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谷驿油田元龙寺区长61油层组主要控油因素

2016-04-19赵凯强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4期

赵凯强

摘 要 鄂尔多斯盆地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盆地本部面积2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陆上第二大沉积盆地和重要能源基地,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本文的研究区域位于东部二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上,属于其中的很小部分,作者通过对构造特征、沉积相和砂体分布、封盖程度、物性分析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影响油田储层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为油田进一步勘探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长61 有利区 控油因素

中图分类号:TE321 文献标识码:A

甘谷驿油田为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所辖22个油田之一,地处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和延长县境内,东与王家川油田相邻,南与七里村油田毗邻,西与青化砭油田接壤,北与青平川油田相望。总面积455.50km2,平均地面海拔1100~1580m,相对高差150~250m左右。地表为第四系黄土覆盖,厚100~200m。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梁峁交错,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气温变化大,四季分明,常年少雨,属于内陆干旱型气候。研究范围包括甘谷驿油田主体区域, 顾屯以北,面积约110.75km2。

1顶构造

长61油层亚组构造面貌,与陕北斜坡的区域构造面貌基本一致,主要为西倾单斜形态,在西倾单斜背景上局部发育有小型低幅度构造起伏,研究区自北向南依次发育一个隆起、凹陷、隆起,呈现“两隆一凹”的构造特征。

长61油层亚组构造主要在长64油层亚组构造的基础上发育而成,长64顶构造显示区内呈西倾单斜的构造背景,高差最大为148m,最高点位于T110井处,最低点位于T144井,平均坡度0.5€啊R嘞允境觥傲铰∫话肌钡墓乖煨翁赥136井-T145井-T152井-T165井处发育小型鼻状隆起,构造幅度10m左右,T142井-T104井一线发育近东西向的凹陷,构造幅度20m左右,T110井-T207井-T201井出发育北西-南东向的鼻状隆起,构造幅度15m-20m左右。长61主要含油面积的井位于T199和T123一线,T198附近,T107和T142一线,T104、T110和201一线,与鼻状隆起的范围并不完全一致,故构造弱控油。

2砂体展布和沉积相

长61时期是本区三角洲前缘沉积较为发育的时期,区内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同时发育规模不大的5处分流间湾,位于T118井、T111井、T223井、T125井发育一处分流间湾沉积;T112井、T145井处;T128井、T126井处;T140井、T218井、T123井出;T105井、T216井处;T131井、T88井、T227、T207井处。除了这些井位之外,所有井位都处于主要分流河道内,与长61主要含油面积的井位对比,井位全部位于主要砂体带上,故油藏与砂体展布吻合良好。

3延长组长61油层组物性特征

据研究区938块样品岩芯分析资料统计(表3-1),本区延长组长61油层组孔隙度最大值为15.90%,最小值为1.13%,平均值为7.75%。孔隙度分布峰值为6~8%。

长61油层组渗透率最大值4.5€?0-3€%em2,最小值0.04€?0-3€%em2,平均值为0.39€?0-3€%em2。渗透率的分布范围较宽,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1~0.8€?0-3€%em2之间,分布峰值为0.2~0.4€?0-3€%em2,由此可见长6油层组为低孔、低渗储层。

3-1 甘谷驿油田长61油层组有效储层物性分布统计表

长61油层组的油气主要分布在储层孔隙度大于8%,且渗透率大于0.3€?0-3€%em2的范围内。而在此区间之外,则很少有油气显示。这说明,孔隙度和渗透率两者共同对油气的分布具有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

4圈闭及油藏类型

长61油藏展布特征表明,油气分布主要受储层岩性和物性控制,一般优质储层分布区即是油气的富集区。优质储层主要发育于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在平面上呈带状分布,呈北东-南西向。砂体两侧和上倾方向为分流间湾沉积的泥岩和粉砂岩互层,构成长61油藏的岩性遮挡。本区长61油藏由于储层物性差,油水分异不明显,油水混储,无明显的油水界面,缺乏边、底水,油藏为典型的弹性-溶解气驱岩性油藏。

5结论

综合分析认为,甘谷驿油田元龙寺区61油层组油藏亚组在区域内控油的主要因素为砂体展布和沉积相、物性控油为主,其他因素为辅,油藏在区域构造斜坡背景下,受岩性控制明显,为岩性油藏。

参考文献

[1] 朱筱敏.沉积岩石学[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

[2] 刘宝和.中国油气田开发志[M].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

[3] 陈永峤,李伟华,汪凌霞,等.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延长组——延安组地层分布特征[J].地层学杂志,2011,35(1):41-47.

[4] 樊婷婷.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储层成岩作用研究[D].西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