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壁画中舞蹈形象的文化意蕴
2016-04-18陈吉刚
敦煌石窟壁画是佛教文化在世俗世界传播的表述工具,其所具备的舞蹈形象一方面是佛教文化的表征符号,另一方面也为民众在世俗世界构建了令人向往的极乐世界。本文自敦煌石窟壁画舞蹈形象的历史源头入手,阐述了舞蹈形象与佛教文化之间的生成与流变,并进一步分析了舞蹈形象的文化维度,在当代语境下实现敦煌舞蹈对石窟壁画的文化重构。
前言
敦煌舞蹈是中国众多艺术流派中最具地域特色的舞蹈流派,其中佛教文化的融入为敦煌舞蹈的诞生与发展做了巨大贡献。敦煌石窟经历了自前秦到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虽壁画图式有差异,但所蕴含的佛教文化始终稳定不变,在敦煌石窟壁画中,其壁画形象、故事结构以及艺术风格,均以佛教题材作为艺术表征。另外,通过分析敦煌舞蹈的历史渊源及视觉形象,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音乐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异域文化对敦煌壁画的影响。本文在分析敦煌石窟壁画文化内在共通性的同时,深层阐述了佛教文化、敦煌壁画以及敦煌舞蹈之间的联系,促使着敦煌舞蹈在当代语境下焕发新的时代创造力。
敦煌石窟壁画中舞蹈形象的文化生成与流变
敦煌地区作为连接中西道路交通以及文化交流的纽带,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中枢要道,大批的商人、使者、僧人经由此处来往于中国与中亚地区,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促使着此地区地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造就了敦煌石窟这一宏伟的古代佛教艺术圣殿。敦煌石窟壁画活灵活现地记录了佛教文化在中国传播、发展的过程,为中国舞蹈艺术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飞天、天宫伎乐以及伽陵频伽等等天宫仙界的舞蹈形象,不但体现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碰撞,而且体现了多民族融合的艺术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讲,敦煌石窟壁画中的舞蹈形象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信念以及对新生活的向往。
1.敦煌石窟壁画中舞蹈形象的文化生成
敦煌石窟、敦煌遗书以及敦煌文史是研究敦煌石窟壁画中舞蹈形象的重要史料,通过对以上史料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敦煌石窟壁画中舞蹈形象的文化生成,与域外文化和中原文化的碰撞、共融有着紧密的联系,遗画、文字、曲谱、舞谱等舞蹈视像无不反映出中西方艺术在丝绸之路上的融合。敦煌作为古代制御西域、管辖万里的国之根本,拥有游牧民族与农耕定居民族文化融合的特征,这种文化融合以艺术题材、风格样式、创作方式等等表现形式体现在壁画中,促使着敦煌石窟壁画中舞蹈形象形成独特的文化属性。
