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2015年经济运行的若干特点

2016-04-19许宪春

全球化 2016年3期
关键词:生产者居民消费名义

许宪春



中国2015年经济运行的若干特点

许宪春

摘要:2015年中国经济运行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从生产角度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主要的拉动作用;从需求角度看,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提高;从收入角度看,居民收入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在居民、企业和政府三者收入中增速最高;从结构角度看,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从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角度看,高技术制造业、新兴服务行业和符合转型升级方向的产品快速增长,网上零售额高速增长;从价格角度看,居民消费价格低幅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和货物进口价格降幅进一步扩大,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都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经济运行生产需求

本文从生产、需求、收入、结构、动力和价格等六个角度阐述2015年中国经济运行的若干特点。

一、从生产角度看经济运行特点

初步核算,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76708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863亿元,比上年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78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341567亿元,增长8.3%。*按惯例,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各行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和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构成项目(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及其细构成项目)增长速度均指剔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速度,因此,在本文行文中除非特别需要,一般不需要再说明是实际增长速度。而有关专业统计和部门统计指标的增长速度则不一定指实际增长速度,因此为了明确起见,行文中对专业和部门统计指标的名义增长速度和实际增长速度一般要加以说明。第一、二产业增加值增速低于GDP增速,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GDP增速。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7%,拉动GDP增长0.3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1.2%,拉动GDP增长2.8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1%,拉动GDP增长3.73个百分点。因此第三产业对于GDP保持6.9%的增长起到了主要拉动作用。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6.1%、4.6%、6.2%和3.8%,均低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金融业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9%和9.2%,均高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因此,金融业和其他服务业对于第三产业增加值8.3%的增速起到了主要拉动作用。

2015年金融业增加值高速增长是货币金融服务、保险服务和资本市场服务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资本市场服务超高速增长带动的结果。2015年末本外币存款余额增长12.4%、贷款余额增长13.4%,全年保费收入增长20.0%,全年股票成交量增长1.3倍。2015年其他服务业保持快速增长主要是新兴服务业、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业和部分公共服务业快速增长的结果。根据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调查结果,2015年1月—11月,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4%*本文年度内(包括月度和季度)各项指标增速均指同比增速,为了简化起见,下文不再出现同比增速的表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1.3%;物业管理和房地产中介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4.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12.2%,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9%,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时,财政加大了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区服务、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支持力度。2015年教育支出增长8.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9.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17.1%,城乡社区支出增长11.5%,节能环保支出增长26.2%。这些支出的快速增长,促进了相关公共服务的快速增长。

2015年GDP增速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0.2和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回升0.5个百分点。可见,2015年GDP增速的回落主要是受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回落的影响。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回落1.0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增速回落2.3个百分点,两者共同拉动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回落。三大因素对2015年工业增加值增速的回落产生重要影响:一是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导致外需减弱。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比上年下降1.8%,比上年回落8.2个百分点。二是商品房库存较大,导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明显回落。2015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仅增长1.0%,比上年回落9.5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明显回落影响到钢材、水泥、平板玻璃等产品产量的增长。2015年钢材产量仅比上年增长0.6%,比上年回落3.9个百分点;水泥产量下降4.9%,回落6.7个百分点;平板玻璃产量下降8.6%,增速回落9.7个百分点。这些产品产量增速的明显回落与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明显回落密切相关,而这些产品产量增速的明显回落直接影响到相应工业行业增加值增速的回落。三是居民对于汽车、手机等产品需求减弱。多年来,以汽车、手机为代表的消费升级板块一直保持较快增长,对工业生产的拉动作用较强。经过前期高速扩张后,我国居民汽车、手机等产品的拥有量不断提升,导致对于这些产品的需求减弱,影响这些产品生产的增长,进而影响相应行业增加值增长。2015年汽车产量仅增长2.7%,比上年回落4.4个百分点;手机产量增长3.9%,增速回落3.6个百分点;微型计算机设备下降12.9%,降幅扩大9.8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增速回落主要是受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速回落的影响,2015年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比上年名义增长11.3%,实际增长14.4%,分别比上年回落6.8和3.0个百分点。

从第三产业看,2015年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回落,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回升(见表1)。其中,主要受股票市场和商品房销售市场影响,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回升,金融业增加值增速回升了六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速回升了1.8个百分点,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的回升做出重要贡献。

