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思考

2016-04-19张铁松

关键词:教学模式发展教育

张铁松

【摘要】为培养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必须构建新型教学模式,而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确立学生认知主体地位、分别运用具体环境的多种具体教学模式。

【关键词】教育创新 多媒体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38-01

新世纪的中国职业教育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姿态开拓求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然而,对于如何更好的完成未来中国技术人才培养的使命,中国职业教育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教学模式的改革

国家要发展,民族要振兴,教育是关键。唯有培养一代创新人才,中华民族才有生生不息的国际竞争力。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不管是工业、农业,不管是教育、文化等等,都需要创新,所以国际竞争本质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创新成了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国内来说,也需要强调教育创新。教育创新的实质是教学模式的创新。

2、传统教学模式制约了教育的发展

现代的教学基本上沿用传统“灌输式”,“填鸭式”和“一言堂”等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把课讲得很系统、严密、透彻,学生也可能全听懂了,但到了具体操作、应用却束手无策。这种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强化训练,而忽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而教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才是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因此忽视能力培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3、教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面对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到来,我们的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正在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新“中心论”的本质在于体现教育满足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需求的使命,以及顺应市场,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学生的价值取向。“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重于“教”,教育的定义由“有组织地和持续不断地传授知识的工作”转变为“导致学习的,有组织的及持续的交流活动。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咨询者、指导者和伙伴。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转变,需要构建一个可行的以学生为主体,重在突出学生个性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构建,需要融入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更需要现代教学技术的参与。

二、现代教育技术为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物质基础

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学媒体,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它主要指多媒体,局域网,互联网。通过应用这些媒体手段,感到它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能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多媒体网络教学就是利用人的多种感官功能,如视、听、触觉等,它是针对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内容的组合,基本上是双向的和多点的。而且据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多媒体网络教学有利于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使学生在有意义情景下依据某些问题进行创造性学习,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支持学生开放性学习,还可指导学生深入地进行独立研究。使学生变“要我学”到“我要学”,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成为学习的主人。我校的语文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就充分体现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自然由“主”变为“导”。老师首先就本节课的知识点提出,然后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完成学习。学习可以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上网查资料,例如,课文的写作常识,包括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等等。另外,学生也可以互助提一些问题可以在网上通过网上论坛的方式协商解决,也可以向老师提问。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兴趣,又获得了知识。

2、拓展学生知识面

与传统的纸介质信息载体相比,电子媒介有着惊人的高密度。一部百科全书的内容完全可以装入一张光盘,因此在信息时代,每个家庭拥有一座小型图书馆已经不是神话。因特网更是知识的汪洋大海,在网上搜寻、检索知识变得十分有效和容易。每个上网的学生都可以方便地进入这一超大型的图书馆,并可以获得各方面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从而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所以说学生通过互联网可以接触广阔的外部世界,获得宽广的知识。我校教师在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时候,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在计算机课程中,某一个知识点可以有很多个解决的方法。但是作为教材,它只是举出一两个普通的例子,还有很多可能是更简单的方法没有举出。那么,有的学生就利用互联网可以获得更多更简洁的方法。这些过程首先需要学生掌握互联网查询操作。

3、使学生获得获取、分析、处理、交流应用信息的能力

能否熟练的应用计算机是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能力,计算机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主要设备,教师在应用计算机讲课的过程中就充分的锻炼了学生这一能力。我校的园林专业教师上的一堂“花坛”课,充分体现了学生对资料的分析、处理、交流这一信息过程。课前学生们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或利用计算机软件完成花坛的设计,最后在课堂上交流演示,各组同学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设计了各式各样的花坛。尽管学生们的作品还很稚嫩,但是充分体现了同学们运用现代技术来完成对“信息”的处理的意识。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必须先行

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实践者是全体教师,只有在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师才能担负起教育改革的重任。

1、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要继续教育,终身学习。教师必须站在社会发展和时代的前列,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把握新的教育思想与观念,做教育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2、教师应及时更新专业知识

教师的专业知识应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应随着社会发展,科学与教育理论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现代知识更新迅速,作为教师,只有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

3、教师应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已对教育改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会使用课件辅助日常教学,增强从网络上获得更多知识的能力,真正做到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来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具有诸多优势,并将在进一步的实践发展中巩固成果,促进教学改革,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同时,我们教师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教育实践中不断的探索、总结经验,为科教兴国的实施做出我们的贡献。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题解教育『三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