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车改能否为公车浪费画上句号
2016-04-19本刊编辑部
央企车改能否为公车浪费画上句号
中石油某下属企业被曝出拥有路虎车队,涉事企业也承认:很多地方国企高管也享受着悍马H3、奥迪A6等豪车待遇。而发放车补的国企,车补标准则高得离谱,如西安某国企正处级干部每月车补高达5300元。
国家发改委官网日前发布《中央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中央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其中要求了央企公务用车的制度改革工作。
据了解,中央事业单位和企业车改实施意见分别由国管局和国资委牵头制定。
不能又发交通补贴又报销交通费
中央事业单位车改方案要求,确保改革后公务交通费用支出低于改革前支出,不能因此增加财政预算支出。
方案指出,党中央、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机关本级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离退休干部服务用车等车辆,在确保节支的前提下,对参改人员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通过社会化方式保障其公务活动出行。各部门机关本级的机关服务部门可保留1至2辆后勤服务用车。
而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必要的业务用车等车辆,如医疗救护、新闻转播、科学考察、技术勘察、检疫检测、环卫清洁等特种专业技术用车,这些车必须长期搭载固定设备并进行标识化管理,不得在公车改革过程中新增车辆。
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中央管理领导干部,由各部门自行选择确定参加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或维持原有公务交通保障方式。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改革后原则上不再配备工作用车。
中央企业取消退休离休人员配备的公车
中央企业车改方案要求,中央企业应当取消与经营和业务保障无关的车辆,可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技术服务(生产)、商务接待、执纪等实际需要保留适当的经营和业务保障用车。
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原则上通过配备公务用车保障履职需要;中央企业副职负责人可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公务交通保障方式。
采取配备公务用车方式的,不得发放任何形式的公务交通补贴。采取发放公务交通补贴方式的,取消为企业负责人配备的公务用车,每月按标准发放公务交通补贴或者按年度计算的补贴标准内据实报销公务交通费用。
其他符合条件的人员(如总经理助理等岗位)公务出行全部实行社会化保障,取消配备公务用车方式。中央企业根据岗位特点和生产经营实际,在有关部门核定的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上限内,分档确定公务交通补贴标准,每月按标准发放公务交通补贴或者按年度计算的补贴标准内据实报销公务交通费用。
取消为退休、离任或者调离本企业的人员配备的公务用车,不得为中央企业集团总部部门负责人及部门其他员工、非本企业人员等配备公务用车。
另外,方案提出,完善公务用车使用管理程序,健全公务用车使用明细登记制度,确保每辆公务用车每次公务出行的详细信息有据可查。
制度若不完全或出现新的浪费
中央国家机关车改去年刚完成,中央企事业单位车改如今又启动,可见中央单位车改比较高效,为地方车改作出了表率。不过,相比中央国家机关车改,企事业单位车改问题更复杂,改革难度更大,对有关方面挑战也更大。虽然车改意见已出台,但在落实层面仍面临不少难题。
从相关报道看,包括央企在内的国企,在公车配置、使用、补贴等方面比党政机关浪费更严重。比如中石油某下属企业被曝出拥有路虎车队,涉事企业也承认:很多地方国企高管也享受着悍马H3、奥迪A6等豪车待遇。而发放车补的国企,车补标准则高得离谱,如西安某国企正处级干部每月车补高达5300元。
之前,也有地方政府推动国企车改,如温州在国企推行货币化车改。也有国企主动推行车改,如五粮液公司拍卖了三百多辆公车。这些改革先行者的勇气值得赞赏。但由于缺乏统一车改方案和标准,也有不同声音。比较离谱的国企车改案例,是安徽电力公司曾为全系统约三百名副处级以上干部配备公务自驾车。
央企、地方国企的公车之所以乱象频出,既有缺乏统一管理制度、缺少有效监督方面的原因,也有改革滞后的原因,不仅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还导致国企出现奢靡歪风,让国企高管与普通职工之间裂痕加大,最终影响国企“战斗力”。
所以,这次出台的车改意见一旦落地,将有利于促进央企风清气正,能节约不少公款——这是国资出资人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不过,这次车改能否为央企公车浪费现象画上句号,还有待观察。这是因为,央企车改问题比较复杂,不但改革对象不好确定,而且车补标准也不好制定。另外,改革之后对保留的公车也不便监督。如果有一个环节改革不合理或者不到位,都可能出现新的浪费现象。
政府机关车改,既明确了改革对象,也明确了补贴标准。而在央企车改意见中,只是明确指出企业主要负责人原则上通过配备公务用车保障履职需要,企业副职、子公司分公司领导等高管究竟是领车补还是配公车,没有明确。尤其是哪些国企工作人员应该领车补也没有明确。
相比政府机关人员,国企工作人员因公外出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车补标准就比较难确定,标准过高是浪费,标准过低员工又不愿意。有人认为,最理想的做法是实报实销,但如果报销制度不健全,就会出现多报虚报的问题。因此,有关方面如何确定改革对象和补贴标准,值得关注。
(《北京青年报》2016.2.1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