著名学者易国存先生认为,舞蹈中的“舞”与“巫”相互融通,也就是说原始宗教“巫”的产生也意味着艺术也随之而来,而宗教文化在艺术上的表现形式就是音乐和舞蹈。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方式主要有建寺开窟和翻译佛经两种,雕塑、壁画以及建筑都是佛教传播比不可少的道具,也因此我们才能够在敦煌石窟中看到佛教的传播印记,宗教节日以舞祭神的祭祀方式也随着佛教的传播而流传。所以,在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度,只要是佛教传播的地方,就一定会有为佛奏乐起舞的各种壁画、雕塑,祭祀礼仪式中音乐舞蹈已成为佛教的宣传手段之一。敦煌石窟壁画中的舞蹈形象以其超自然的想象力,寄托了人们对美好国度的向往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佛教文化的融入也为敦煌石窟带来勃勃生机,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思想文化和政治经济。另外,敦煌石窟壁画中的艺术形式并不是完全依靠佛教语境脱离实际产生的,其所具备的形象和构思也在地域文化的框架之中,体现了华夏文化与佛教文化的交融,这也正是佛教中国化的具体表现。
2.敦煌石窟壁画中舞蹈形象的文化流变
敦煌石窟壁画中舞蹈形象主要分为两大类,即仙乐和世俗乐舞。仙乐壁画有着浓重夸张的色彩和宗教意味,其目的是为了表现天国的美好;而世俗乐舞壁画是为了反映人间的美景,当然这也是步入天国的基础。飞天是敦煌石窟壁画中佛教舞蹈形象之一,主要包括天宫伎乐和伎乐飞天两种类型。天宫伎乐是早期敦煌壁画的固定图式,出现在较早的敦煌石窟壁画中,如绘于北周的敦煌428窟的飞天。在经历北凉、北魏、北周、隋代之后,天宫伎乐被伎乐飞天所取代,仅仅在敦煌石窟中,就有4500余身伎乐飞天,绘于中唐的敦煌112窟《反弹琵琶》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伎乐飞天。以敦煌428窟天宫伎乐的飞天来讲,四位男性神情专注,有的手持乐器,有的曼妙起舞,整个造型凝重端庄,平涂为主的技法又为壁画增加了分量感。而中唐的敦煌112窟《反弹琵琶》壁画中的人物皆为女性,且飞天数量繁多,每个飞天的神情都轻松自在、悠然自得,错落有致的飞天手持乐器自在弹拨,其中有一个飞天做反弹琵琶的姿态,整副壁画以线描的技法给人一种满壁风动、吴带当风的风度。通过对比天宫伎乐和伎乐飞天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天宫伎乐造型多为V字型或U字型,且多为端庄凝重的男性形象,黑色与红色的平涂技法更为其平添端庄的气氛;伎乐飞天造型轻盈灵动,多为S字型,且均为曼妙灵动的女性形象,色彩偏重于青绿、浅降、嫩黄等等,而勾线为主的技法又将画像自身的生动气韵展现的淋漓尽致。总而言之,天宫伎乐更强调端庄凝重,伎乐飞天更强调吴带当风。
天宫伎乐与伎乐飞天舞蹈形象的风格差异,是由文化象征意义的流变引起的。由前文可知,舞蹈中的“舞”在文话层面上通“巫”,在佛教传播过程中,祭祀礼仪的音乐舞蹈以世俗之人乐见的形式宣扬佛法,使得佛教能够更快地融入大众之中。从艺术的视角来看,天宫伎乐之所以在历经北凉、北魏、北周、隋代之后被伎乐飞天替换,是因为敦煌石窟壁画中的“舞”更多的回归到“巫”性能。吴带当风的技艺虽在五代之后更加成熟,但因社会背景文化的流变却停滞不前。敦煌石窟壁画舞蹈形象在五代之前的转变主要源于佛教中国化的不断推进,但是在五代之后,随着儒学的兴起,佛教在中国由盛转衰,敦煌石窟壁画舞蹈艺术停滞不前。总而言之,敦煌石窟壁画的舞蹈形象在揭示“巫”与“舞”有机关系的同时,也象征着中西文化在敦煌地区的交融,正是因为它们相互交叉的影响,才促就了敦煌石窟这一艺术殿堂。
