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供给侧改革中实现创新发展
2016-04-19王留根
王留根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任务,这为扶贫开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明了方向。
提升个人能力
所谓“供给侧”,是相对于需求侧一方而言的,当供给小于需求时,则是粮票、肉票、布票时期;当供给大于需求时,则是今天的产能相对过剩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涵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力。
目前,全国正在开展的脱贫攻坚行动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一,这是扶贫领域的一次全面创新与尝试。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力,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尤其劳动力要素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河北省还有62个贫困县、7366个贫困村,310万贫困人口,其中有劳动能力的164万人,没有劳动能力的146万人。62个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16元,主要集中在“两山”:燕山、太行山;“一域”:黑龙港流域;“一环”:环首都贫困带,特别是环首都周围呈现出了“断崖式”的贫困现象,总书记称其为“京津周围的贫困地区就像貂皮袄上的几个补丁,看着很扎眼”,应当深刻理解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
做好扶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围绕“人的发展能力”,从供给侧角度,为提升贫困户的发展能力,解决好“一标准(2855元)、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的核心问题,构建起一套系统的扶贫措施框架。
一是切实提升贫困户发展素质。总书记提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可见人的发展能力的重要性。各级党组织和扶贫工作队要通过宣传教育,点燃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激情、决心和信心,解决等靠要思想,把观念转过来;通过教育扶贫、科技下乡和科技推广,增加贫困户生产就业的能力;以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险等提高贫困户的身体素质,通过危旧房改造改善贫困户的居住条件,为生产就业脱贫致富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是为贫困户生产就业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通过易地搬迁、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其生态生产生活条件。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要制定“一村一策、一户一法”,以绿色发展,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以特色小镇,实现城镇乡村化、乡村城镇化,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第六产业”(就是1产+2产+3产)、开发旅游资源等为其生产就业提供机会。
三是为贫困户生产就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不论是第一层次的医疗、住房、教育、科技扶贫,还是第二层次的易地搬迁、基础设施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旅游资源开发,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除了需要加大财政扶贫的支持力度以外,还要充分利用好金融扶贫、社会扶贫这两类资源,举全社会之力服务于脱贫攻坚战。
四是为贫困户的生产就业提供制度保障。扶贫开发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层次、多个领域,要从政策制度上,通过目标管理,对各层级、各部门的任务、分工、合作加以划分,并制定详细的可操作扶持政策。在规划编制、项目安排等方面,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制方式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做到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对于扶贫资金的使用、扶贫项目的进度、扶贫效果的评估需要有相关部门来监督监管,对于扶贫项目的宣传、社会扶贫资源的动员,也要引导营造人人皆愿为、人人皆能为、人人皆可为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走出脱贫新路
按照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实施河北“八八战略”(一个“八”就是“实施八大专项行动”,即产业和就业脱贫行动、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脱贫行动、生态保护脱贫行动、教育脱贫行动、社保政策兜底脱贫行动、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行动、基础设施脱贫行动、“互联网+扶贫”行动。另一个“八”就是“八项超常规举措”(即财政支持、金融支持、土地政策支持、贫困户收益落实到人头、定点扶贫、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社会扶贫,还有考核指挥棒),以扶贫开发统揽全局,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山区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旅游发展“五位一体”相互融合,按照“三区一基地”的定位,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方略,走出一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新路子。
贯彻精准扶贫,解决好“大水漫灌”。扶真贫必先识真贫,识真贫还要真扶贫。首先是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才能让每一个贫困家庭不在全面小康的路上掉队,到2020年让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确保精准扶贫,是成功的关键。
一是严禁简单粗放识别。要在识别过程中做到“五看五不录六优先”的原则,严禁造成“富人先受益、穷人被挤出”。
二是要破除层层分解指标的做法。避免真正的贫困户被“屏蔽”,尤其是一些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要因地制宜,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新路径,让每一个贫困家庭都感受到扶持的温暖。
三是切实做到不漏村不漏户不漏人。严格做到精准识别贫困户、精准登记造册、精准建档立卡、精准动态管理,把扶贫对象底数摸准做实。
四是精准施策。要按照贫困户生产收入、打工收入、转移支付、资产收益,合理安排,分类指导,增强精准扶贫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实施超常举措
