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年冬天

2016-04-19叶离

读者·校园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宿舍书店高三

叶离,青年作家。作品常见于《小说绘》《文艺风象》《紫色年华》等,著有长篇小说《漫长告白》《凉风蓝海和你》等。

每当我对生活失去信心时,就会想想高三那年的冬天,然后总能鼓起勇气继续往前走。

我从小生活在南方的一座小城镇,初中毕业后我便离开小城镇,去距离家乡一小时车程的县城上高中。母亲放心不下,于是在我上高中期间,她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铺子卖杂货。店铺在大街的转角处,对面就是新建的菜市场,地理位置很好,但店铺面积实在小得可怜。长方形的房间,前半段货架上陈列着货物,中间用一面隔板挡住,留出一条窄窄的过道,后面就是我和母亲日常起居的“卧室”。“卧室”里的床是在墙壁上搭起的几块木板,旁边靠着一把扶梯,供我们爬上去,我和母亲晚上就睡在木板上。刚开始我总是久久不能入眠,感觉木板随时会塌下去。

对母亲陪读这件事,我不是很赞同。如果不是担心伤了她的心,我早就开口抱怨了。但这样的生活终于还是在上高二的时候结束了,店铺的租约到期,母亲的身体又不好,只能回家养病。而我终于梦想成真地搬进了学校宿舍,成了名副其实的住校生。

住在杂货铺里的时候,我天天盼着能早日离开,像同学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但真的到了这一天,住校生的生活却与我想象的大相径庭。小小的一间宿舍,摆了4张上下铺,挤着8个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加上又都是男生,整个宿舍乌烟瘴气、满地狼藉。学校生活设施有限,宿舍里没有空调,卫生间自然也没有热水,洗衣服必须去走廊尽头的水槽。夏天还好,一到冬天,我简直生不如死。以前最期待的事情,不过是和同学下课后围在一起吃饭,眼下排了半小时队,手里端着看了都没胃口的饭菜,我着实有点怀念母亲陪在身边的时光。与同学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尽管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但住在同一个屋檐下,想避开对方也没地方躲。

在这样漫长而混乱的寄宿生活中,我爱上了读书和写作。先是每天在破败的图书馆里追看当月的杂志和报纸,有了喜欢的作者,便出校门去书店买他们的作品。尽管当时的生活费不过两三百元,但省出几十块用来买书,好像也没有很艰难。学校所在的地方偏远,往往在杂志上看见新书预告,需要等上一两个月才能在书店买到。时间一长,书店的老板就记住了我,每次结账都会给我一点优惠。

写作是在此之后的事情。自小就喜爱作文课的我,沉迷写作好像也是很自然的事,只是我没想到自己会热爱到那种程度。平日里,我把想到的东西写在纸上,写在精致的笔记本、粗糙的草稿纸上,甚至是每天都会用到的课本上。模仿着心爱作者的文笔,写的都是一些搬不上台面的心情日记。好友偶然间翻阅,总会不留情面地奚落我。后来,我花了一大笔钱从书店买下了那年最新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作品集。那可能是我当时最珍惜的书了。我每天一篇地读,舍不得看完,边看边默默为自己鼓劲——明年我也参加。

我是在高二第二学期开始学习写小说的,时间、地点、人物,描写、修辞、形容,顺叙、倒叙、插叙……几乎将从课堂上学来的所有东西全用在这“不务正业”的事情上了。不久,我就利用所有的课余时间写了一篇小说,投给了常看的杂志。在等待回复的日子里,我的成绩直线下降,但我根本没有去关心,所有的心思都在收发室的信箱里。而我万万没想到,那封寄托了我所有热情和期盼的稿件,会因为我不小心写反了地址顺序被退了回来,最该死的是还落在了班主任手里。

我记得特别清楚,那是一个寻常的早晨,我们正在上早读课。班主任走到我的座位边,随手就把那封信丢在我面前,然后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这是他叫学生谈话的固定动作。我低着头,胆战心惊地来到走廊,余光里,班主任的脸阴云密布。

“我说你的成绩怎么掉得这么快!原来在做这个啊!”

“马上就上高三了,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

“你这是在毁自己的前程,你知道吗?”

