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于仁

2016-04-19

学习月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安仁仁心仁者

“依于仁”是孔子学说的要领,也是中华文化的特色。如果说“志于道”就是讲立志,“据于德”就是讲处世,那么“依于仁”就是讲如何发挥道与德,或者说如何循道和行德。

仁有体用两个方面。仁的体是内心的修养,所谓性命之学和心性之学,它是内在的。仁表现在外在就是用,用则是爱人爱物,如孔子的仁爱,墨子的兼爱,西方文化的博爱,佛家的慈悲之爱。依于仁,就是依傍于仁去爱人爱物,通过爱人爱物去发挥道与德。有了这个爱心,爱人、爱物、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爱天下,就是仁的发挥,就是依于仁。

人生在世为什么要依于仁?换言之为什么要有爱心,要爱人爱物?

我们说过,人不是“个人”,而是“伦人”,他不是孤立地生活在天地之间,而是立身于人群社会。没有一个人可以独立生存,人人都必须依仗人与人之间互助的机制得以生存、发展,世间万物存在着普遍联系。有哲人段氏引郑康成注曾以“人偶”解释仁。人偶就是二人,因为一人不能成偶,偶则相亲,相关痛痒,所以仁字从人从二。人最亲近的就是父母,所以孔子说爱人从父母开始,“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把亲亲之道推之社会是爱天下之人,推向自然,则是爱宇宙万物。

说文释疑还以为,仁字代表天地人三才。仁字右边的二画即是天地,上一画像天,下一画像地,左边立一人,这天地人“三才”就构成了仁字。篆书里仁和元二字相同,故易经乾坤彖辞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乾坤有元气,所以好生万物,人有仁心,便于天地同有好生之德,与天地配称三才。综合“从人从二”和“三才”两种解释,仁字有亲亲爱人的意义,也有好生厚德的意义。所以仁包含了人与人、生命与生命乃至人与物之间因果相返的密切联系。一个人的思想、言行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会影响及他人、社会乃至后世,因此一个人做事,不但要考虑自己,还要考虑他人,不但要考虑个人,还要考虑社会,不但要考虑自身家庭,还要考虑国家集体,不但要考虑现实,还要考虑后世,一句话,做人就要依于仁。只有依于仁,才无愧于人,无愧于“三才”。

仁者爱人。爱是一种真挚的情感,是人类社会的崇高价值,任何社会都应把爱作为基本道德和核心价值。儒家讲仁爱,提出“以爱己心爱人则尽仁”,及爱人如己才是仁的本质。这种仁爱思想尤其应在现代社会大力弘扬。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带来了人与人关系的紧张,带来了一些人的冷漠、贪婪和无耻。是人就有欲望,人的欲望不用在正处,就会用在邪处。功名利禄乃至食色欲望无穷无尽,而人所欲的外在之物毕竟有限,于是发生争夺,损人利己、造谣污蔑、欺诈抢夺、仇恨杀戮,种种暴行愈演愈烈,接踵而至的毁灭性的武器愈造愈精。这些社会问题,单凭技术力量是无法解决的,靠以暴制暴更是后患无穷。仁爱思想可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正本清源、振衰除弊的功能。仁是德性的实践和行动,从人的自我完善意义上讲,具有安身立命的意义,就社会和谐而言,具有陶冶良好风气的社会功能。启发人人具有的仁心,推行仁爱的风尚,能使人们注重修己爱人,讲求自省慎独,力行讲信修睦。所以孔子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凡是仁心发现的人,绝对不会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造罪孽。不肯造罪孽的人多了,便能遏制歪风邪气,仁爱精神便又会进一步得到发扬光大。这是仁爱思想和“依于仁”的现代意义。

仁是儒家道德的根本精髓,每个人都有仁心,只因社会风气的影响以及觉悟的不同,志仁的心理便不一致,使行仁又分出不同层次。论语里仁说:“子曰,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另在礼记表记里,孔子又加上“畏罪者强仁”。这就是行仁的层次,我们应认真体悟。

畏罪者强仁。强仁意为勉力行仁。是迫于环境道德标准或法律秩序,勉强实行人道。“五伦”对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之间都有仁道标准的要求,若不实行就会损毁名誉或触犯法律。例如,父子和兄弟之间的仁道是孝悌,要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若不孝不悌、不慈不友就是不仁,甚至是罪恶,都应受到舆论的谴责或法律的制裁,甚至遭到天谴。如果是不孝子孙为免裁罚而行孝了,这既是孝悌,也是行仁,但因是为是勉强而为,所以是强仁。孔子曾说,人的过错各有其性质类别,看其过错,就知道是哪类性质的仁了,强仁与利仁、安仁性质是不同的。

