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策略探析
2016-04-18葛亚坤
葛亚坤
摘 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改善民生为事实依托,用改善民生事实及其成就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当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着现实难题:一是“四风问题”污染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风气;二是收入分配差距拉大、食品药品安全等民生问题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三是道德沦丧、诚信缺失等现象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为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建立健全有力的保障机制、科学的激励机制以及有效的利益解决机制。
关键词:民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1-29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强调,要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指出要关注人们的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找准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等,这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理论指导。基于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在改善民生中落地开花。
一、改善民生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事实依托
1.以改善民生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事实依托具有理论依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观念,是人们对客观的价值关系或价值事实的主观反映,属于社会意识。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1]但是“人们决不是首先‘处在这种对外界物的理论关系中,正如任何动物一样,他们首先是要吃、喝……通过活动来获得一定的外界物,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2]可见,满足人们的吃喝要求是第一需要,在此前提下才能谈论其他社会关系。吃、喝等需要属于民生范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观念,要获得人们的广泛认同,必须以改善民生作为事实依托。只有不断满足人们生活需要,才能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现实基础。“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3]
2.以改善民生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事实依托具有现实针对性
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意识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处于不同社会地位、在改革发展中利益得失迥异的社会群体,不仅有多元的利益诉求,而且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也出现了差异。“要发展不要环境,讲政绩不讲民生,公众会怎么理解‘富强文明?如果办事情都得找关系,打官司也要走后门,老百姓又从何感受平等公正?”[4]因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构筑现实基础,必须以满足人们的利益为抓手,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推进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在内的民生建设,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当社会主义的价值关系进一步理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事实进一步丰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才能真正地得到普遍的确立、巩固和提升”,[5]否则,人们就会质疑和漠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民生视域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境遇
1.就业、医疗、收入分配差距拉大,食品药品安全。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
“人们容易忽视一个比较隐蔽的知识论问题:通常,人们只考虑正确知识应该是普遍有效的,却很少考虑到一种知识是否正确还要取决于它与利益是否一致。一种知识,哪怕是真理,如果与使用者的利益不符,它对于这个使用者而言就不是有效的真理。”[6]一种价值观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同和接受,最终要靠这种价值观实际带来的利益加以维持和巩固。而当下我国收入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快,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民生问题,会制约富强、公平、民主、和谐等理念的培育。鲜活的现实与核心价值理念之间的裂痕导致人们的认知失调,消解着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哪种政治组织和意识形态能带来优异的经济成就,哪种政治组织和意识形态就能生存、兴盛,并取代生产率低的政治组织和意识形态。”[7]
2.就业、医疗、收入分配差距拉大,食品药品安全、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
理论的科学性和感召力不仅需要理论论证和逻辑证明,而且需要事实证明加以例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亦如此。而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民生问题,如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等,一方面会扰乱人们的价值观,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情形造成了不同的社会生活板块。在不同的社会生活板块基础之上,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必然很不相同,致使社会的价值体系出现程度不同的紊乱情状。”[8] 另一方面会弱化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压缩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和空间。
3.道德沦丧、诚信缺失等事件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假冒伪劣、商业欺诈、交通肇事逃逸等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事件背离了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挑战价值观底线,已经成为培育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障碍。触碰价值观底线的事件时常发生,一方面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现实要求,另一方面也给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负作用。
三、民生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策略的构建
1.党的建设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力量
历史和现实证明,要解决中国所存在的所有问题,关键在于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党员、干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起着引领带动作用,这要求党员、干部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其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坚守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信仰;否则,党就丧失了先进性和凝聚力。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8]其二,加强作风建设,积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已经指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9]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着力解决腐败和形式主义问题,把纪律和规律挺在前面,加强党章学习,以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提升党在群众中的信任度,增强党的十八大“三个倡导”的吸引力。
2.制度建设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保障
其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度建设是根本性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要求上升为具体法律规定,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保障、促进作用,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法治环境。”[10]用法律的权威来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其二,把基层鲜活的实践经验提升到制度层面。总结基层单位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经验,并将其有效地转化为相应体制机制,这是自下而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
3.科学的激励机制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助推器
在社会治理方面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给正能量以精神赞扬或物质鼓励,给负能量以法律惩处或道德谴责,力求实现治理绩效与道德修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局面,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得到肥沃的生长土壤。“一种意识形态或主流话语高扬什么价值,这不说明问题,重要的是实际生效的社会奖励,即做什么样的事情和怎样做事情能够获得什么样的收益。”[11]
4.有效的利益解决机制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擎
在利益解决机制中,引导人们树立公平、正义、诚信的价值观念。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2]可见,思想依附于利益,利益牵引着思想,利益决定人们的立场和观点。因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具体而言,应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拓宽诉求表达渠道。诉求表达是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利益问题的第一步。创新群众诉求表达机制,拓展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力求社情民意能够通过多样化途径得以及时表达。第二,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解决发展短板,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第三,建立健全我国权益保障机制。保障人们的合法利益,建立健全以增强公平性为重点的权益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人民日报》评论员.以人为本 提升价值认同度——论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2-24.
[4]李崇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观念到现实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7,(2).
[5]倪连山.理性认识当前党内的享乐主义之风的现状及危害[N].光明日报,2013-07-02.
[6]吴忠民.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7]王 列.全球化与世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人民出版社.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1]赵汀阳.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