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5N6不是新病毒

2016-04-20

发明与创新 2016年7期
关键词:活禽禽类分型



H5N6不是新病毒

在经历了H5N1、H7N9禽流感后,最近浙江、广东等地相继出现了H5N6禽流感病毒。相比H5N1、H7N9禽流感病毒,公众对H5N6还略感陌生。有专家解释说,H5N6是H5N1禽流感病毒与H6N6禽流感病毒重配后产生的一个“儿子”,它几乎继承了H5N1禽流感病毒的所有特点,只是散发的偶发病例,没有有效的人传人现象。

症状与其他流感相同

H5N6发病症状和其他流感雷同,伴有高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感染的潜伏期多为7天之内。发病后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临床症状表现为流涕、鼻塞、咽痛等,均有发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

由于H5N6有着普通流感的症状,两者该如何进行诊断、区分?对此,北京朝阳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于晓敏解释说,通过流感病毒检测试纸和PCR检测,能在两到三小时内检测出流感病毒的分型,如果患者不在季节性流感分型内,且症状严重,同时有禽类接触史,就要高度怀疑感染禽流感,需要到市级或国家级疾控中心检测是否感染H5N6禽流感病毒。

不会人际传播

从最初使大家“谈禽色变”的H7N9,到目前的H5N6,在传播途径上来看,都是禽传人。这个传播途径已有大量科学依据来证实。因此,虽然禽流感的病死率很高,对于个体非常危险,但对于群体来说仍不必恐慌。因为它不像甲型H1N1流感,人与人之间传播非常有效。

人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H5N6禽流感病毒而感染,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或直接接触病毒感染。因此,专家建议在防范方法上,公众要注意个人卫生,尽量不要与活禽、病死禽类接触,远离涉禽环境,相关禽类从业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

应注意防范及时就医

对于H5N6禽流感的治疗,“虽有特效药奥司他韦,但最好在36小时之内使用,不要超过48小时,超过这个时间,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首席专家何剑峰表示,患者一般是发病5天~10天后,病情严重了才到医院就诊,这时已失去诊疗的先机,一般出现高热和呼吸困难,应第一时间就医。

另外专家还提醒,体弱、有基础病的人群感染风险较高,当中又以年龄超过50岁的老者最高危。建议凡是有基础病的老人、孕妇、小孩,尽量少去市场。这类人出入农贸市场与活禽有直接接触的,并出现发烧、咳嗽、肌肉酸痛等症状的,应当高度警惕,尽早就医。(据科技日报、光明日报)※

猜你喜欢

活禽禽类分型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东兴市活禽市场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
冬季禽类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措施
影响禽类养殖的不利因素及措施
禽类呼吸道疾病防治措施
CT在早期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临床分型的应用
解除美国禽类产品进口限制
上海大年初一起季节性暂停活禽交易
复杂分型面的分型技巧
浙江活禽市场将不卖“活禽”须宰杀后交付购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