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移民进行时
2016-04-19文炜
文炜
山西省北部忻州市下属岢岚、五寨两县位于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飞机从忻州上空掠过,巍巍太行苍茫无际,山高、路险、交通不便。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外面的世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却因远离都市远离现代文明,渐渐被时代浪潮抛弃,人们的生活日益困顿。
找“穷根”
共产党人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当下,怎么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就成为忻州市委、市政府践行宗旨的最现实内容。要致富先找“穷根”,忻州市委市政府会同岢岚、五寨等县扶贫办的同志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田间地头挖“穷根”。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他们得出一个共识:忻州穷在“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干旱、高海拔、无霜期短,加上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地贫瘠,致使脆弱的生态环境根本无法承载人们致富的希望。
树挪死,人挪活,移民是这里的人们摆脱贫困的最佳选择。
方向定下来了,具体实施起来却千难万难。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最是讲究故土难离,入户调查显示,60%的人不愿离开,尤其老人们更是说死都不愿意走。有人说守着穷家好歹还有几亩薄田种,到了城里,没营生可做,岂不更没法子活,有的说穷就穷些吧,乡里乡亲几辈子了,大家彼此有个相互照应,搬到别处两眼一抹黑,可咋活呀?还有的人担心乡下人搬到县城里住,被城里人看不起遭欺负,更有人直接摇头,表示根本拿不出钱到城里买房置院,这家怎么搬?
村民们的顾虑让调研组的同志很是心酸,世代贫穷让乡亲们固步自封,没有自信,甚至丧失了追求富裕生活的勇气。当下,全国人民都在努力实现属于自己的“中国梦”,全民富裕奔小康是党的路线,怎么能落下任何一个乡亲?
市委书记市长下达指示: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一定要把乡亲们搬出穷窝窝,不仅要搬出来,还要让他们安心住下来,生活好起来,彻底告别过去的穷日子!
领导发话了,咱就全力以赴抓落实吧!
挪“穷窝”
作为“老贫困户”,五寨的搬迁早在2003年就开始了。因为动手早,再加上当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强劲扶贫“春风”,如今,他们的移民工程已初见成效。五寨移民搬迁的第一个“作品”是经堂寺村的整体搬迁。当年的经堂寺村位于大山深处,全村48户,113人,土地334亩,人均土地不足3亩,就着2亩坡坡岗岗的山地好不容易种点土豆玉米,还常常被山里的野猪糟蹋了,一亩年均收入仅300元左右,人均收入不到1000元,日子过得十分焦苦。孩子上学、看病就医更是难上加难,截至2003年,全村小学、初中文化水平的村民占70%以上,没出过一个大学生。这样的村子如果不搬迁,想脱贫几乎是痴人说梦。
要脱贫,办法只有一个:搬!
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五寨扶贫办主任陈振龙带着工作人员跑土地、跑资金,磨破了嘴皮子,磨穿了鞋底子,终于在县城为搬迁移民建起了清莲新村。从2003年至2009年,历时六年,经堂寺村村民陆续搬进新村,完成了整村搬迁。有了整村搬迁的成功经验,五寨县扶贫工作接下来更是“大手笔”:2008年至2012年,对原来散落在五寨沟里的77个村子组成的一个乡进行整乡搬迁。原来的洞儿上村、黄土坡村、李家庄乡的村民们如今住进了宜居园、清荷苑、东紫园,从最偏僻的小山村走进城镇,住上楼房,一步到位。从此,他们从思想到行为再到生活都发生了颠覆性改变。
第一个重大改变是“变勤”了。过去生活在山沟沟里,春天地里撒把种子靠天吃饭不管不问,秋天能收多少算多少,半年光景都在墙根下晒日头,“脱贫”就是等、靠、要,生活懒惰思想懒惰,得过且过。现在搬到城里,看看人家城里人的生活,就受了刺激,都是爹生娘养的,凭啥人家衣着光鲜,吃香喝辣,自己就这么穷?不行,俺得赚钱去!于是,再没了晒太阳打麻将的心思,都开始琢磨挣钱了。
这就对了,陈振龙喜上眉梢,这就从“要我脱贫”迈向“我要脱贫”了。咱们都筹划筹划,看干点啥挣钱呢?有人想继续种地,好!经多方协调,想种地的人均耕地达15亩,是从前的5倍,而且都是平展展的水浇地,再不是从前坡坡岗岗靠天吃饭的旱地。有村民说“我会养羊”,扶贫办就帮着弄贴息贷款,协调草场,一户养上百八十只羊,夏天赶上山吃草,冬天赶下山圈养,一年下来也落不少钱。有几家会开车的找到村委会说想跑运输,可没钱买车,政府不仅帮着筹集资金买车,还帮着联系业务,车轮子一转,黄金万两,一辆大车带富两三家!有的虽没啥技术,可有一身好力气,各级政府就往建筑工地上推荐,先小工慢慢地熬出技术干大工,钱越挣越顺手。还有一条挣钱的好路子,政府封山育林,冬天挖坑,春夏种树,经堂寺乡政府就组织了两支一百多人的专业植树队。剩下些妇女干什么呢?只要人勤快也不愁没有挣钱的地方,政府掏钱让女人们去晋华职业学校学习餐饮服务技能,学完了发上岗证还推荐工作,挣回来的钱不比老爷们少。