分季度看,2015年一、二、三、四季度GDP分别增长7.0%、7.0%、6.9%和6.8%,前两个季度增速持平,后两个季度增速呈小幅回落走势。从三次产业看,前三个季度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逐季上升,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逐季回落;第四季度,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速走势均发生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与第三季度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有所回升,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有所回落。总的来说,三次产业增加值季度之间均保持平稳增长。从九大行业来看,主要受股票市场和商品房销售市场影响,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速季度之间波动较大。二季度金融业增加值增速最高,达19.2%;四季度增速最低,为12.9%;两者相差6.3个百分点。一季度房地产业增加值仅增长1.0%,三季度增长4.9%,两者相差3.9个百分点。其余七个行业增加值增速季度之间相对平稳(见表2)。

表1 2014年和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分行业增加值增长率 (单位:%)

表2 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分行业增加值增长率 (单位:%)

二、从需求角度看经济运行特点

支出法GDP是反映最终需求的重要指标,它由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大需求组成。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包括居民消费支出和政府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变动,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即货物和服务出口与进口的差额。从需求角度看经济运行特点就是从支出法GDP的上述构成项目角度看经济增长的特点。

(一)最终消费支出增速上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

1.居民消费支出增速比上年有所放缓,年内季度之间仍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住户调查中的年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年度支出法GDP中的居民消费支出增速。2015年,住户调查中的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71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4%,实际增长6.9%,分别比上年回落1.2和0.6个百分点。住户调查中的季度全国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增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季度支出法GDP中的居民消费支出增长走势。2015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和全年,全国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名义增长8.6%、9.1%、8.5%和8.7%,实际增长7.3%、7.7%、7.0%和7.2%,名义值和实际值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见图1)。所以,2015年居民消费支出增速比上年有所放缓,但年内季度之间仍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图1 2014年以来季度全国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名义和实际增长率(%)

2.政府消费支出增速比上年提高,季度累计增速逐季上升

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2015年财政加大了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区服务、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所以,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增速比上年明显提高,并且季度累计增速逐季上升。因此,2015年政府消费支出增速比上年明显提高,并且季度累计增速逐季上升。

居民消费支出和政府消费支出的上述表现决定了2015年最终消费支出增速比上年上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2015年,最终消费支出季度累计增速呈上升走势。

(二)资本形成总额增速明显回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下降

1.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速比上年回落,季度累计增速呈回落走势

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名义增长10.0%,实际增长12.0%,名义增速比上年回落5.7个百分点,实际增速回落3.1个百分点。从季度看,2015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和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名义增长13.5%、11.4%、10.3%和10.0%,实际增长14.5%、12.5%、12.0%和12.0%。显然,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名义增速逐季回落(见图2),实际增速前三季度逐季回落,全年增速与前三季度持平。因此,2015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产投资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之间的区别请参见许宪春:《准确理解中国的收入、消费和投资》,《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增速比上年回落。从季度看,前三季度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速逐季回落,全年增速与前三季度持平。

图2 2008年—2015年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率(%)

制造业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70%左右。这三大领域投资增速走势基本上决定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走势。2015年这三大领域投资名义增速均比上年回落(见图3),尤其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名义增速回落幅度较大,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起到了明显的向下拉动作用。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名义增长1.0%,比上年回落9.5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名义增长8.1%,比上年回落5.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名义增长17.2%,在三大投资领域中增速最高,比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高7.2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回落3.8个百分点。

图3 2008年—2015年制造业、房地产开发和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增长率(%)

商品房库存较大对房地产开发投资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是导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的主要因素。庞大的产能对制造业投资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是导致制造业投资增速回落的主要因素。

2.存货变动比上年下降,季度累计降幅总体上呈收窄走势

图4 2013年—2015年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期末产成品存货名义增长率(%)

从图4可以看出,2014年一季度开始,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存货增速明显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存货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均指名义增速,支出法GDP中的存货变动增速指实际增速。,表明工业产品市场需求不足,存货存量在增加。2015年虽然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存货存量仍然在上升,但其增速在回落,导致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存货变动比上年是下降的。2015年一季度末与2014年年末相比,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存货存量增速迅速回落,导致2015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存货变动明显下降;上半年末、前三季度末和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存货存量增速回落幅度明显收窄,导致上半年、前三季度和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存货变动降幅明显缩小。受此影响,2015年一季度支出法GDP中的存货变动大幅度下降,上半年依然下降,但降幅比一季度明显收窄,前三季度降幅进一步收窄,全年降幅比前三季度有所扩大。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变动的上述表现,决定了2015年资本形成总额增速比上年明显回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下降。

