显然,这道题问的是南美洲,但考生必须与北美洲西海岸的气候分布相比较后才能得出正确结论。然而,所提供的图中并没有显示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类型分布。又如七年级上册中给出了藏族的传统服装问“藏族同胞生活地区的气候特征是什么?产生的原因?

4.生动直观。由于学生的知识和思维能力有局限性,许多地理事物,地学原理必须通过“艺术加工”后,使其具体化、形象化,学生才能感知、理解、记忆,便于牢固掌握。八年级下册中的《埃及主要农业地带》图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图等问题。又如中国地理下册的《牦牛》一插图,也直观地给学生再现了一个活生生的牦牛形象;毛厚而长。可以卧雪御寒;体短身健,善于爬山负重,因而被称为“高原之舟”。

5.突出重点,插图专业性、综合性强。尽管编入课本的每一地理事物、地理现象、每个知识点都十分重要,但必究有主次之分。同时,也没有必要让学生将课本中每一地理事物、每个地理现象都牢牢记住。困此,地理教学必须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而课本插图就有这种功效,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分析课本中的每一幅插图搞清楚每个符号‘注记的深刻含义,学生就能大体掌这门学科的其本原理了。例如“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大陆的漂移”等图。

参考文献:

[1]《中国地图出版社》初中地理课本

猜你喜欢

课本原理事物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奇妙事物用心看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