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春天在哪里
2016-04-19姜浩峰
姜浩峰
在仲春时节,感受春天的味道,是太重要的一件事了。上海市内不同的公园,正展现出风格迥异的千娇百媚的姿态。
“小时候学校组织春游,前一天晚上我总是激动得睡不着。哪怕是已经去过几百次的某某公园、某某植物园,只要冠以一个春游的名头,就显得格外有新鲜感,让人遐想期待不已。”虽说身为上海小众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谢荣祥经常去外地甚至外国考察旅游项目,可在这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谢荣祥仍不忘上海公园的美景,也不禁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与云游四方看遍五洲相比,身边的一切,是融进血液里的记忆,是此生初起时的美好。与谢荣祥有同样感受的人们,在上海何止千万?位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这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福气。
在仲春时节,感受春天的味道,是太重要的一件事了。
然而,上海的春天,又绝不是无边春色蔓展不尽的。一年三百六十日,属于春天者不到五分之一。
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城市公园犹如点点绿洲。它源起于19世纪中叶,亦即上海开埠后不久。截至2015年底,上海的人均绿地面积从1998年的2.96平方米增加至13.38平方米。在全国各地一些新开楼盘打出广告——绿化覆盖率40%时,2015年上海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已达38.36%。可以说,从绿化覆盖率上看,生活在上海的人们接近生活在一个特大型的花园社区里了。
然而,这还不够。2016年春季到来之前,上海多座老公园改造完毕,重新开放。此际,从上海市市容绿化局传出消息——到2020年,上海市的公园数量,将从目前的160多座增加到300座,市民出门500米内,不仅必定有地铁站,还必定有公园。
当然,春色不仅在都市里的绿树繁花间。一味春食,一盏春茶,甚至关于春天的一款小小的妆点,都能悦己悦人……
空间不同了
北京居庸关、上海顾村公园、无锡鼋头渚、绍兴宛委山,这是一档视频节目选择的同时直播的游春人头攒动的场景。
与花海中行过火车的居庸关,以及富有野趣的鼋头渚、宛委山相比,上海顾村公园显出富有上海味道的场景。即使花如海,春似锦,但总有一股城市的气息时隐时现。从空中俯拍的镜头中可以看到,人们在柏油路面上闲庭信步,路两边是灿烂樱花。
顾村公园是位于上海宝山外环外的一座集生态防护、景观观赏、休闲健身、文化娱乐、旅游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城市郊野森林公园,新近落成没几年,已因樱花繁盛而驰名沪上。甚至可以说,虽则顾村公园规划总用地面积约430公顷,但人们只记住了一席樱花。
换一个视角来说,顾村公园以樱花为特色,给市民留下深刻印象,反而难能可贵。否则,大而无当亦未必佳。
单以上海市的绿化覆盖率来看,如果超过了40%,也就等于超过许多花园小区的绿化覆盖率。也可以这么说——2020年的上海市中心城区,将犹如一座特大型的花园社区。既然如此,未来上海市民是否还有必要远足踏青呢?如果新建成的公园没有自身的特色,恐怕很难再吸引游客了。
从上海城市公园的历史上看,有一段时间,各处的公园有雷同的趋势。比如黄浦公园、复兴公园、中山公园、鲁迅公园,这是20世纪中前期基本形成的四大公园,都是以草坪、绿树为主要构造的西式园林。甚至原本有体育公园概念的虹口公园,也通过拆分使得体育设施与园林设施割裂——将虹口体育场等体育设施交给体育局,而虹口公园交给园林部门并在1980年代后期改称鲁迅公园。
1950年代,将静安寺以南的公墓改造成静安公园时,也基本遵循草坪、绿树、西式园林之法。包括随后又建成的长风公园,虽有范山模水于颐和园的概念,但终究没有摆脱窠臼。
