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的艺术形式分析
2016-04-18黄鑫
本文针对艺术形式问题进行了多维度分析,分别从生理层面、心理层面、社会层面这三个维度研究艺术形式效应。对于艺术形式的分层面剖析,有利于全面认识艺术形式的不同性质和作用,深入理解感官生理、视觉心理和社会效应之间的密切关联及其递进关系。对于艺术实践来说,区分多维度的形式效应,也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着手艺术本体,面向社会需求,更好地指导创作和艺术设计,解决好艺术实践中的问题。
1.艺术形式在感官生理上的直观反应
花开花谢、潮涨潮落,松子的层叠、树叶的脉络(如图1),自然形态是艺术形式的本原,人类耳濡目染于大自然,从漫长的历史进化中炼就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视觉是与生俱来的本能,视觉反应首先基于生物本能,形态特征直接为视觉所感知,就像味觉对于甜与苦的反应一样。艺术形式有一部分是对自然形态的提炼,反映了某种自然规律,适应了人的视觉生理,因此不需要借助知识判断和大脑联想,也不需要联系社会意义,而能够直接产生直观效应,这是一种纯粹的、基础的层面。比如到了秋天,树叶因自然规律变黄、变红,与原有的绿叶交相辉映,形成色彩的渐变,一簇簇相互叠压,这种自然协调感可以用于艺术形式,使人们从视觉直观上感到的舒适,心情也会随之变得美好。在这一层面,形式以自然属性同人的生理本能相适应,有感官的愉悦,也有本能的排斥。
远古时代的人类的自然环境是优美的:美丽芬芳的花草漫山遍野,羽毛艳丽的鸟禽嬉戏争鸣,形色斑斓的贝壳布满海滩,星彩闪烁的宝石点缀山涧,结构有序的动物骨骼遗留荒原。这些美好的景物刺激人们的感官,使其产生陶醉、舒适的愉悦心理。先民从大自然中获得了审美艺术灵感,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他们对于艺术形式的探索,有可能只是本能需求,他们没有任何前人的经验之谈,一切都有待探索与发现。他们需要特定的视觉造型以便他们更好地记录生活,没有任何杂念的艺术形式,很纯粹。
早在新石器时代出土的螺旋纹陶器(如图2),便是先民们对于艺术形式的早期探索,没有参考图样,直接取材于自然,他们对于艺术形式的美感追求,大部分取决于视觉的直观感受,在自然的运动与 人的生物节奏中寻找一种和谐。人有共同的生理机能和适应性,又有 基本相同的生存环境,于是就可能有约定俗成的共同感受,这是形式效应的共同基础,可以探索形式感的基本特性与组合规律。
2.艺术形式在生活体验中的综合反应
为什么我们可以分辨出色彩是素雅的,还是庄重的?为什么我们可以感受到暖色发热、冷色发凉?为什么我们可以体会到厚重物象的凝重感和烟与柳的轻柔感?这是视觉生理与生活经验的交融与互动,这样的形式感,表面上是一种直观感受,实际上融入了“预先”介入的视觉经验,是将观察所得到的同以往经验相结合的过程,竹叶画单不画双便是如此,长期积累的视觉经验是形式感的基础。在生活体验中提取艺术形式,这是一种形式关系在视觉心理上的综合反应。
当眼睛看到火的红色时,皮肤同时会感觉到热。当尝到青果的酸涩时,又使酸味同青绿色有了某种心理联系。同样是纹样,青铜器的纹饰使我们看到了厚重感,而唐朝的卷草纹我们看到的却是轻柔。颜色似乎有温度,声音似乎有形象,冷暖似乎有重量,这些生理机能与生活经验使不同的感觉之间发生关联,有时还可以互相替代,这是生活体验、视觉记忆与眼前所见相结合的产物,物有所通,心有所感,用现下的一个词来表示那就是“通感”。在现代修辞学中,钱钟书先生首次用到了“通感”的概念。其实追溯到中国古代,通感便在古人的诗词中喜闻乐见。唐代的杜牧《秋夕》中“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夜色怎么会和凉水一样呢?其实,这完全是靠人的五官通感去感受的,因为冷的色调和冰凉的水给人的感觉是一致的,因此诗人抓住了这样的感觉,给人以立体的感受。
阿恩海姆曾说过,艺术家“眼前所得到的经验,从来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从一个人毕生所获取的无数经验当中发展出来的最新经验。”普鲁斯特在《追忆逝水年华》中塑造的主人公形象感情深沉、内敛,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别样感受,那是因为作者在品尝一块点心和一口茶时突然感到的,它激起了主人公童年时代在某一城市休养时的特殊印象;席勒在创作时,他的桌子上永远放着一个烂苹果;巴尔扎克穿上僧侣长袍便有了高涨的创作激情。诸如此类,每一位艺术家在创作时都有自己独特的刺激物,新的艺术形式是原有的心理经验同眼前所感知物象相融合的结果。
3.艺术形式的社会化表现
