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人文的隐性文化
2016-04-19本刊编辑部
性人文的隐性文化
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是饮食,二是性。弗洛伊德认为“当人的欲望得不到直接满足时,‘本能’就会转向其它道路寻求无害的满足,宗教、哲学、艺术便是它的具体表现”。而法国画家弗郎西斯·毕卡比亚谈到:“只要有可能,我们愿意把任何东西跟性联系在一起”。
阴阳太极,隐性本源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先辈以庄严的心态创作了《太极图》,以抽象的图型,哲学的思辨,概括地旨意了性的本源及人文。《易》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周易》以两条盘蛇(小龙,俗称阴阳鱼)为《太极图》的原型,并作为阴阳两性的图腾开了上古时代论性以及于命的先河,对中华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就是说《周易》很早就把性文化与性艺术推上了大雅之堂。
《太极图》是隐性文化艺术的结晶,其原文则是性文化的宿土:“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即以阴阳两性贯通宇宙中的万事万物与人事。提示了性乃命之本,命乃性之出的人生哲理。阴阳言性之本,柔刚辨性之情,仁义则是两性各司之道德。阴为母曰坤,阳为父为乾。坤,阴柔施仁爱;乾,阳刚行正义。先哲以此“穷理尽性以致于命”。性为本源,命为派生。简缄性,安知阴阳是对万物属性抽象概括与溯源之原性。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是自然规律。雌雄则是对生命属性的归类与剖判。要对性别进行剖判,就必然会产生高雅的性文化与性艺术。
文艺中的隐性
北魏时期北朝民歌《木兰辞》的一段节录:“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辞》提出了对性别剖判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木兰利用了人们看不到她那只似睁似闭的“眼”也就不会去理论她是否具备雄性的那只能伸能缩的“脚”。借此钻了空子,因而能替父去从军。木兰用比拟、会意、含蓄的方式,巧妙地解释了难启口的问题。
毕加索的作品《梦》亦是一幅具有性人文意义的命题,作者利用几种不同的暖色块组合成一个少女坐在沙发上安静的进入梦乡,她情意满怀的享受着梦中的性萌动。画面的基调用暖色,感到有种温暖和亲切而引起兴奋。作者删繁就简的把男性阳具作为少女面部的背光部分,隐喻做爱时的亲昵。再看双手不同的肤色,含蓄的暗示了是他人的手在抚摸少女的隐私部位。对于双手多画一指,这是作者对写实主义的表现论而做出的大胆突破,他的作品风格多种多样做过不断的探索,终于开创了自己独特的画派——立体派。
毕加索作品《梦》
“断臂的维纳斯”雕像
书法是研究文字结体和线条的艺术,“布白”是书写中在字里行间形成的空白,对如何掌控书法艺术的和谐之美起到重要作用。清代书家邓石如提出“计白当黑”之说,旨意黑和白具有同等的艺术表现力及美学价值。在黑与白的若合若离中体现出虚与实的相互映衬,给视觉上带来了一种亲和力与时空感。这黑白两色互动产生的气韵隐意了生命的流美。它本源于“太极图”黑白双鱼相互交尾的内涵生命和天地人和谐的永恒律动。可说经典的书法能流传今天,也就是人与自然生命的整合。
雕塑是没有背景的空间艺术,为突出主题使形象鲜明,对亚形象的次要部位就必须删掉。也就是说要使艺术的巧妙构思转换为精美的艺术品,必须借助“隐秀”来提升艺术美感的品味。在雕塑中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维纳斯(Venus)是女性美高雅艺术的经典。她不仅体态典雅,周身的曲线变化在光合作用下富有韵律的柔美。她美的焦点部位就是表现在腰部的躯干变化上,这是女性独有的性感美。
美国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1877-1927)曾说:“人的躯干是舞蹈的动作的能动中心。”从胸、腰、臀三个部位的尺寸(现代选美的“三围”)比例到其形态和动态,“三屈式”S形曲线正是女性躯干美的敏感部位,这就是维纳斯雕像中的“秀”。我们在欣赏中看不到维纳斯的双臂,这是雕塑家为避免喧宾夺主,不使双臂遮挡躯干部位产生审美障碍,而做出大胆的删除。这是用“隐”的高妙之处,这种做法没有给人留下“因残失美”的遗憾,而且突出了女性美的特点,是腰而不是臂。给欣赏者留下了想象余意。