那一段时期,是解决上海城市公园从无到有,乃至合理布局的问题。到了1980年代,各大公园又纷纷推出游乐项目。比如静安公园的电马、中山公园的空中转椅等,都曾名噪一时,甚至至今都被当年的小朋友——70后、80后们怀念一番。但颇为遗憾的是,各大公园纷纷看重游乐项目的短期经济效益,不约而同地上游乐项目,导致公园面目相似,让人游兴乏然。一度,上海的各大公园面临游客流失问题。
然而,在2016年的春天,《新民周刊》记者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景象。
比如顾村公园的樱花,短短几年已有盛名。如今是每逢春季人头攒动,成为沪上游春一项新民俗。
再比如上海动物园,从春节至今,一直在做一个“猴年生肖文化展”,这是其他公园很难与之竞争的项目。票价40元的上海动物园,原本实行1.2米以下幼儿免门票,近年改为1.3米以下者免门票。原因是园方本希望更多的家长带孩子来动物园参观,而“1.2米以下”标准执行多年,如今孩子们的个头普遍偏高,于是园方做出了如此更改。《新民周刊》记者在3月27日上午,于上海动物园门口亲历——排队买票必须花费十多分钟。而大多数游园者是携家带眷,许多年轻夫妇带着幼儿,来一把“疯狂动物园”游园活动。
还比如嘉定区,在以安亭上海汽车博览公园、上海赛车场等资源办好汽车文化节的同时,正推广“春行雅致赏嘉定”概念。“我们在地铁11号线沿线大力推介南翔古猗园牡丹花友会、紫藤公园乐游等活动。比如古猗园,满园的牡丹花争艳夺目,将带领市民游客品味一场‘千娇万态破朝霞的视觉盛宴。”嘉定区旅游局的沙敏洁女士告诉记者。
同样是紫藤概念,位于市中心东湖路、淮海中路口的东湖绿地,其4400平方米的“秘密花园”近百年来首次向过往行人敞开怀抱。绿地改造灵感来自齐白石的紫藤画作,160多米的原木长廊从中蜿蜒而过,紫藤花已然盛放。绿地保留了原淮海中路、东湖路口的8根欧式门柱,上面镶嵌的马赛克已经部分剥落,改造时特意留白未做修补,显现出历史的沧桑感。
同样有历史感的,还有浦东前滩大道的前滩休闲公园,其长达1700多米的沿江景观岸线,红砖步道系用中粮仓库的旧砖铺就。
可见,上海市内不同的公园,正展现出风格迥异的千娇百媚的姿态。
2016年春季到来之前,上海恰恰有多座老公园改造完成。比如霍山公园。与静安公园类似,霍山公园的前身也是公墓。只不过它是1930年代以来附近犹太人社区的公墓。经过半年改建,具有近百年历史的霍山公园也在去年底重新开园。改建后的霍山公园增加了数百平方米的休闲区域,以前的苗圃也变成了绿道。其廊架、景亭、地砖拼图等建筑物都带有明显英式风格,同公园周边曾经的犹太人居住区安妮女王式建筑保持协调。
同时,上海的公园布局将大致是——口袋公园-社区公园-地区公园,这样的三级体系,让游人感受到不同的空间有不同的感觉。比如所谓口袋公园,其概念最早源于1963年5月在纽约公园协会组织的展览会上提出的“为纽约服务的新公园”的提议,它的原形是建立散布在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呈斑块状分布的小公园。如果粗浅理解,诸如街心花园、社区小型运动场等,都能算作口袋公园。而社区公园,规模要比口袋公园大。1990年代中期开始,上海其实已经建成不少此类公园,以普陀区为例,比如真光公园、宜川公园、海棠公园等等,都属于社区公园的范畴。
春时很珍贵
“2.5日休假模式,将支持中国旅游业进入真正的大众时代,休闲旅游业的前景更加光明。”东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潘文焰老师如此评价所谓“2.5日休假模式”。
4月1日起,山西省晋中市、江西省吉安市开始实施2.5日休假模式,两市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每个月可享受两次周五下午调休的安排。此举源于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目前,已有河北、江西、重庆、甘肃、辽宁、安徽、陕西、福建等八省市正式出台意见,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实行“2.5日休假模式”。
