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国企党务公开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2016-04-20梁以柠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对策探讨国有企业

梁以柠

摘 要:新时期加强党务公开工作,不仅关系到国有企业党员权利是否得到保障、党的监督工作能否得以深入,还和企业的生存发展有密切关系。本文详细阐述了国有企业实行党务公开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务公开;对策探讨

一、当前国有企业实行党务公开工作的现状

(一)国企党务公开内容的目录已经提出,但不够全面

党务公开内容目录主要为:一是公开的多为一般性事务,而对于职工迫切关心的事务公开较少;二是公开的工作过程和政策依据较少,取而代之的是多以结果的形式公开;三是公开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不足少,多公开亮点和做出的成绩。

(二)国企党务公开相关的制度已经制定,但不够系统

主要体现在:(1)相应的制度办法在有的单位尚未建立,只是按照往常惯例公开。(2)虽然有些单位已经建立起了相应的制度办法,但是由于一些配套办法、保障措施的缺少,使其操作性并不强,仅仅流于形式。(3)在公开一些重大事项时,也没有制定有关的制度和规范,其责任主体并不清晰,程序也不明确,导致了工作的推进力度仍不够。

(三)国企党务公开的形式、范围和时限已经规定,但不够具体

党务公开的形式:党务以党员大会、职工大会、中层干部会、党委会等的会议形式公开,但并不清晰;党务公开的范围:党务公开的范围是党内外,但并没有将公开的每一项内容具体到哪一级,还有哪一个群体;党务公开的时限:党务公开的时限是定期公开,但公开一次的时间间隔是多长,及时公开是在事情发生的当天公开,还是几天之内公开,这些规定并不具体和详细,实际操作比较随意。

(四)国企开展了一系列的党务公开工作,但不够规范

这些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一是不规范的公开审批程序,审批人或是分管书记、或是党委书记,或是业务主管的领导,各不相同,审批工作应该由统一的党务公开领导小组来负责;二是党务公开的实施主体也不规范,党务公开的部门一般是主办和掌握情况多的部门,而不是统一公开或发布信息的责任部门;三是公开的形式和内容也不规范,有的是随意贴在宣传栏或墙上,有的还没有落款和盖章,内容上也是有的详细、有的简略,很不规范。

(五)加强了对国企党务公开的宣传和学习,但不够深入

目前,中央也加强了党务公开的宣传和学习工作,但是党务公开并没有制定像政务公开那样的条例,相关的一些规定也只是散见于各种文件之中,比较规范的规定也只是在行业中出现,对于相关理论的研究和探讨也并不深入。

二、国有企业在推进党务公开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务公开工作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晰

部分党员干部认为,党务公开其实就是“限制自由”,使很多企业不愿也不敢公开;部分认为党务公开应该缓慢进行,“事缓则圆”,等中央或者国资委的实施细则出来后再推进党务公开也未尝不可;部分认为,党务公开是党内部的事情,没有必要进行公开,企业里由厂务公开就足够了;还有的认为,党务公开只是形式主义,没有必要太过较真等。

(二)少数党员在开展党务公开工作方面的主体意识还不够强

近几年来,党员的主体意识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水平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受到一些机制、体制的影响,一些党员对民主的要求也不高。尤其对于一些个别的基层工人党员,由于没有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因此不积极参加党内事务、民主生活,表现出一副“事若不关己,吾就高高挂起”的政治冷淡主义的“嘴脸”,妨碍或阻滞了党务公开工作的推进进程。

(三)多数员工对党务公开的需求和工作现状之间的矛盾

近年,伴随着多数党员员工民主和主体意识的进一步提高,党员员工越来越关心党内公开的事务,与此同时对党务公开的需要也越来越强烈。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大部分的国有企业都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文件,这些文件明确做出了对党务公开事项的相关规定,但由于存在较多问题,如:公开的内容比较单一、事项不统一、对于党员员工真正关心事项的公开不够等,使得党员员工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四)国企党务公开缺少有效的体制与机制保障。

党务公开只有触及或涉及到一些深层的问题,才能深入推进,然而党务公开一旦涉及到深层次问题,其公开的难度也必然加大。但在一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对党务的公开在很大程度上由领导人的民主意识与管理理念决定,其对党务公开的统筹考虑比较少,缺少强有力的体制与机制保障。

三、国有企业推进党务公开的对策探讨

(一)对于党务公开的内容要准确界定

根据国企党组织的内在关系、固有属性,依照条块、类别、项目来准确确定公开内容。只要是不涉及到党和国家以及企业商业机密的事项,其他事项如:党组织内的各项法规需要公开的内容,企业党员员工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企业重大事项,还有那些容易滋生腐败和引发上(信)访的事项等,都要争取予以真实、全面、及时、详细地公开。

(二)对于党务公开的形式要不断创新

应该准确的掌握党务公开的个性特点与共性要求,在设定公开形式时应该坚持灵活多样、因地制宜和简便实用的科学原则,同时做到多种方法相互补充、相互融合与相互促进,使党员公开的覆盖面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大,党员群众的参与率得到广泛提高,党务公开的可操作性、针对性、实效性得到显著提高。只有不断创新、改进方法,才能使党务公开“生机勃勃”。

(三)对于党务公开的程序要严格规范

国企党务公开首先要遵守严格规范的程序:一是遵守“提出、审核、公开、处理、反馈”的办理程序;二是制定责任明确、规范有序和审批严格的公开程序。其次还要坚持由部门提议,党委来审定并且专人实施的公开步骤,形成有章可循的一整套步骤;最后要及时作总结,定期进行讲评,并且还要根据需要做适当调整,同时党员领导干部还要加强对党务公开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使其运行更加顺畅和高效。

参考文献:

[1]梁武军.国企党务公开工作现状及对策[J].石油政工研究, 2010,06:34-36.

[1]刘占库,龙元清.国有企业党务公开工作探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3:18-20.

猜你喜欢

对策探讨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国有企业利润保持稳步增长
国有企业利润保持稳步增长
小学体育足球训练的问题与对策
共同物流视角下提高生鲜农产品物流效率的对策探讨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冲击及其对策探讨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