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护母亲河》主题活动设计

2016-04-19李纲

关键词:母亲河沙盘泥土

李纲

【摘要】“环境”对教学活动的成功起着奠基作用。全国上下都在呼吁保护母亲河行动,这是大环境。 抓住这一富有时代感和挑战性的题材, 围绕着体现幼儿的“六性”, 重注幼儿自身的探索与研究,使孩子们学习的动力源源不断。互动中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同时,其感情、道德、创造、审美也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与满足。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26-002

一、主题来源

人与自然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环保意识必须从娃娃抓起根据意大利瑞吉欧的经验,教育应重视儿童自身的探索和研究活动确立了《母亲河的故事》的教育主题,《保护母亲河 奉献一份爱》是其中的分支教学活动。在孩子们懵懵懂懂的眼神中,我敏锐地抓住这一富有时代感和挑战性的题材,始终围绕着体现幼儿的“六性”,即生活性、挑战性、共生意识性、主动性、互动性、整合性,重注幼儿自身的探索与研究,使孩子们学习的动力源源不断。

二、主题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了解黄河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理解树木与水土流失之间的关系。

三、主题结构网络图

四、主题活动设计

活动设计(一) 伟大的黄河

活动目标:

1、通过一些课件和图片了解黄河的知识

2、让幼儿知道要学会保护环境

活动准备:

1、让幼儿了解有关黄河的知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黄河的含沙量居世界之最等。

2、带领幼儿积攒一些废品,如报纸、饮料罐等。

3、准备教具:录像带《伟大的黄河》

活动过程:

1、观看录像,激发幼儿热爱黄河的情感和保护黄河的决心。

(1)录像《伟大的黄河》

引导幼儿回忆已学过的有关黄河的知识,感受到母亲河的雄壮美;通过欣赏祖先时代黄河的地肥水美、绿树成荫、人们在船上悠闲地捕鱼等画面,激发幼儿体验我们祖先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幸福快乐。

2、捐种树木,为黄河献出一份爱。

老师:我们的母亲河正在受难,很多大哥哥、大姐姐都行动起来了,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呢?

(1)“爱心箱”活动。

老师主动奉献爱心:五元钱一颗树,二百元钱一亩林,老师捐种十棵树,希望我们的母亲河不再难受。鼓励幼儿回家与父母商量。

(2)“省钱”活动。

引导幼儿说出少吃一次肯德基,少买一个玩具,少穿一件新衣,少作一次的士等。

(3)“废品收集箱”活动。

出示“废品收集箱”。引导幼儿收集废报纸、饮料罐等卖钱,捐钱种树。

活动延伸:

老师要教育幼儿爱护大自然,要从保护环境做起,请幼儿把这段时间积攒的废品丢入收集箱。

活动设计(二) 现在的黄河现状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黄河现状,引导幼儿珍爱每一颗树木。

2、让幼儿了解砍伐树木对生态的影响。

活动准备:

1、准备教具:录像带《黄河的现状》;大型沙盘。

2、学具:枯树叶、树枝若干;彩色图纸等。

活动过程:

1、幼儿观看录像:《黄河的现状》

老师:现在生活在黄河岸边的人越来越少了,这是因为我们的母亲河了,它为什么会变呢?

幼儿看录像:人们任意砍伐树木,泥土流入黄河,最后发洪水,造成水灾。引导幼儿说出造成水灾的原因-----砍树,使幼儿了解到砍树对生态的恶劣影响,明白人与自然密不可分,人类首先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大自然才会爱我们。

2、通过实物和投影,帮助幼儿理解树木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1)利用大型沙盘制作的黄河模型,演示水与泥土的关系。

(2)请幼儿动手操作,往光秃秃的“黄河”岸边倒入水,观察泥土随着水慢慢地流失,感受水与泥土的关系。

老师与幼儿归纳小结:水倒的越快越猛,泥土流走得越快越多。

(3)利用投影教学片《树根、泥土与河流的关系》帮助幼儿理解水土流失现象。

幼儿观看投影教学片。教师和幼儿边观看投影边总结树根与泥土、泥土与河流之间的关系:砍了树,泥土就会被冲掉,我们把这种现象叫“水土流失”。

请幼儿说说“为什么没有了树,容易发生水灾”,进一步巩固、强化幼儿关于水土流失的经验。

(4)为黄河“种树”。

老师:为了减少水土流失,避免水灾,我们应该在黄河边干什么?(种树)

利用活动区中的六个沙盘进行分组教学:能力强的幼儿,用彩色纸做立体小树,并在沙盘上种植;能力中等的幼儿,利用枯树枝和树叶做小树,并在沙盘上种植;能力差的幼儿,用做好了的小树直接种植。

鼓励幼儿,种好“树”后,教师和幼儿一起在“黄河”边合影留念。

活动延伸:

在区角活动中,引导幼儿在中国地图上找到黄河方位(从青藏高原流出,注入渤海),请幼儿在小地图中画黄河。

活动设计(三)保护树木

活动目标:

1、萌发爱护树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感知树木被损坏的严重后果

3、能运用已积累的知识经验设计环保标志

活动准备:

1、同爸爸妈妈一起查找有关树木的资料或图片。

2、布置“郊外”场景;磁带、多媒体课件、幼儿作画用品及一些废旧材料。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游戏的形式,组织幼儿到活动场地

1、师:让我们一起开着“幸福快车”去郊外吧! (放音乐“郊游”,幼儿同老师一起唱着歌去“郊外”)

2、幼儿观看配班教师的舞蹈表演“小鸟找家”,提问:小鸟在干什么?

(二)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讲述故事“小鸟和大树”

提问:

1、小鸟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

2、当小鸟从南方飞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3、它的树朋友到哪里去了?

4、树木被砍伐了会带来什么危害?

小结:树木被砍伐就不能净化空气,空气就不新鲜了;小鸟们就没有家了;容易发生水灾、旱灾;会出现沙尘暴。

(三)怎样保护我们的树朋友

1、组织幼儿互相讨论。

2、小结: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保护树木要靠大家来完成,为了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我们国家就将每年的3月12日做为中国植树节。

(四)分组设计环保标志,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利用已有的废旧材料制作立体的标志。

结束后把设计好的标志投放到需要的地方。

活动延伸:

1、周末组织幼儿和家长参加植树活动,开展“我与小树一起长大”的爱树活动。

2、在园内开辟种植园地,开展种植活动。

五、主题评述

《保护母亲河》它凝聚了老师的心血、爱心和智慧,体现了教学艺术环保是21世纪的重大课题,环保意识要从娃娃抓起。活动自始至终吸引幼儿,很自然地把幼儿推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在整个活动中,教师亲切得体的教态,对孩子和大自然倾注的满腔真情,淳朴自然、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的语言,使整个教学活动更显完美。因此,也使我深深地体验到“环境是可以说话的”,“环境是为教学服务的”。

参考文献:

[1]李新立,《我们的祖国》, 明天出版社,2011年出版。

[2]马里兰,《幼儿园活动指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

[3]米莲志,《只有一个地球》,吉林人民出版社,于1997年12月出版

猜你喜欢

母亲河沙盘泥土
泥土
沙盘活动设计、实施和反思——以武夷山一中沙盘活动开展为例
我爱你母亲河
翻开一块泥土
浅析供应链管理沙盘模拟在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