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新疆阿勒泰地区地震构造特征

2016-04-20金璐蒋显忠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新疆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地区右旋

金璐 蒋显忠

摘要:针对新疆阿勒泰地区,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先介绍了阿勒泰地区区域地理位置、矿产分布及人口分布,然后从阿勒泰山西部地震构造特征、阿勒泰山东部地震构造及东、西准噶尔盆地北缘活动断裂叙述了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地震构造特征,以期为相关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疆阿勒泰地区;地震;构造;特征

1、阿勒泰地区简介

阿勒泰地处我国新疆地区的北部区域。它的西北部和俄罗斯及哈萨克斯坦紧邻,在东北部和蒙古相连,边境长度达1200多公里,区域面积约为118000平方公里,拥有人口数60余万人,该地区分布有约占总人口56%的回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尤以哈萨克族居多。阿勒泰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良好的成矿自然条件,矿种类别齐全、储量十分丰富是国家重要的黄金、有色金属、水晶宝石等矿产区。在阿勒泰地区已发现11矿种分84大类,铍、白云母、钾长石三种矿的探明储量稳居全国第一,矿产资源是阿勒泰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是今后着重带动开发阿勒泰地区重要手段。但目前依然存在着矿种勘探工作程度较低,能被开发利用的矿种不多,尚未充分发挥矿产资源自然优势。从矿床类型来看,拥有大型矿床31个,中型83个,小型113个。近几年的时间里,阿勒泰地区发生多次地震。从该地区地质历史演化来年,古生代的阿尔泰山地处处蒙古-西伯利亚板块和准噶尔-哈萨克斯坦板块的合成区域。在燕山运动后期,阿勒泰经历了多期次不同强度的构造活动。通过古风化壳和山间盆地沉积速率的分析,渐新世阿尔泰地区的构造活动开始加强,第四纪时期进一步加强,成为亚洲大陆内部一个规模宏大的活动构造带。构造带的宽度在大约200至300千米之间,长度在大约500至600千米之间,平均海拔2260m,许多山峰海拔超过4000m,总体为北西走向。

2、西部地震构造带特征

2.1康布铁堡断裂构造。康布铁断裂在阿尔泰市的东南部地区,断裂走向在310度至320度之间,断裂长度在80km以上。从地貌上来看,它是海拔1000至1200m台面与海拔1400至1600m台面的分界面断层,断层两盘垂直位错距大概为400m;断裂面非常清楚,有着清晰明显的线状泉水、跌水及陡坎分布,共有喇嘛昭和阿巴宫两个第四纪盆地。断裂具有右旋逆冲的性质,在距离阿巴宫西1.5km的地方,有多条新世晚期的冲沟右错距大约为90m;此外,还可以看到该断裂错断河流一级阶地,使阶地砾石层垂直位错1.4米,断层倾角在70度至80度之间,为一条全新世活动逆断层。

2.2冲乎尔断裂构造。该断裂在冲乎盆地的西部边缘,它在康布铁堡断裂和西部北北西向断裂中间形成一个过渡带。走向从北西西向转为北西向,是一个右旋逆走滑断层,其倾角在70度至80度之间。东南区域是1000至1100米台面和1200至1400米台面之间的分界面;西北段断裂走向平直,两盘垂距离在200m左右,为1350至1400米台面与1550至1600米台面之间的分界面。位于东侧的托斯特曼,冲沟和河流二级阶地向右旋走约120米,一级阶地的位移大约为30米。位于北西西向断裂和北北西向断裂之间。局部断裂段落在第四纪产生过明显活动,产状普遍较陡,有明显的右旋走滑逆冲特征。

