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方法

2016-04-19李秀芝

关键词:学习效果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李秀芝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技术成为社会成员争相学习的内容,这就使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师面临一个问题,即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资源,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传统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无非是课堂上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演示、然后学生上机操作。结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乐观,反应快的学生教师还没有讲完,他就会操作了;反应较慢的学生还没有弄清楚你在讲什么。这种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致使课堂教学沉闷、缺乏生气与乐趣,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应随着技术的发展进行变革和创新。

【关键字】信息技术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77-01

现就本人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下看法:

一、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高中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要从以前的只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习过程。教学内容合理设计体现在,要根据教学大纲以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为本,设计基于教学实际和学生个性发展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能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想,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1、重视教材但也要不断地拓展课外知识

教学本身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本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每一门学科的教材只是一个知识的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进一步 地挖掘和创造。

特别是信息技术快速更新的时代,教师在教学信息 技术时更不能够完全依赖于课本,课本中的知识毕竟有限,教材也应不断更新,需要根据学生的需要通过组 织各种活动对课本知识进行调整和重组,适当地增减课本的内容, 并传授给学生一些课本上新的信息动态和研究成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工具软件,进行拓宽知识面教学,让学生学习最新知识和技能。

2、教学内容趣味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学生才爱学,乐学。教学中侧重实用创作而避免教条式的说教,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例题、任务的选择要有趣并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选择灵活风趣的语言,避免呆板的照本宣科,尽量把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感觉理论其实并不枯燥;问题的设问尽量有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深入研究的兴趣。

二、优化教学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是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新课标指出,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应根据实际需要与可能,灵活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

1、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法

“任务驱动”是指教学全过程中,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造性、操作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这一教学法既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也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置问题,自主学习

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依靠教师,而实践操作却很大部分需要学生自行解决,在教学中设置相关任务,通过自主操作、集体讨论,解决问题,这是信息技术课教学常用的方法。例如在Word文字处理综合练习时,可以提前给学生准备好一篇文章,设置相关问题,如标题的排版,文字的修改,段落的连接,分段,段落调整,调整字间距和行间距等等问题,让学生通过上机,依靠自己或集体力量,自行讨论解决任务。这种方法更能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鼓励学生思考,拓展创造性思维

虽然很多计算机知识看上去是“死”的,但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确是一门高速发展变化的学科,创新是其改革前进的灵魂。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树立创新教育的思想,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活动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能力。一方面,教师需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因为创造从问题开始;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通过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引导的时候要注意启发他们的辩证创造思维,保持思维的相对性与求真性,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在实践练习过程中,最好不要用一样的题目,可以提供一个范围的框架,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发挥,自己去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比如让学生用word设计书目,什么样的页眉页脚,什么样的版式版花,都由学生自己去决定。计算机教师应该把教学活动当作一种文化的渗透熏陶,让学生产生自觉自主学习的意愿,这样才有可能开发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教师对学生的习作首先要进行肯定,然后鼓励他们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向新的角度思考,拓展创造性的思维,学以致用,学以创新。计算机教学,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成为“我要学”的生力军,激励他们自主思考,发挥出潜在的创造力。

四、设计灵活的、人性化的、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

新的课程改革标准要求信息技术教学能够从知识、技能、过程、 方法、情感观和价值观的维度,提高学生的综合信息素质。新的信息技术改革标准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这种评价 除了对教学过程及学习效果的评价外,还需要重视对信息和信息活 动过程的评价,这是一种对学生判断能力的培养。在这种要求之下, 教师面临着怎样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怎样教学生正确 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学习效果的问题。然而,在实 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这一评价的理解并不是很透彻,或有的 教师直接不考虑过程评价。这种倾向于总结的评价机制,往往造成 信息技术教师把信息课上成一种培训技能课,从而不能达到新课改的要求。 所以, 信息技术教师在设计教学评价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思想维 度,合理地设计课程评价体系,从而真正地检验教学是否达到了预 期的效果。在传统的信息教学评价中不能过分地重视学生的甄别, 而应以新的课程标准,求评价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原则,通 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 情,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实践,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即评价要 重激励、重发展、重能力。

总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是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之多,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精心组织教学,大胆的、创造性的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探索,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正涛.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04)

[2]张成红.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科技信息,2010(6)

[3]吕红莲.新课程改革后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认识[J].新课程学习(下),2010(9)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