一切艺术都带有色情
在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衣、食、住、行的必需品,其中美以各种物品为载体引人生发欲的原望,弗洛伊德认为“当人的欲望得不到直接满足时,‘本能’就会转向其它道路寻求无害的满足,宗教、哲学、艺术便是它的具体表现”。这样欲必然可以通过艺术形式表达人的心灵,单从男女着装上讲,便可透露出不同身份的精神状态。
服饰美容同样会反映出社会性人文的情操。在20世纪末服装的设计崇尚瘦、透、露。瘦是让衣服紧贴肉体,使衣服随着身体动作充分显示体态的曲线美;透选用薄纱,丝绸雕空(勾织)或其它半透露的衣料制作服饰,在视觉上可见到朦胧里的肌肤,展示含而不露的性感美。露让身体肌肤部分袒露,部分遮掩,袒露出酥胸玉腿,椭肩柳腰,具有惬意之感。通过不同款式的着装时尚引导,使人们感受到性人文精神美的快乐。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日臻繁荣,饮食与性关系也得到社会普遍关注。从过去的医疗提升到今日的保健,从营养价值品位转移至现代文化艺术型用餐。
去饭店从菜谱上看就有几种菜肴很有“性意”,人们自然会意识到性人文与餐饮文化的并融。“霸王鞭”(主料牛鞭)听菜名使人精神抖擞,大有阳刚之气,有补肾壮阳作用诱人品尝。“龙虎斗”(主料蛇和猫)蛇谓天上龙,猫是地中虎,所谓“斗”就是天地互动阴阳相吸(戏)暗喻男女相互嬉戏挑逗。“红酥手”(主料猪蹄)借用陆游的《钗头凤》里的词句命名,给菜肴增添美意,在品尝时必先以唇触“手”(吻手),谈笑中给人带来了快意。“鸳鸯蛋”(主料鸡蛋)象征男女恩爱永不分离,白头到老的合美生活。
西欧某些国家对饮食与性人文也很讲究。意大利马克·皮尔·怀特的“牡蛎”这道菜就表现了“性”:把鲜嫩的牡蛎放在滑滑的意大利干面上,再把牡蛎涂上一层白色奶油,然后再加上鱼子酱,看来很性感。当开启硬壳时,被暴露的鲜肉细滑柔软呈现在眼前,深浅相间的肉色,恰似羞怕而颤抖,很像女人体的隐私部位。英国诗人拜伦在他的笔记中写道“女人只能吃龙虾色拉,喝香槟酒,这是唯有女人味的适合女人的食品。”这一言道出性人文与餐饮文化上的密切关系,是体现养生价值的审美意义。
性人文也在建筑业内发挥着作用。在公元前447-431年古希腊人以人本主义观念推崇人体美,把人体的度量关系转换为建筑柱式的造型当中,体现出健康人体的理性精神和文明的理想。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是帕特农神庙,帕特农神庙的建筑是由古希腊雕刻家菲狄亚斯主持建筑的,采用的多立克柱式。多立克柱头粗壮,成刚挺倒立圆锥台,柱开间小、檐部笨重,没有柱础,雄强的柱身拔地而起,台阶朴素,用高浮雕突出体积,表现男性刚劲雄健的性格与体态。不同于希腊古典建筑的三种柱式之一的爱奥尼式柱身修长、开间较宽、檐部轻,有涡卷精巧柔和的柱头和看有弹性的柱础,薄浮雕强调线条,以表现女性清秀柔美的性格和体态。
英国通俗文化评论家史蒂芬·贝利在他的著述中讲到:建筑中的性是杰出的建筑设计带给人的平静安宁的感觉,正是这些感觉通过暗示而衍生出性爱的部分。这正如维也纳建筑师阿道夫·路斯所说:“一切艺术都带有色情。”
在当代生活中轿车走进寻常百姓家,厂家自然要竞争激烈,特别注重轿车的造型设计和车体的色彩确定,做到精心的思考和研究。他们将人体美的原理转换到轿车的造型设计上,让车体与人体美相契合,具有亲和力。对适合女性驾驶的车,在许多汽车广告中宣传美女与豪华轿车的亲和;受男性喜爱的车,是和男性体形特征相谐调,车体宽大厚重楞角分明,有雄健的力度美。福特喜泽尔豪华轿车于1957年上市,许多顾客认为杏仁状的散热器护栏像阴道,使他们感到不安,这成了商业的灾难。这说明性的文化艺术虽然来源于生活,但必然会产生高雅与低俗之分。
(《中国性科学》2012年第8期宋书功/文、《中美婚恋的性学分析》,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丁子江/著、《中国性科学》2013年08期戴浙/文、《中国性科学》2014年09期宫昌鸿/文)
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