“知者利仁”,意为智者为利益而行仁。也就是说有智者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即“择而处仁”,反之,做不仁的事会遭报应,就不去做,即“择不违仁”。孟子曾说:“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孟子·离娄篇)还说:“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行仁是“尧舜性之”,利仁则是返回本性,即“汤武反之”。本性和返回本性,都是能尽心知命,但处仁的层次有差别,如朱熹所说的“深浅不同”。因为利而行仁对国家和个人而言都是基本要求,中外历史都能证明,没有残暴不仁的政权能够长久,也没有太平盛世不行仁政。个人也是如此,智者明、仁者寿,因为行仁的快乐可以延年益寿,因为行不仁之事,或将四体不保。以仁心安身修道则可身安道得,不仁则无法安身立命。正是因为“惟仁者则安其仁而无适不然”(朱熹),不行仁则深受其害,利害相权,聪明人就选择了行仁,是为知者利仁。

“仁者安仁”,就是仁者安于行仁。安仁具体讲意思是,天赋醇厚的人,其行仁既不是因为有所畏惧,也不是因为有所企图,而是出于本性,心安理得地去做合乎仁德之事,所以孟子把安仁称为尧舜之本性。尧帝到各方巡查,若看见一人饥寒,便自责自己未照顾周到,并进行救济。舜帝少年时在恶劣的家庭环境中度过,仍然不记前嫌,孝顺陷害他的后母,以及友爱那凶恶的弟弟。朱熹说安仁者与利仁者的差别是“深浅不同”,不同表现在哪里呢?就表现在前者有“本心”,后者“失其本心”。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小人不能存其心,即“失其本心”。“失其本心,久约必滥,久乐必淫。惟仁者则安其仁而无适不然,知者则利于仁不易所守,盖虽深浅之不同,然非外物所能夺矣”(朱熹)。能安贫乐道,安行仁德,而终不为“外物所夺”,这就是仁者安仁。

以上三种志仁者各有其义。安仁的仁者,学仁已成,心心念念无不是仁,做人做事无不体现仁。利仁的智者,学仁未成,但恶习已不能蒙蔽其心,有辨别利害的能力和行仁的举动。强仁的畏罪者,不了解仁的意义,但因利害所致,也能激发潜在的仁心,这是我们应当首先明了的。

明仁是为了依仁,今天我们学仁依仁首要的是要有依仁的欲求。“人之初,性本善”,仁爱之心出于天性,人人具备。因为世间恶习熏染以及“私欲所蔽”,遂致爱心减弱,人与人不能相亲相爱,甚至相互残害,这是丧失人性的结果。孔子教育即以启发仁心为主旨,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篇)。孔子教育弟子学仁的方法是“因才施教”,因人而异,例如颜渊问仁,孔子教其“克己复礼”,仲弓问仁,则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方法虽然不同,但关键必须把握,就是要把持人性,心欲成仁。因而终生要牢记孔子的一句话:“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仁不远,就在你心重,只要你欲想学仁,就能成仁。只要你“欲”仁,就不会“欲”其他,一心欲仁,一心在仁,谁说不是“斯仁至”呢?谁又不能成贤成圣呢?

今天我们学仁依仁,务必要有依仁的自觉。儒学就是人学,人学也是仁学。它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把人从种种关系中剥离出来当成“个人”这种独立对象物,也是把人仅从功能上区别于他物当成一种有机自然物,更不是把人当成世界的主宰、造孽的罪囚,或骄傲或谦卑地求解脱。它只称人是群居的动物,在种种关系中才成其为人,人群的环境和应付这种环境的生活方式,形成着“群人”的共性。因此,仁学没有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是苦难的化身,这样一些或傲慢或忏悔的说辞,它只是朴素的指出,人是天人关系、人人关系、自我关系中不可或离的能动的一方,是价值的载体。按照人学或仁学,人和人之间,虽然是各居其位,却不应有以谁为主的中心和单方面的向心,更没有贵贱不同,一切关系都是互相的,整个社会就像一面网,各人都是网上的一个节点。同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乃至超自然之间,也是一种相等相待的关系,是一面更大的网,上帝不是时空的中心,人类也不是宇宙的主宰。如果按照儒家的人学或仁学去“依于仁”,人类便不致因征服自然而面临生态失衡的危机,也不致为追求无度的物质需求而颠覆自己的精神,自然更不会因利益追求而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人性异化和相互残害了。

“你可以没有学问,但不能不会做人。你什么都可以失去,但不能失慈悲。一个人在挫折、磨难、困惑之时,如保有一颗慈悲心,将来一定有办法”,这话是当代佛教大师星云所讲。慈悲是什么?就是佛家的“仁心”。讲慈悲,也就是依于仁。星云大师的话值得我们认真回味。

猜你喜欢

安仁仁心仁者
赓续红色血脉,再创安仁辉煌
王江荟国画系列作品《安仁古八景》
仁者爱人
中国少年仁心大
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
用责任和担当诠释“医者仁心”
烈火仁心
仁者
『仁者爱之理』
点点读《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