为艺术形式注入社会意义,便是艺术形式的社会化,其中包括社会、政治和时代特点等社会化变异因素的影响,形式本体的作用常常只能是一种关联物、一个触发点、一个容纳附加内容的载体,社会内涵是通过形式特征的关联得以表现,或者是以一种符号的形式来表现艺术形式。艺术形式的社会化会使人们更加注重形式表现出来的社会意义,它是形式的身外之物,形式的象征意义不是由形式本身的特点决定的,而是由外因赋予的,这里的艺术形式要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等外部因素联系起来加以说明。社会赋予的意义需要在历史中形成,必须得到社会的共识,而不是艺术家主观捏造出来的。如果抛开各种社会联系,任意创造主观上的形式观念,有可能既扭曲了形式效应,又曲解了社会意义,所以必须从理论上加以鉴别。
中国古老的民间以谐音流行起来的传统图案,当时的人们赋予其吉祥如意的传统观念,祈求生活的美好,这里的艺术形式只是民俗的载体,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一种追求与期盼。民间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民俗心理的一种视觉外化,图案艺术形式所折射出来的民俗心理和审美情趣表达了当今民众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生活,同图案本身的特征没有过多的联系,是社会所赋予的。如民间的“早生贵子”、“年年有余”(如图3)等一些动人的说法,都是通过具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象征意义。“早生贵子”分别代表着红枣、花生、桂圆和莲子,这些随处可见的物象在人们的口中变成了情感表达的吉祥观念,祈求多子多孙、福泽延绵的美好愿望。而“年年有余”就会使人们将“鱼”和“余”联系起来,金鱼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意义,这是民间以谐音的方式赋予它独特的文化背景,用金鱼这样的具象表达同每家每户丰衣足食、年年有剩余这样的说法联系起来,这样的艺术形式表达,使老百姓达到了心理的平衡与满足,是完整与美好的有机结合。
艺术形式的社会化具有不稳定的因素,出于外因考虑,形式会随着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变化而变化,形式的社会意义会不断被刷新。十字架标志(如图4)在不同的时期代表了不同的含义,在古老的年代十字架被认为是一种刑具,因此在西方文学中,一般用十字架来表示苦难。后来十字架与基督教耶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了基督教的标志。现在十字架成为中立、人道主义的标志而广泛为医疗事业所采用。同样的艺术本体表现形式,却因时代特征的不同而改变了其中蕴藏的内涵,这里的形式被指定为某种意义的载体,外形与内涵没有直接联系,由社会赋予其意义。
形式的社会化感受是复杂的,对此,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形式自身确定的规律性可言,更多的性质属于社会学的研究范畴,也可以称之为形式效应的社会化延伸,在这一层面上,可以探索艺术的社会心理问题和现代美学意义上的诸多问题。
总结
我们生活在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中,艺术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伴随物,必然与生命感受和生活体验息息相关。形式之所以具有艺术价值,是因为它源自于生命的有机体,来自于自然的规律。形式效应的领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众说纷纭的领域,它是连带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的综合反应,它们相互作用,形成整体,但相互之间的关系又有明确的界线。
研究形式效应的三个层面,是为了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对于艺术形式的评估和感知,是需要一个具有规律性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想要创造出美的艺术形式,就必须注重理论基础性建设。艺术理论要服务于生活,服务于大众,服务于艺术实践。我们即将面临的是一个强大的视觉文化时代,对于艺术形式的研究,不是一个人,一件作品就能解决的事,需要更多的艺术理论家不断探索寻其规律,建立恒定的理论,在现有基础上对于实际问题不断研究和发现,使其逐步完善。对于艺术形式的多维度研究,符合形式审美和形式创造的实际状况,为我们探索设计形式的规律提供了合理的思路。正确认识艺术形式的本质,对形式创造与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艺术学院)
作者简介:黄鑫(1991-),女,汉族,山西太原人,2014年硕士研究生,现就读于江苏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