(三)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下降,对经济增长形成负贡献

2015年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出口比上年下降1.8%,而上年为增长4.9%;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进口比上年下降13.2%,降幅比去年扩大12.6个百分点。虽然货物贸易出口比上年下降,但由于货物贸易进口降幅更大,导致货物贸易顺差增长56.6%。*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出口、货物贸易进口和货物贸易差额增速均指名义增速,支出法GDP中的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增速指实际增速。2015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比上年下降,对GDP增速表现为负贡献。为什么海关统计的贸易顺差增速高达56.6%,而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却表现为下降,对GDP增速表现为负贡献呢?原因之一是海关统计的贸易差额只包括货物贸易差额,而货物和服务净出口除了货物贸易差额外,还包括服务贸易差额。2015年,虽然货物贸易顺差表现为较大幅度增长,但服务贸易表现为较大幅度逆差,对货物贸易顺差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原因之二是,货物贸易进口价格下降幅度远大于货物贸易出口价格下降幅度。因此,剔除价格变动之后的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小于上年,从而剔除价格因素之后的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比上年下降,对GDP增速表现为负贡献。

2015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和全年,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出口分别增长4.9%、0.9%、-1.8%和-1.8%;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进口分别下降17.3%、15.5%、15.1%和13.2%。虽然货物贸易出口增速较低或负增长,但货物贸易进口降幅较大,导致货物贸易顺差较大幅度增长。特别是一季度增长607.7%,上半年、前三季度和全年,增速逐季明显回落。从支出法GDP角度看,一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增速较高,对GDP增速的贡献较大;上半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增速回落,对GDP增速的贡献减少;前三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转为下降,对GDP增速表现为负贡献;全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降幅有所扩大,对GDP增速的负贡献有所扩大。

表3 2014年—2015年货物贸易进出口 (单位:%)

综上所述,从需求角度看,2015年最终消费支出增速比上年上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提高,其中居民消费支出增速比上年有所回落,政府消费支出增速上升;资本形成总额增速比上年明显回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下降,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速比上年回落,存货变动由上年增长转为下降;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也由上年增长转为下降,对经济增长形成负贡献。从2015年年内看,居民消费支出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政府消费支出增速逐季上升,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速呈回落走势,存货变动降幅总体上呈收窄走势,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由增长转为下降。

三、从收入角度看经济运行特点

从收入角度看经济运行特点,就是从企业收入、居民收入和政府收入角度看经济增长特点。受资料来源的限制,本文仅从住户调查中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工业统计中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和财政统计中的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的角度看2015年经济增长特点。

(一)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根据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实际增长7.4%,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1.2和0.6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实际增长7.5%,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2.3和1.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名义增长8.2%,实际增长6.6%。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0.8和0.2个百分点。

从季度看,2015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和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分别为9.4%、9.0%、9.2%和8.9%,实际增速分别为8.1%、7.6%、7.7%和7.4%。可见,2015年全国居民名义和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都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从表4可以看出,2015年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名义和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都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表4 2014年—2015年全国、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 (单位:%)

按收入来源分,在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1245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1%;经营净收入3956元,增长6.0%;财产净收入1740元,增长9.6%;转移净收入3812元,增长11.2%。其中转移净收入增长最快。

表5全国、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情况

全国居民农村居民城镇居民金额(元)增长率(%)金额(元)增长率(%)金额(%)增长率(%)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8.9114228.9311958.2工资性收入124599.1460010.8193377.8经营净收入39566.045046.334766.0财产净收入17409.625213.330428.2转移净收入381211.2206610.1534010.9

从表5可以看出,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来源项目中,工资性收入和财产净收入比上年分别增长10.8%和13.3%,增速明显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相应项目增速,这决定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主要是由于农民工人均工资保持较快增长,同时农民工人数继续增加,尤其是本地务工人员增加较多;财产性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主要是由于红利、房租收入和转让土地经营权收入增长较快。