班主任严厉地训斥,好像我做了一件罪不可赦的坏事。当时,我始终认定自己没有错。我只是在追求自己的梦想,这有什么不对?听见我还在辩驳,班主任气得大手一挥,让我回去好好想想。但他肯定不知道,事后我什么都没去想,我的脑袋一片混乱。回到座位上,我把那篇费尽心力写出的小说揉成一团,趴在桌上哭了。

关于写作的梦想,好像就是在此之后突然被按下了休止符。我没能参加次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而那本作品集也被我丢在角落里,覆满了灰尘。

残酷的高三如期而至,那时我的成绩已经恢复到了班级的上游。为了能安心地学习,我从学校宿舍搬了出来,在校外的民居租了一个小房间。

学生在校外租房不是什么新鲜事,住在学校周围的居民为了挣钱,特意把房子隔成一间一间的。我租的房间在校门右侧的巷子里。巷子很窄,到了夜里,路灯又少又暗,很是吓人。校外的不良少年拉帮结派蹲守在黑暗里,围堵独自夜行的学生。因此,每天下了晚自习,我会迅速离开学校,混在人潮中回到出租房里。一旦落单了,那条路我总是走得心惊肉跳。

有一天,老师拖堂,我离开学校的时候,下课已过去半小时,校门外早就没什么人,就连便利店也都忙着打烊了。我小心翼翼地往巷子里走,走到一半,隐约听见黑暗中传来女生的哭声,然后是男生威胁的声音。我的心顿时提了起来,稍微往前走,看见拐角的地面凌乱散落着几个人影。我也不知哪儿来的胆量,故意大声地说:“老师,你不用送我了,前面就到了。”

这一招起效了,那几个男生瞬间一溜烟跑了。我快步上前,女生缩在角落里,感激地望着我。这时我才发现,她原来就住在我的隔壁。那天以后我们总是一起回家,无聊的时候就在楼顶偷喝啤酒。她告诉我,她在宿舍受欺负,是瞒着家人搬出来的。

她问我:“你有什么要告诉我的吗?”

我想了想,说:“我学习遇到了瓶颈,退步不少,老师们都不把我看在眼里。”

本来这事我没打算告诉别人的,但她的眼睛很真诚。上了高三我才意识到,老师其实也是有私心的。为了工作业绩也好,着眼大局也罢,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老师们不知不觉会把精力和心思投注在那些名列前茅的学生身上,指望着他们将来进入名牌高等学府为自己争光。于是那些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就被遗忘在看不见的角落里。可分明大家都还坐在同一间教室里,我还坐在那些成绩优秀的同学旁边,只因为排名上的距离,我就被老师们视而不见。不是没有争取过,但一次次不如意的成绩,使得老师望向你的目光里,已经没了任何期待。

“你想多了,你这么好,会遇见看重你的人的。”这是她对我说的话。不知道从哪天起,我再也没有在晚自习后等到她。回来才发现她的房间空了,询问房东,他也不知道她的去向。那时我才反应过来,我们还没向对方介绍过自己。

但她说得没错,高考前一个月,我遇见了在乎我的人,她是我的地理老师,是在我们班任教的唯一一位女老师。她温柔亲和,我从没见过她对任何学生发脾气。直到有一天晚上,她出现在我房间的门口。在昏暗的光线下,她微笑着向我打招呼,并把一箱牛奶递给我,说:“这段时间,很辛苦吧?要注意休息,这牛奶拿去补补身体。”

我感动得说不出话来,伸手接过沉甸甸的牛奶。临走前,她特意对我说:“你在校刊上写的文章我看了哦,写得很不错。这么有才华的话,不妨先试试学知识,可能你会觉得对未来没什么用,但这是我们年轻时必须做的事哦。”

当时我一头雾水,如今回忆起来,才知意义非凡。人生不能没有梦想,但年少时所学的东西不是无用的,它会在往后的漫长岁月中让你恍然大悟:幸好没有留下遗憾。

我仍不知晓那年地理老师是怎么找到我的住处的。时隔多年,我依然感激不已,很想再说一声“谢谢”。

猜你喜欢

宿舍书店高三
热得快炸了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总第八期)
学校到底是谁的
高三·共鸣篇
最美书店
吃货的世界
热得快炸了
在书店
我把高三写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