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2016-04-19冯琼英

关键词:艺术性语文课堂课堂教学

冯琼英

【摘要】课堂教学的目的是教给学生知识,艺术性作为学生喜欢的教学手段应高度重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让艺术性与科学性完美结合,让艺术与科学相伴而行,相得益彰,互放光彩。

【关键词】语文课堂 课堂教学 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35-02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注重使用艺术性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步骤的实施畅通无阻。因此,艺术化的语文教学是当代语文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

一、教学用语的艺术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言的运用至关重要。教师的课堂教学用语,不仅要讲究规范、形象、生动,还要体现尊重、体谅和坦诚。例如:在提问的时候,应多用开放或试探性的语言。可以说:“文章中同学们最喜欢哪一个人物?为什么?”“同学们有些什么感受?”这样学生的回答就不仅局限于“是”、“不是”,“有”、“没有”,从而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问:“老师很想知道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比直接问“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想法”,学生更容易接受。又如,在引导的时候,应多用鼓励或协商的语言。可以说:“同学们讲得很好,但答案不会是固定的一种,大家各抒己见,说错了没关系。”“我与同学们商量一下,刚才用的这个词能不能换一个呢?换一个也许更恰当。”要尽可能避免批评和责备的语言。再如在点评的时候,应多用赞扬或肯定的语言,可以说:“这几点概括得多好啊!这位同学很会读书,大家要向他学习。”“这个问题虽难了点,但他的回答正确,我们为他鼓掌。”这些富有情感性、艺术性的教学用语有效地改善了小学生的学习态度,使教学步骤的实施畅通无阻。

二、板书语言的艺术性。

近几年来,虽然多媒体在教学中已广泛运用,但是要讲好一堂语文课,只靠多媒体往往还不够,还必须重视板书语言。实践也证明,没有板书的课是不完整的课,是要影响教学效果的。

1、要发挥板书的作用。板书在授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突出教学重点。详尽的板书能展示授课内容的整体纲要,突出授课的重点和难点,理清整课内容的脉络系统,了解总体结构和相互衔接,有利于学生的连贯思维。二是能加快授课内容的消化。通过板书,能使学生看清听明,便于做课堂笔记,掌握讲课重点,加深理解和印象,更好地消化讲课内容。三是提高授课的准确性。有些生字、生词、音同字不同的字、词,有些古典语言、专业性强的术语,有些以口头解释易产生歧义的语句等,都可以通过板书让学生看懂原有的本意,避免出现理解上的偏差。为此,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板书。

2、要掌握板书的方法。板书一般分为详写、略写、画图三种方法。详写,即对讲课的课题、文章主要结构及线索、重要的字、词语、人物等要详写,显示出讲课的大致轮廓,这样既便于讲解,也便于学生记笔记和消化。略写,只写章、节的标题和个别重点词句,具体靠口头语言的表述。画图,根据讲课内容的需要画草图。课堂上画图要快,简明扼要,大致相像就可以了,不要求过于逼真。画图一般都与文字相配合,效果会更好一些。

3、要规范板书的内容。板书要简洁、醒目、规范。规范化的板书,应力求做到书写流畅,字迹工整;精心设计,合理布局;层次清楚,突出重点。

三、作业设计的艺术性。

说到了课堂结构,很自然的就联系到了作业设置。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消化、运用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精心设计的作业,对发展智力、培养创造才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在如何布置学生作业的问题上,普遍存在两个弊端,一是数量多,学生负担重;二是纯知识的机械性的作业多,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我一般从知识与能力的结合上来设计学生的作业,一般说来,我比较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1、灵活性。很多字词如果只是让学生读几遍、抄几遍,就没有多大作用,应该根据词语特点进行各有侧重的训练,有的重在读准字音,有的重在比较中掌握字形词义,有的重在理解中运用等。

2、阶段性。小学有低、中、高三个阶段,一个学期也有初期、期中、期末三个阶段。作业设计也应有阶段性,不要总是“老面孔”,要有变化和发展。

3、综合性。例如我现在任教的是中年级语文课程,在作业的布置上注重了综合性的能力训练,比如我在学习了祖国山河这一部分后,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搜集祖国壮丽山河的资料办一期手抄报,这样既锻炼了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又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整合成一个有审美价值的作品呈现在大家面前。

4、趣味性。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一样,也应该讲究趣味性,要让学生爱做作业,而不是把做作业看成是一种枯燥无味的负担。例如多布置一些观察日记、手抄报、贺卡等形式的作业,一改往日作业的枯燥乏味,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完成。

四、调节课堂气氛的艺术性。

教师可以创设情景调节课堂气氛,以表演渲染课堂气氛,赞许学生积极提出问题,把微笑带进课堂,师生互动缓和课堂气氛。只有调节好课堂气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值得一提的是,在努力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还要注意维持课堂纪律,避免因个别学生违纪而影响了教学效果。而且教师在上课前应有良好稳定的情绪,尽快进入讲课的角色,才能形成轻松活跃的气氛。学生应该认真地配合老师的教学,融入到教师的教学中去,跟着教师一起体会与文章相关的各种情感,并在适当的时候举手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这样,同学与同学之间,老师与同学之间,不管是情感、还是思想都能够实现相互的感染与冲击。老师的教学将会充满激情,这对学生而言就是一场视听盛宴了!总之,语文不是背出来的,是感和悟出来的,所以,先跟着书中人物和老师一起,或喜或悲,然后慢慢就知道悟了,课堂也会因为你对语文课的挚爱而生动无比。

总之,课堂教学的目的是教给学生知识,艺术性作为学生喜欢的教学手段应高度重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让艺术性与科学性完美结合,让艺术与科学相伴而行,相得益彰,互放光彩。

参考文献:

[1]高颖;;浅谈小学语文习作训练[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杨月乔;;《妈妈睡了》教学设计[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一届教学设计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黄琳洁;;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对话[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猜你喜欢

艺术性语文课堂课堂教学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论电视新闻的艺术性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握电视编辑的艺术性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