农民由过去的单一农业生产变为多种经营,脱贫程度有两组数字最能说明情况:2008年,五寨县年人均纯收入2666元,经堂寺乡年人均收入1916元;2015年县里年人均纯收入5760元,该乡上升至7658元,已从拖后腿华丽转身为领跑者。
现在,经堂寺乡乡里有小学,有县级中医院,不出500米就是中学,世代困扰村民的上学难、行路难、看病难等问题都迎刃而解。
当初建移民小区时,陈振龙要求开发商:“这个小区无论从质量还是配套设施,你必须建得比商业小区还要好!”在小区,记者看到的幼儿园最有代表性。这座独门独院的幼儿园上下四层楼,教室、图书室、多功能厅、游乐室、琴房、舞蹈房、医务室、餐厅、休息室……一应俱全,各种设施都是名优产品,教师全部来自有资质的幼儿师范毕业生,这样的软硬件足以跟北京一级一类示范园媲美。如此高大上的幼儿园对移民家庭的孩子一学期收费仅1500元,老板明摆着赔本赚吆喝,他说:“陈主任他们想方设法帮移民脱贫致富,那个干劲实在令我感动,我愿意尽一些绵薄之力为政府分忧。”
有一群人对村民们生活的巨变欣喜又惆怅。在移民新村养老院,记者见到了六十多位已是风烛残年的孤寡老人,这些老人90%以上是打了一辈子光棍的穷汉。今天,住进养老院,过上了“白吃白喝,生病有人管,吃完饭碗都不用洗”的幸福生活,老人们都说“共产党好啊!给我们这些没儿没女的老汉养老送终”。他们还说,“现在村子里再没光棍了,挣上了钱,还有了城里的新楼房,姑娘们都愿意嫁呢,连太原城里的姑娘都娶回来了!现在的娃娃真是赶上了好政策啊!我们年轻时没赶上呀……”
稳得住
这边,五寨县的整乡搬迁红红火火,那边,岢岚县扶贫办主任刘德、副主任张剑锋也在为移民脱贫四处奔波。岢岚县计划在县城西部规划建设总面积499亩的可容纳2万人入住的广惠园移民新社区,总投资达7.28亿元。
为了让移民在新家扎下根,岢岚县委县政府实行移民群众享受就医、教育、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科技培训“七优先”制度,解决了新移民孩子上学、就医、出行等生活困难。实施“阳光工程”“雨露工程”等培训工程,开展就业培训、劳动力转移,构建企业优先招聘新移民服务平台,近三年来帮助转移移民劳动力4492人。他们还改革户籍制度,实行城乡统一的居民户口,打破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推进农村土地改革,落实移民的耕地、林木等补偿金,保证其土地、林木所有权不变,解决了移民的后顾之忧。
这些措施在岢岚扶贫办看来还远远不够,要让移民稳得住,一定要找一条有特色能持久的路子。经反复调研,他们盯上了羊。
岢岚是“中国晋岚绒山羊”的主要产地,定位这个国字号品牌发展“一县一业”,一定大有可为!最初的做法是制定“羊十条”综合扶持措施,给每个养殖户提供15只母羊一只公羊,规定一年后还给政府15只重量大致相等的羊,再交给下一家养殖户,这样以“羊银行”模式启动实施“百万只羊”工程,先后建设19个养殖小区,创建了7个养殖合作社。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借羊还羊”的法子出了纰漏,有的养殖户一缺钱就把羊卖了应急,还有的甚至杀了羊解馋,到时候还不上羊,你还真拿他没招。刘德,张剑锋他们又想出一个办法:给你羊时,你必须先交押金,一年后还羊时再把押金退给你,你要把羊卖了或吃了,那对不起,押金就甭想拿回去了。这样一来,养殖户有所顾忌,再也没人半截子卖羊吃羊了。这个法子推行了三四年,眼瞅着养殖户的钱袋子就鼓起来了,村民江心宽对此深有体会,原来他家拉了一屁股债,养了三年羊,不仅还清了债务和贷款,还攒下些钱。他觉得政府引导的这个营生好,旱涝保收,再不用像原来那样看老天爷脸色吃饭了。
如果说江心宽是“借羊换羊”的受益者,宋家沟村的孙文新则在“四位一体家庭庭院经济”中尝到了甜头。后一种是县扶贫办为“稳得住”搬迁到宋家沟村的移民而精心设计的一种致富模式,具体内容是:为每户移民家庭建一个漂亮宽敞的院落,院中有四间房、一个牲口圈、一个沼气池,还有一个蔬菜大棚。为了指导村民们种大棚,县政府每年出资14万,专门从中国最大的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山东寿光请来两位“高手”常年住在宋家沟,帮助村民解决各种种植难题。搬进小院七年了,靠着院子里的大棚,孙文新夫妇愣是把两个儿子都供到了研究生,孙文新跟记者说:“要没有移民搬迁的政策,这俩娃还读研究生?高中能读下来就不错了!”一边站着的孙文新的姐姐忍不住插话说:“可不是,原来在山里年景好了年底能落一千来块钱,年景不好连饭都不够吃!现在好了,种大棚我一年咋也落个三万来块钱,你想想,这多大差距啊!”陪同记者采访的张剑峰打趣她说:“大姐,听说你娶儿媳妇在县城花二十多万买了新楼房?你成财主了呀!”孙大姐笑得眯上了双眼。
县扶贫办认为,移民搬迁只是“脱贫”的第一步,真正要实现“致富”更多的希望在移民第二代身上,所以他们把对“移二代”的“教育扶贫”看作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启动了贫困家庭二本以上大学生和中职学生补助工作,规定一个学生一年补助1000元,还在每年大中专院校招生结束后,发动社会力量四处筹集钱款,对收到二本以上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学生给予一次性补助若干元。随着扶贫力度的不断加大,岢岚县近十年来再没有发生一例大中专生因贫困而失学的事情。
离开移民新村时,正值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落在一排排齐整的院落里,落在平展展的原野上,落在移民们朴实的笑脸上,就在不远处,新的移民安居房正在破土动工,记者似乎看见更多朴实的笑脸正在叠加,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