(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下降

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3554亿元,比上年下降2.3%,2014年为增长3.3%。从工业门类看,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2604.2亿元,比上年下降58.2%;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55609.2亿元,增长2.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5340.6亿元,增长13.5%。显然,采矿业利润总额大幅下降,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增长较快。2015年各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增速均为负值。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下降2.7%,上半年下降0.7%,前三季度下降1.7%,全年下降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减少主要集中在采矿和原材料行业。2015年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减少1473.2亿元,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减少2354.4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减少1110.8亿元,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减少818.3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利润减少357.9亿元,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减少349.8亿元,这五个行业合计减少利润4991.2亿元。

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包括以下主要原因:一是因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导致生产和销售增速放缓。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1%,增速比上年回落2.2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名义增长0.8%,增速回落6.2个百分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降幅明显扩大加剧效益下滑。2015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5.2%,降幅比上年扩大3.3个百分点,对利润产生较大影响。初步测算,因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减少60519亿元;因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减少45753亿元,两者相抵,利润净减少14766亿元。三是成本居高不下。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68元,比上年增加0.02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4.2天,比上年增加0.7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35天,比上年增加2.7天。

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但符合转型升级方向的行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利润比上年增长8.9%,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长4.0%,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增长7.0%。降息、减税、清费等政策对企业减本增效产生一定积极作用。其中降息效果比较明显。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息支出比上年下降2.3%。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促使汽车行业效益好转,2015年1月—10月,汽车制造业利润下降3.1%,11月、12月分别增长35%和8.1%。

(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回落

201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217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4%,同口径*2015年将政府性基金中用于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以及主要用于人员和机构运转等方面的11项基金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同口径增速即按扣除11项政府性基金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影响计算的增速,下同。名义增长5.8%,比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一是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下跌、一般贸易进口大幅下滑导致进口税收大幅下降;二是工业生产放缓,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降幅扩大导致增值税等税收增速回落;三是企业利润下降使企业所得税增速回落;四是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减轻了企业和居民负担,相应导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减少。

从季度看,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和全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名义增速分别2.4%、4.7%、5.4%和5.8%,呈逐季上升的走势(见图5)。

图5 2014年—2015年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名义增长率(%)

综上所述,2015年我国主要经济活动主体的收入增长表现出以下特点:从年度看,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均比上年有所回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名义增速回落。从季度看,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均呈小幅回落走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累计名义增速均为负值;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名义增速呈逐季回升走势(见图5)。

四、从结构变化角度看经济运行特点

(一)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

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5%,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在2012年第一次超过第二产业,2015年超过第二产业十个百分点,并且第一次超过了GDP的一半,服务业主导经济增长特征愈加明显。二是高技术制造业比重进一步提高。2015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1.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二)需求结构进一步改善

需求结构进一步改善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三大需求结构进一步改善,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2015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6.4%,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比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高30.3个百分点。其次,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一是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2015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名义增长17.0%,增速比全部投资快7.0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名义增长12.5%,增速比全部制造业投资快4.4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名义增长24.8%,增速比全部服务业投资快14.2个百分点。二是高耗能行业投资比重下降。2015年高耗能行业投资名义增长4.5%,增速比上年回落7.3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11.7%,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

(三)收入分配结构进一步改善

收入分配结构进一步改善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民收入分配继续向居民倾斜。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8.9%,实际增长7.4%,分别高于GDP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2.5和0.5个百分点。二是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8.9%,实际增长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8.2%,实际增长6.6%。因此,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均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应增速。

五、从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角度看经济运行特点

从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角度看,2015年经济运行表现出以下主要特点:一是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2015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4.1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26.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2.7%,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增长10.6%,医药制造业增长9.9%,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0.1、6.6、4.5和3.8个百分点。二是符合转型升级方向的产品生产快速增长。2015年汽车中的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增长46.9%,多功能乘用车(MPV)增长13.7%,新能源汽车增长163.1%;智能手机增长14.6%,智能电视增长21.8%,增速远超传统产品。三是网上零售额高速增长。2015年全国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3.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31.6%,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42.4%。四是新兴服务行业快速增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1月—11月,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6.4%,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1.3%,房地产中介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5.6%,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24.7%,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营业收入增长23.1%。

六、从价格变化角度看经济运行特点

(一)居民消费价格低幅上涨

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4%,涨幅比上年回落0.6个百分点,为2010年以来最低涨幅。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3%,影响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涨约0.79个百分点;服务价格上涨2.0%,影响CPI上涨约0.59个百分点。在食品中,猪肉、鲜菜、水产品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9.5%、7.4%和1.8%,合计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约0.56个百分点。在服务中,受人工成本刚性上涨影响,部分服务项目价格涨幅较高;部分地区楼市回暖带动住房租金上涨,教育服务价格上涨明显。其中,家庭服务价格比上年上涨7.9%,理发服务价格上涨5.4%,洗浴服务价格上涨5.0%,学前教育价格上涨5.1%,私房房租上涨3.0%。

