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邪教与宗教中国化的关系

2016-04-20杨博文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邪教基督教本土化

杨博文

摘要:邪教不同于宗教,是一种利用宗教伪装自己、散布谣言、蛊惑群众,达到敛财、骗色、控制人心灵的目的的非法组织。邪教的传播与发展,与宗教中国化这种文化传统是分不开的。宗教中国化有着其独有的优势,可以使外来宗教加入中国元素,使宗教其更能够被中国民众接受,在中国更好地传播和发展。但是这种中国化为邪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邪教也以中国化的特征改头换面,大肆传播,危害社会。对此,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打击。

关键词:

近些年,身边的邪教猖獗,上至政府部门,下至平民百姓,都有邪教的影子。前几年的“全能神”,就是由赵占山创立,打着基督教的名义,假借“女基督”崇拜的名义,招摇撞骗,严重扰乱社会治安。成为国家稳定的一个顽疾。为什么邪教在当下的中国传播如此之快?这不得不提到中国的宗教传统和宗教现状,更不能脱离“宗教本土化”这一重要命题。可以说宗教中国化是邪教生根发芽的必要条件之一,也为邪教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一个环境和土壤。

一、中国的宗教传统与宗教的中国本土化

历史上,中国并未产生过亚伯拉罕一神教这样的宗教,本土的宗教只有道教和一些原始宗教。而道教的影响,不论是在民间还是在政府都不够强。首先,道教主张多深崇拜,而且因为道士主张炼丹养生,需要大量的经济支撑,所以其受众群体有限,千百年来民间信徒不多。其次,道教奉行黄老之学,于封建王朝大一统思想无益,在历朝历代崇尚道教的统治者也屈指可数。而中华文明却易于接受其他文化而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也可称之为本土化。最具有代表性的有两例:其一是自印度传入的佛教,在融合了儒学、道教之后开始本土化,逐渐产生了禅宗、净土宗等宗派,并传入日本,具有深远影响。其二是大乘佛教的密宗,传入西藏后与当地传统的苯教结合而形成藏传佛教(喇嘛教),成为今天藏族人民重要的精神支柱。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起初传入中国的时候,由于教义和中国的民间习俗相抵触,所以遇到了很多阻力。例如,基督教禁止偶像崇拜,一些极端的基督徒砸毁了家族的祠堂,烧毁了孔子画像,而这明显不利于宗教在中国的传播。而后,中华文明以其强大的包容能力接受了基督教。在中國的基督教也摒弃了其刻板教条的习俗,变得更加适于中国人信仰。今天,在河南、山东、安徽的广大农村,基督教也很有影响力,其定期的集会、互爱互助也增加了民众对其好感。因此,宗教本土化是宗教在中国得以生存一个重要条件。

二、宗教本土化与邪教

上文提到,中国没有一个占据统治地位的宗教,而且中华文明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并加以改造为自己所用。这种环境对于吸收容纳外来文化是很有益的,但同时,这种包容性和开放性也为邪教的产生于传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这两个环境尤为重要:1、中国没有占据统治地位的宗教。无神论者和无信仰的人群占据绝大多数,这就造成了一个结果:多数人对于宗教是陌生的、不熟悉的。这样,一些邪教假借佛教、基督教之名行骗,很多人对此毫无辨别能力。尤其是一些文化水平不高,上了年纪的老人,对于基督教和“全能神”是没有概念的。而像西方一些基督教为主的国家,人们对于基督教和邪教的区分能力就很强。2、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能力和接受能力。正因为我们中华文化易于改造其他文化,使之本土化,也为邪教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邪教可以光明正大地伪造、曲解宗教的教义和理论,使之更加迎合民众的心理。一些邪教就将耶稣基督打造成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救世主”,并将一些人污蔑为“恶魔”。这些在神学中看似荒谬的事件却在实际生活中屡次发生,与中华文化的这种特点密不可分。

三、正确对待宗教本土化和邪教

宗教和邪教具有本质区别,因此我们不能因为邪教的传播而误解宗教本土化。宗教本土化是外来宗教在中国适应传播的一个过程,是积极而有意义的,对于宗教本身和广大受教群众都有有好处的。而邪教团体是危害性极大的非法组织,每个人都应该抵御邪教,这两者一定要正确且区分对待。

对于宗教本土化,我们还是要给予支持鼓励。一方面,宗教有利于填补人们信仰中的空白。因为宗教不仅能够让人获得信仰和心灵的寄托,而且其教义中积极向善的一面还能够感化人、教育人,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对于国家来说,宗教也具有大的战略意义。在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流上,宗教是一个非常有力的纽带。中国的穆斯林就经常代表国家去加强与中东、北非地区的沟通和互访。在这里,伊斯兰教就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联系中国和外国友人的桥梁。因此,我们绝不能因为邪教的不良影响而干扰宗教本土化的进程,干扰到宗教活动的正常进行。在打击邪教势力的同时,很多人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将一些合法、正常的宗教也当成邪教而对待,伤害了信教群众的感情,这是值得我们高度注意的。

对于邪教,我们应该坚决抵制和反对。邪教假借宗教之名,招摇撞骗,甚至伤害无辜,危害极大。除此之外,形形色色的邪教经常伪装成基督教、佛教从事活动,也会伤害一些群众对基督教、佛教的感情,加深民众对宗教的误会,加剧教民冲突。对于宗教本身和普通群众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我们接受合法宗教的本土化,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宗教本土化,而没有底线地容许邪教利用宗教本土化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而要明辨是非、端正态度。

参考文献:

[1]吴东升.当代中国邪教信众的分析.江海学刊,2005.1

[2]安伦.基督宗教中国化的四个层面.中国民族报,2015年4月21日006版

[3]何秉松,廖斌.论当代邪教.法学评论,2003年第5期

[4]金宜久.三论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地方化和民族化.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5]陈焱,何其敏,试论外来宗教的中国化路向.宗教研究,2009年第4期

[6]牟家骥.我国新时期邪教问题研究.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6年5月第3期

[7]金刚,刘明华.中国化:外来宗教适应中国社会的表现形式.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

猜你喜欢

邪教基督教本土化
盘点2022年世界邪教劣行
远离邪教要幸福就要奋斗
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考与实践
明确路向,践行基督教中国化——以福建基督教为例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张健的传销邪教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种类型的“基督教哲学”
邪教与宗教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