但潘文焰所谓“中国的旅游业真正的进入大众时代”之论断,是否言之过早,还有待时间来证明。毕竟“晋中、吉安两市的机关事业单位”人数相加,所占比例,距离中国上班族和大中小学生的总数尚远,远远无法影响到统计数字的变化。
上海虽然目前并未出台“2.5日休假模式”,但因早前带薪休假制度开展较好,公众但凡能安排出时间的,许多人将休年假的时间安排在春秋两季。近些年来,每年的三四月份,不仅是旅行社折扣最低的时节,事实上也呈现出旅游淡季不淡的特征。与春节期间相比,国内长线游、出境游产品报价降幅在20%左右,部分热门线路则几近“腰斩”,对于请得出年假的人们来说,踏青赏花外出春游,不失为一种聪明的举动。当然,因为年假一般起板5天,加上双休日,这样的“悠长假期”,许多上海人要用作外出旅游的,留给市内公园和休闲场所的时间其实不多。
对于学生们包括老师来说,则不可能像上班族那样拥有所谓“带薪休假”。当然,他们有寒暑假本是上班族艳羡的,但学生们也认同春时珍贵,不少人翘首以盼着春假能够早日华丽登场。而最令上海学生族羡慕的,则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放假安排。以距离上海最近的人大苏州校区来说,3月24日,校区发布了《关于印发2016年清明节、春假、劳动节和端午节放假安排的通知》,其中关于春假和劳动节,是这么安排的——“4月25日至5月2日放假调休。4月23日(星期六)、4月24日(星期日)上班(上课),原安排在4月25日、26日的课程调至4月23日、24日进行”。
据了解,人大从2004年开始实施“春假”制,至今已有12年的历史了。
上海与之比较接近的,也只有上海大学的三学期制了。三学期制从1980年代末期开始在上海的一些高校摸索,至1994年开始在上海大学实施,是上大老校长钱伟长当年所进行的高校学期制改革的一个成果。即便在假期安排上有接近人民大学春假的地方,但总的来说是两个概念。上大的初衷是让学生们在假期内找到一些实习单位等,学以致用,和单纯的休闲放假还并不相同。
2013年2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纲要提出,在放假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国民旅游休闲纲要》还指出——全国将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鼓励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寓教于游的课外实践活动,健全学校旅游责任保险制度。家长建议,即使暂时无法增设春秋假,是否也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增加春游和秋游次数,多组织一些游玩、考察活动,让孩子们身心更加舒畅。
然而,目前来看,上海的中小学也没有大规模放春假的迹象。
上海的春时并不长。气象资料显示,虽则上海一年四季变化分明,但总起来说,冬、夏长,春、秋短——冬天约有117天,夏天约有117天,春、秋两季相加约131天,春季略长于秋季。但再怎么长也常不过百日。其实,有两个月的春时已是幸事。如何不负春光,在假日安排上,设计、决策者应该做更深一步的考量。
目前,上海的春天,公众假期只有清明1天,与双休日粘连,成为一个小长假。春末的端午1天,与清明类似,勉强也可拼凑出一个小长假。以今年为例。今年的清明节是4月4日周一,正好与之前两天的周六、周日粘连在一起,不用挪移双休日来成就小长假。
而今年的端午节,在暮春时节的6月9日,恰好是周四。于是就要进行双休日的挪移来拼凑小长假——6月9日、10日、11日休息,12日星期天开始,连上6天班。
据《新民周刊》记者了解,广西的春天,就比上海多一个假期——因为4月9日是农历三月初三,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2016年“壮族三月三”放假的通知》——“2016年壮族三月三全区放假2天,4月9日-10日(周六周日即农历三月初三初四)放假,4月8日(周五)、11日(周一)补休。”换言之,4月8日至11日,广西人放假。
其实,三月三并非壮族独有的节日。在汉族地区,农历三月初三是古已有之的上巳节。春风三月天,上巳女儿节,在上海都不乏各种活动。比如前两年曾经红火一阵的上师大女子学院女儿节系列活动,上海昆剧团往年亦曾推出过“上巳女儿节”演出季等。