2.3海琉滩-盐池断裂构造。海琉滩-盐池断裂北起海琉滩盆地,南经冲乎盆地西缘至阿尔泰山前盐池北;中北段走向为345度;南段逐渐转向约320度,和北西西向断裂重合,长度为80km。断裂的倾向为北东,倾角在65°度至75°之间,北部区域主要以右旋滑运动占主导,产生了海琉滩和冲乎第四纪盆地。冲乎盆地的盆地面比西部山地一级台面低400m左右。冲乎盆地的西部边缘俄罗斯哈啦可以见到该断裂的剖面。在盆地南部七千米处,河流与断裂的错距为720米左右。中部主要发育有右旋的走滑运动,河流的最大错距离量为750至1000米之间。南段断裂慢慢转变成右旋逆冲运动。布尔津县盐池以北的达斯特,河流的右错距离是350m,小冲沟及河流一级阶也有不同程度的右错。海琉滩-盐池断裂在全新世时期出现过好几次的快错动事件,破裂长度在大于50千米,从航拍卫星照片上面可以看到一条清楚的略带弧形的地震破裂带。

3、阿勒泰东部地震断裂带构造

3.1可可托海—二台断裂构造。可可托海一二台断裂位于阿尔泰山西南坡的富蕴、青河县境内,起始为富蕴县大桥林场,北经可可托海、吐尔洪盆地的西翼,沿阿尔泰山向南延伸,地跨乌伦古河,整体走为北西,长度在190 km左右。由11条比较次级的断层组合而成,为右旋走滑的逆断层。自全新世以来该断裂具有较强的活动,富蕴县白杨沟一级阶地垂直错距在2.0-2.5米之间,推算出断裂在新世末后的平均垂直活动速率为0.91±0.08mm/a,二台断裂带右旋走滑速率在1.78±0.13 mm/a左右,不同时期的平均右旋走滑速率为4.29±0.17mm/a。

3.2玛因鄂博断裂构造。断裂西区与可可托海—二台有一定的交合,从东南部延展进入蒙古共和国境内,长度约为100千米,呈波状弯曲,走向约300°,倾向为北东,倾角在60度至80度之间,为右旋走滑逆断层。于华力西期形成,断裂两侧岩石已遭破碎。该断裂是额尔齐斯断裂东南部的延伸,可可托海—二台断裂于后期构造形成。在1931年富蕴8级地震震中出现在玛因鄂博断裂西北地段,断裂带沿玛因鄂博断裂有较大的分布,地震形变带长约14公里。后经探槽开挖研究表明,新世以来发生过3次古地震事件,由此可知古地震的复发周期约为2800年。

4、准噶尔盆地北部断裂构造

该断裂带位于阿尔泰山地区的南部区域,断裂带的南部为准噶尔盆地。大型的区域性活动断裂主要发育在西准噶尔山地内,断裂走向为北东向,其发育规模较大,历史较长,北倾向断面较多,有很好的继承发育特点,在断裂区域发生过中强地震,其地震构造带主要有:托里断裂和达尔布特断裂。东准噶尔盆地北缘活动断裂与西准噶尔盆地北缘断裂不同,大部分的断裂沿山间盆地较发育,其走向多为北西向,且向北倾斜,活动程度比较新,主导了断陷盆地的边界,从航拍卫星图片上可以看出具有十分清晰的线性影像。

参考文献:

[1]陳建波.新疆地震构造特征研究[D].兰州: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08.

[2]邓振球等.新疆地球物理场特征[J].新疆地质,1992,10(3):233-243.

猜你喜欢

新疆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地区右旋
基于国家战略的新疆阿勒泰地区冬季运动发展途径研究
新疆阿勒泰地区矿产资源开采潜力分析
新疆阿勒泰地区392例妊娠合并贫血临床分析及干预措施
新疆阿勒泰地区垂直带草地监测与往年同期对比分析
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民俗文化的研究
右旋美托咪定静脉泵注治疗麻醉诱导后阴茎勃起的效果分析
右旋美托咪啶增强局麻药对坐骨神经的阻滞作用
阿勒泰地区1961-2007年夏季平均最高气温及高温日数变化特征
阿勒泰地区冬季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对右旋龙脑性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