从季度看,2015年一、二、三、四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分别上涨1.2%、1.4%、1.7%和1.5%。各季度涨幅均低于2.0%,且走势平稳。

从月度看,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窄幅波动。其中,1月份涨幅最低,为0.8%;8月份涨幅最高,为2.0%。2014年9月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连续16个月在0.8%~2.0%之间波动。(见图6)

图6 2012年—2015年月度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

(二)工业生产者价格降幅进一步扩大

2015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5.2%,降幅比上年扩大3.3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下降6.7%,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约5.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3%,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约0.1个百分点。可见,工业生产者价格出厂价格的下降主要是生产资料价格下降影响的。在生产资料中,采掘工业价格比上年下降19.7%、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9.5%,加工工业价格下降4.3%。在生活资料中,食品价格与上年持平,衣着价格上涨0.7%,一般日用品价格下降0.7%,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0.8%。

2015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6.1%,降幅比上年扩大3.9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的九大类价格全部下降,其中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下降11.6%,降幅最大;其次是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11.3%,其余依次是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化工原料类、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其他工业原材料及半成品类、农副产品类、纺织原料类和木材及纸浆类,价格分别下降7.3%、6.3%、4.1%、2.4%、2.3%、2.2%和0.7%。

从季度看,2015年一、二、三、四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分别下降4.6%、4.7%、5.7%和5.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分别下降5.6%、5.5%、6.5%和6.9%,两者降幅均呈扩大走势。

从月度看,上半年各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降幅均保持在4%~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降幅均保持在5%~6%;下半年各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降幅均保持在5%~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降幅均保持在6%~7%,降幅呈扩大走势。8月至12月两者降幅均保持稳定,尤其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连续五个月降幅保持在5.9%。(见图7)

图7 2012年—2015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上涨率(%)

(三)货物进口价格降幅进一步扩大

2015年货物进口价格比上年下降11.6%,降幅比上年扩大8.2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下降9.8%,二季度下降12.0%,三季度下降13.3%,四季度下降11.6%。前三季度降幅逐季扩大,四季度降幅有所收窄(见图8)。货物进口价格降幅进一步扩大与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特别是能源价格大幅下跌密切相关。2015年国际市场能源价格比上年下跌45.1%,非能源价格下跌15.1%;其中,农产品价格下跌13.0%,原材料价格下跌9.4%,金属和矿产品价格下跌21.1%。

图8 2012年—2015年货物进口价格上涨率(%)

(四)工业生产者价格和货物进口价格下降进一步抑制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从图9可以看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变动对居民消费价格变动具有明显的传导作用。当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时,往往带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当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时,往往带动居民消费价格下降,或者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2015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降幅进一步扩大,对CPI上涨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图9 2008年—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货物进口价格上涨率(%)

从图9可以看出,2008年以来,货物进口价格对居民消费价格具有明显的输入作用。当货物进口价格上涨时,往往带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当货物进口价格下降时,往往带动居民消费价格下降,或者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2015年,货物进口价格降幅进一步扩大,对CPI上涨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责任编辑:艾冰

(1)Som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economic operation in 2015

Xu Xianchun

China’s economic operation in 2015 showed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duction, the value-added of the third industry played a major pulling role in economic grow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mand, the contribution of fi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to economic growth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erms of income, the growth of residents’ income remained steady and rapid, and the quickest in comparison to those of enterprises and govern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structur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demand structure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structure were all improved furth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economic growth engines, the high-tech manufacturing industry, emerging service industry and sectors within the direction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 grew rapidly, the online retail sales soared; from the price point of view, the consumer price rose slightly, industrial producer prices and import prices fell further, playing a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 on consumer price rises.

作者简介:许宪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

·本 刊 专 论·

猜你喜欢

生产者居民消费名义
1月巴西生产者价格指数上涨3.92%
2020德国iF设计奖
2018年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
2018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以二胎的名义,享受生活
以法律的名义,捍卫英烈荣光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我们为什么要以爱情的名义挽留婚姻
以Herm è s名义,注解时尚
会安慰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