怎样抓住春时,让公众获得较为合适的假期,让上海人的春天更美好,想来在国家出台若干意见后,应从假日设计层面进行必要的考量了。
创意不可少
青团是江浙沪一带人们春日不可少的一款小点。大多数的青团,其青色由麦青、艾草甚至马兰头得来,馅心则以豆沙为主。也有肉馅、马兰头香干馅的。今年,以广式月饼闻名沪上的杏花楼,开发出一款咸蛋黄肉松馅的青团,竟然天天有人在杏花楼总店门口排队。
这样的创新产品,倒也不是无的放矢。咸蛋黄,多年来大多用于粽子、月饼里,整个的蛋黄,吃得人有些腻味了。既然端午粽子、中秋月饼用得着咸蛋黄,那么清明时节的青团,用用何妨?如今杏花楼将之打碎打散融入肉松,新款青团反而吸引了人们来求新求异。
有的放矢追新求异者,往往能收获更大的利润。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旅游系教授楼嘉军告诉《新民周刊》:“当居民的休闲消费在GDP中占比逐渐增大后,休闲生活常态化,城市功能也将变得休闲化,生活泛娱乐化。”娱乐,其实是很费脑子很需要创意的。怎样通过各种创意,来吸引人们的休闲消费,成为了商家必须动足脑筋思考的问题。
3月11日,以色列当代艺术家大卫·歌诗坦来到位于浦东的唐镇文化创艺中心,在参加沪上知名电台主持人秦畅、海波“海上畅谈”工作室开幕的同时,带来“斑斓共舞”墙面雕塑系列作品展。唐镇原本作为浦东川沙一个偏远农业乡,近年来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和艺术产业。
当歌诗坦那色彩斑斓的雕塑作品放置于文创中心,唐镇党委书记徐惠丽告诉记者,他们正在打造属于上海的中国美丽乡村。“同样是选择国外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展出,歌诗坦那富有色彩的作品,我觉得特别适合在春天,放置在唐镇这样的地方。如果选择一位抽象派的大师,或者中国水墨之类,反而不见效果。”这是以色列驻沪总领馆一位工作人员所言。
歌诗坦在唐镇办展,不收门票。观众除了开幕式上从市区来的嘉宾以外,大多数是两类人——一种是生活在唐镇本地的人们;还有一种,则是来此春游,或者考察创意文化项目者。无疑,作为国际知名雕塑家,歌诗坦给本没有太多艺术积淀的唐镇带来的,是令人难忘的艺术印迹。“假使没有歌诗坦的到来,来唐镇春游的人们,最多也就记得一些花花草草,与上海乡间其他地方的景致大致无两。”展出策划人马琳琳小姐告诉记者,“此地位处距离上海迪士尼不远,仅有3公里左右,正是快速城市化的地方。歌诗坦的到来不仅点染了春色,其实也是本地对未来的一个布局。”
同样是春天,位于天钥桥路909号D1创意空间的“植根花实”,亦曾举办过一场名为“春艺盎然”的艺术首饰国际派对。现场一位上海女士说,自己在网上曾经看到过这些堪称艺术作品的胸针、耳环等,但当时一点感觉都没有。而当她来到“植根花实”,却觉得豁然开朗起来。“有可能是现场看到那设计精巧的玫瑰花造型,让人,特别是女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只有将之佩戴到身上,才似乎感受到了——春天和我是零距离。这是关于春天的小小的妆点。”这位女士如此说道。
说起上海春天的文艺范儿,最经典的当然首推上海之春音乐会。今年,“上海发布”公众号就早早发布了2016上海之春的节目单——马勒-大地之歌交响音乐会、约舒阿·贝尔小提琴独奏音乐会、“奥斯卡之夜”电影金曲交响原声上海音乐会等各类音乐会轮番登场;还有原创芭蕾舞剧《哈姆雷特》、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话剧《长生》等。
网上流传一句话——“三月不看花,一年徒伤悲。”当然,春日里的欢乐,不仅仅在于留恋自然界的花花草草。春花愉悦眼目,小食愉悦唇舌,茶酒悦身,音画悦心……在这个上海的春天愉悦的时刻,映入记者眼帘的还是谢荣祥的一段文字——
“再后来,‘法定的春游没有了,可春游这项活动却是变幻出各种形式进行着。觉得不出去走走逛逛就是‘负心汉,对不起那新抽的枝条和香花。其实,内心也是知道,满足感并不完全来自春游的目的地,而只是想给自己一个歇息的理由,去自然里撒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