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破解土地制约。贫困地区多数是革命老区,河北省共有革命老区57个。从打土豪、分田地,到今天脱贫困、奔小康,经历了建立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化,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再到今天的土地流转,经过了“两分两合”式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结果。在经济新常态下,要建立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的现代农业体系,必须把“撕碎”的土地再重新整合起来,走市场化的道路。盘活土地存量,推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促进贫困地区土地经营权、林权、宅基地、贫困村集体产权等有序流转。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将农村沉睡的土地资源,转变成流动性的资产,通过银行抵押,把资产转变成资金,通过新的投入产出,转变成资本。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要加大与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建立土地信托融资机制,搞好土地储备。同时建立物权抵押贷款机制,发挥土地资源在融资中的权益性作用,推广“一次授信、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动态调整”信贷模式。
实施资本化运作,解决“钱不够”问题。将财政帮扶资金由直接拨付改为股权投入,由资金到户改为资本到户、权益到户。在县级整合资源、资产、资金、资本,实施资本化运作,资源、资产、资金、资本都是货币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形式,他们四者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城乡统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打破部门条块分割,实施“四资整合”的资本化运作,以此构建财政资金与社会资金、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有机结合的城乡统筹扶贫开发投融资体系。推进财政资金与社会资金“两轮驱动”、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双线操作”,形成助推金融创新,支持城乡统筹脱贫攻坚的新动力。探索用政策性金融支持精准扶贫,通过“政府主导,购买服务”方式,为城乡统筹推进脱贫攻坚提供集中、大额、长期的贷款和多元化金融支持。做到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优势互补,特惠金融和普惠金融引领社会资本共同支持脱贫攻坚,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合力。加强金融监管,防止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的金融风险。
坚持技术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按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围绕技术创新,实现创新、创意和创业。以产业创新为主攻方向,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依托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切实把创新落实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上。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知识创新推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产业升级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与重构,经济结构优化与重构推动上层建筑优化,上层建筑的优化提供自由创新的环境文化与氛围,反过来又推动知识创新,形成技术创新、资源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产业创新、金融创新相互强化的模式。要运用“电商+扶贫”行动,构建“互联网+政府+科技+金融+产业”五融合平台经济。
创新市场运作方式,推进制度改革。将股份制与合作制融为一体,采取按股权分配和按劳分配相结合,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探索的新经济模式,其出发点一是体现市场条件下的竞争性;二是把广大人民群众组织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解决单一贫困户无法面对市场风险的问题。
在体制机制上,加大招商引资、引技和引智力度,大力发展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合作社+农户的“六位一体”股份合作制经济;按照资本市场的理念,实施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土地流转;像抓工业园区一样抓农业园区,坚持产业园区+移民社区“两区联动”同步建设;通过“公司+农户”信贷模式,集中小额信贷资金,给富人贷款,让穷人受益,企业还本付息,贫困户享受政府贴息,探索扶贫资金政府主导权+企业使用权+专家管理权+贫困户受益权的“四权明晰”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实现贫困户租地有租金、入股能分红、打工挣工资,依次增加贫困户租金+股金+薪金的“三金”收入,形成城乡统筹脱贫攻坚的新活力。
在经营机制上,实行“六统一分”模式。例如在发展香菇产业过程中,河北省阜平县天生桥镇红草河香菇种植基地、河北昊艺公司采取了统一流转土地、统一建棚、统一提供菌棒、统一传授技术、统一价格回收、统一“公司+农户”贷款,将大棚以租赁的方式分配到贫困户,充分发挥了统分两方面积极性,既解决了农民资金、技术和项目风险的问题,又实现了贫困户增收脱贫的保障。
实行目标管理,调动各级干部积极性。目前,河北省出台了对贫困县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的扶贫实绩考核办法,引入第三方进行考核评估。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其目的就在于推动工作、评价识别干部。今后三年中,河北省每年有100万人口的脱贫任务,必须要按着“六个一批”的要求,制定路线图、时间表,把任务卡死、时间卡死、责任卡死,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将各级领导干部逼入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不是被压下台,就是被压成材。通过建立和落实脱贫人口指标体系,做到纲举目张,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压力。实行月报表、季调度、半年一小考、年终大考核的工作机制。要把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有机结合起来,落实扶贫成效。要建立问责机制,对行动迟缓、工作不力、措施不当的单位与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对影响扶贫工作开展的领导干部要坚决处理;对工作落实到位、成绩突出、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奖励。组织部门要按照省委“五个重用”“五个不用”“五个调整”的要求做好考核工作,实现干部能上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