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思与突破

2016-04-19童亚丹

关键词:父爱背影情感

童亚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92-02

《背影》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上次上《背影》,是在三年以前。那一次我把体会父亲对儿子的爱作为教学的重点,望父买橘那一部分是重中之重。还播放了刘和刚的音乐视频《父亲》来渲染气氛,让学生理解父爱的伟大。那堂课上完之后,我很不满意。首先,老师的准备不充分,对文本的理解也是浅尝辄止。第二,老师的讲述过多,没有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导致课堂气氛沉闷。第三,没有指导学生好好朗读文中的精彩内容。总而言之,那是一次很不成功的课,留下了太多遗憾。

三年之后,为了上好《背影》,我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清华附中王君老师的文本解读—《生之苦痛与爱之艰难》和她的《背影》课堂实录给了我很多启发,我甚至把她的一些课堂环节直接借鉴了过来。有了这样精心地准备,我带着自信走进了课堂。上完了《背影》,不能说好,但跟三年前的那堂课相比,自己感觉已经有了突破。

突破之一,情感酝酿充足。在听完孙道临富有感染力的朗读后,孩子们沉浸在笼罩全文的悲伤中。为了体会这种悲伤,我安排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让学生观察这样一张图片,并提问

第一问:这是一个怎样的背影?用一两个词语表明这个背影的特征。老师给出提示,可从体态、年龄等方面考虑。

学生的答案有:这是一个肥胖的背影;这是一个佝偻的背影;这是一个年迈的背影;这是一个沧桑的背影。

第二问:这个背影给你怎样的感受?用这样的句式说话,“这是一个让人( ) 的背影”。

学生的答案有:这是一个让人难过的背影;这是一个让人伤心的背影。

第三问:看到这个背影,你会联想到这位父亲的哪些经历?联系全文作答。

学生的答案:父亲借钱办了丧事;父亲没了工作;父亲年轻时干了很多大事,如今生活却陷入了窘境。

学生回答之后,再出示以下资料:

本文记叙的是1917年的事。那年冬天,作者的祖母死了,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的作者的父亲朱鸿钧也被解除了职务。朱鸿钧没有积蓄,两手空空,还欠下五百元外债,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读书,得到祖母去世的噩耗,便从北京赶到徐州,同父亲一道奔丧回家,到了扬州,父亲将金银首饰都拿出来,又当了一件狐皮袍,才还上欠债。又借钱办了丧事。办完丧事,作者回北京念书,朱鸿钧到南京找工作,父子二人便在浦口车站依依惜别。

第四问:父亲的背是被什么压弯的?

学生的答案:父亲的背是被生活的压力压弯的。

有了这一环节充足的情感酝酿,学生才更能被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感动。

突破之二,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情感。

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必须在朗读中加深印象,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在学生朗读之前,我做了这样的提醒:

在朗读时,你要想到,这是一位刚刚失去老母的父亲,这是一位已经失业的父亲,这是一位欠有外债的父亲,这还是一位对未来感到迷茫的父亲。

这样的提醒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在艰难的人世中这份父爱的可贵,正因为难,才使这父爱有了一份感人的力量。

学生自由读、抽读、老师范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

各种读之后,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已深深嵌入学生的脑海里。

读完之后,通过品味的动词的表达效果来体会其中的情感就水到渠成了。

突破之三,在写句训练中体会父爱的内涵。

根据望父买橘的内容,我写出了这样的句子作为示范:

父亲的爱就是那个爬月台的背影,那么迟缓,那么艰难,让人心酸,让人落泪。

然后,我要求学生在下面四处内容中任选一处,以“父亲的爱”开头写几句 话,来表达父爱的内涵。

1、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2、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3、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4、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学生的答案(我作了一些润色):

父亲的爱是那句“天无绝人之路”的安慰,即使内心异常难过,也要把坚强的信念传递。

父亲的爱是那件父亲亲手做的紫毛大衣,不上档次,却能温暖我的心。

父亲的爱是扑扑泥土的故作轻松,苦了自己,还那么心满意足。

这样的训练,能促使学生深入地去研读课文,更好地去理解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情感。虽有难度,但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宜提倡。

再上《背影》,少了三年前的生涩,多了一份从容。我想这应该是岁月叠加,阅读沉淀的结果吧。

不断反思,不断学习,最终才能突破自我,超越自我。这是我的切身体会。

猜你喜欢

父爱背影情感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两个背影
不要让父爱成为等待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你给我留下了背影
背影
父爱如山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