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蜀缬传统技艺的特点

2016-04-18罗羽珂

现代装饰·理论 2016年5期
关键词:扎染染料纹样

罗羽珂

蜀缬,作为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具有悠久的发展轨迹,独特的工艺技法,天生天化的扎染染料,使其具有独特的视觉冲击力及特点。文章以扎染的历史发展为基础,主要探讨了蜀缬的独特工艺特点和与其他地区扎染纹样的区别。通过对组成蜀缬的扎与染两个方面的研究,丰富了蜀缬的知识宝库,有助于人们保护这一传统工艺,让其传承与发展下去。

扎染的历史发展

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若追溯扎染的历史,其在秦汉时期就普遍流行起来了,那时称之为“绞缬”。晋代陶潜的《搜神后记》中记载过,有一青年妇女着“紫缬襦”,远看似梅花鹿的斑点。这种紫裙襦正是紫色扎染的布料所做的衣裙,而梅花鹿的斑点即是鹿胎缬的手法,东晋时期扎结防染的绞缬绸已经有大批量生产。南北朝时期,扎染更加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贵贱通服之”。盛唐为扎染的鼎盛时期,白居易记载“成都新夹缬,带缬紫葡萄。”薛涛《海棠溪》中也提到“人世不思灵卉异,竟将红缬染轻纱。”宋代因为费时费力,朝廷一度明令禁止扎染,使其发展逐渐衰退。元代《碎金》中记载有檀缬、蜀缬、锦缬等花色品种。纵观整个绞缬历史,虽然由盛转衰,但绞缬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逐代相传,一直延绵不绝。

蜀缬的传统工艺技法

四川扎染继承了传统的扎染技法,可以分为串叠塔绞四大类,而其中的绞是四川扎染的一大特色工艺,绞主要是画面上线条的表现手法,因为手法复杂且繁琐。如今还有蜀缬还在继续运用这一工艺,成为了其扎染的一大特色,注重于表现线条,然后进行点线面的结合。

撮:将面料需要印花的地方,用手指抓起一撮来,用线缠绕3-7七圈即可。也可包入玉米或者小石子进行撮扎。例如方胜、连胜、鹿胎缬等。

串:以串线来完成花型,一般将串扎称为平针针法。串的针距越短,轮廓越清晰,反之轮廓越模糊。根据针法的不同,有许多不同的表现方式。例如单线、双线、多线、错针等。

叠:将面料用各种方法折叠起来,利用线缝制或麻绳捆起来或捆在木棒上染色。此法主要用于边角的晕染也可用于整块面料的染制。

塔:塔扎是撮扎与串扎相结合的一种扎法。因扎后外形形似下大上尖的宝塔状而得名。用于表达较大的块面为主。根据扎线的松紧,出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越紧留白的效果越好,而松紧相结合会出现晕染的润色效果。

绞:绞这一技法能够在画面形成线条的效果。另一种是把织物绞呈条状,再以线缠缚,或打结入染起到皱褶和条纹效果,套色染花布多用此法。

蜀缬的传统染色技法

1.源自天然的染料

蜀缬的染色原料是从使用天然染料慢慢变为运用化学染料,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四川位于雨水丰盈的地区,利于多种天然原料的生产,取自天然的染料具有其天生天化的特点,色彩清淡雅致,不具有刺激性。其中黄色来源于栀子和黄栌,红色来自于茜草和苏木,蓝色来自于板蓝根和菘蓝,这只是原料的一小部分,同一个色系的不同原料呈现的效果都是不同的,形成了多样的色彩体系。而且天然染料需要依靠媒染剂来进行上色,而媒染剂的多种形式也决定着每一种染料的色彩多样性,同样的原料运用不同的媒染剂,例如运用重铬酸盐和铝盐出来的色彩效果肯定是有所差异的,色彩的不确定性和无污染也成为了天然染料的两大优势。由于化学染料具有上色快和颜色丰富等优点,似乎同社会的快节奏步伐相和谐,满足其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2.独特的套染技法

为达到色彩丰富绚丽且丰富的目的,自贡扎染的染色方法喜好多色套染,将布面分几次渗入染料中,运用不同的染色技法会达到不同的染色效果,《考工记》中说道:“ 三入为纁, 五入为緅, 七入为缁”,就是解释的多色套染的这一方法。这与云南地区的扎染不同,云南扎染喜好单色,主要是单色靛蓝为主,蓝底百花。四川扎染多色套染的染色技法主要分为三种。首先为提染,是最常见也是最常用的染色技法,将布折叠或扭转之后,用手或绳子提起一端,另一端进行染色,同时利用水蒸气使布面产生深浅不同的晕染效果。其次是夹染,这是利用夹子或筷子等块状物而完成作品的一种染色方法,利用夹子防染,出来的效果工整有秩序性,最后是破染,主要用于作品的背景染色,呈现大气磅礴的染色效果,然后在之上再继续进行染色完成作品。这几种只是蜀缬的一部分染色技法,出来的效果大不相同,颜色丰富俏丽。

3.蜀缬传统纹样特点

蜀缬主要分布于四川自贡地区,自贡具有悠久的产盐历史与丰富的盐业文化,扎染的纹样也与之息息相关,多偏向于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事物作为纹样的设计基础,这与云南和江苏的纹样特点大不相同。云南作为少数名族聚集地,扎染纹样以自然元素和美好寓意的元素为主,例如花鸟虫鱼或四方连续图案等,而且画面的总体效果以块面为主。而江苏的扎染主要是在80年代与日本加工和服而发展起来的,延续了日本的纹样特点,反复印染突出主体物,呈现出凹凸不平的画面特色。

结论

通过分析,蜀缬拥有丰富多变的染色技法,特别是对线条具有巧妙的运用。还具有天生天化的染色原料和独特的套染技法,使其色彩绚丽多彩。特别是源自于生活的纹样设计使其区别于其他地区扎染作品,绽放出独特的地区色彩与文化内涵。

我们应当保护这门传统技艺,让其传承发展下去。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服装学院)

猜你喜欢

扎染染料纹样
邂逅扎染 布里生花——从古法扎染师到新阶层守艺人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中国染料作物栽培史
白族扎染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扎染在服装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染料、油和水
反春色彩 方巾扎染DIY
袁飞纹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