敦煌石窟壁画中舞蹈形象的文化维度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得知,敦煌石窟壁画舞蹈作为一种视觉符号的艺术语言,从文化功能角度来看,具有“诱俗传教,广罗布施”的文化功能,因此,敦煌石窟壁画完美地展现了佛教在世俗社会中深入的过程。天宫伎乐、伎乐飞天、供养人伎乐等石窟壁画包含着佛教教义,并借由舞蹈形象在壁画中的符号转换为语境艺术的效应。我们在解析敦煌石窟壁画中的舞蹈形象时,要深入了解其寓意的原始逻辑,并对其所蕴含的宗教形态和舞蹈形象的当代性展论述。
1.敦煌石窟壁画舞蹈成为佛教文化的表述工具
一般民众认为,佛教为青灯黄卷、深思冥想的艰苦修行,而舞蹈为澎湃激昂、长袖漫卷的肢体动作,两者之间不管在表达方式还是在修炼形式上都相去甚远,但事实上舞蹈与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舞蹈是作为佛教在中国传入的必备艺术工具之一。以北魏时期为例,佛教在统治者的支持下鼎盛异常,各寺庙为传播教义、吸引教众,经常在重大的节日期间,举行“行像”的歌舞表演,以佛乐舞蹈的形式在世俗社会营造人间天堂。从这个意义上讲,佛乐舞蹈已经成为佛教文化的表述工具,社会群体作为佛教艺术的表述对象,迫切需求通过世俗化的语言方式来读懂佛义。“神话体系”中的佛教自然不是单纯由佛法原旨构成的,还需要社会逻辑的支持与拥护,因此,舞蹈作为通俗的语言方式,以一种民间娱乐的形式来传递佛法的迷人信息。
敦煌石窟壁画舞蹈形象借鉴了佛教文化的元素,雄厚的文化底蕴支撑着敦煌石窟壁画艺术的创造。佛教要想在世俗社会广泛传播,其宣扬教义的方式必须是入世,所以即使佛教摒弃一切世俗之美,在教义传播上也不得不借助曼妙的舞姿、夺目的壁画和美妙的乐曲等等,婉转打动社会群体视觉与听觉的共鸣。总而言之,佛教诱导人脱离世俗遁入空门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合理运用艺术之美,将艺术手段作为佛教传播的重要工具。敦煌石窟壁画舞蹈形象作为佛教文化艺术形式的载体,促进了敦煌文化的繁荣发展,而敦煌文化的繁荣发展又推动着佛教文化的发展步伐。
2.当代语境下敦煌舞蹈对石窟壁画的文化重构
敦煌石窟壁画舞蹈形象从历史的角度讲是静止的,如何将这一珍贵的艺术融入到现代敦煌舞蹈艺术体系中,是当代广大敦煌舞蹈创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舞蹈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动态性,因此,敦煌舞蹈的编舞在尊重敦煌舞蹈基本艺术特征的基础上,必须充分发挥艺术创作想象空间,将静态化和片面化的石窟壁画以动态的形式连贯起来,让历史与现代有序碰撞紧密结合,淋漓尽致地展现敦煌舞蹈的深厚美学意境,实现艺术的再创造。
民族舞剧《丝路花雨》是新中国成立30周年时,甘肃省歌舞团的国庆献礼之作。该舞剧大量采用了敦煌石窟壁画中的舞蹈形象和美学风格,将中国古典舞蹈与敦煌石窟壁画舞姿造型有机结合,充分彰显了敦煌舞蹈中特有的S形曲线运动规律。《丝路花雨》以盛唐为文化背景,结合了丝绸之路与敦煌壁画两个表述元素,以六幕舞剧的形式展现了画工神笔张和歌妓英娘等艺术形象跌宕起伏的命运,再现了唐朝文化的盛况。在题材选择上,《丝路花雨》主题围绕着敦煌壁画展开,并对故事情节进行了艺术化处理,最终发展到激动人心的高潮;在舞蹈动作编排上,《丝路花雨》将敦煌石窟壁画中反弹琵琶的伎乐飞天舞蹈形象完美地融入到舞剧之中,实现了动态化敦煌舞蹈的重构;在剧情设置上,画工神笔张将女儿英娘的舞姿绘制下来,创作了反弹琵琶的伎乐飞天,这一剧情的设置展现了壁画舞蹈造型与现实舞蹈形式之间的建构关系,也从艺术层面上表达了敦煌舞蹈已突破封闭式的空间。《丝路花雨》自创作以来,已经在海内外演出超过1600场,并且在近四十年的时间内经久不衰,展现了蓬勃的生命力,令无数观众心醉向往。
通过舞蹈艺术家们的辛勤工作,拓展和提升了流动雕塑的艺术空间,已经沉睡上千年的敦煌石窟壁画舞蹈将已更加丰富多彩和更富创新性的舞蹈姿态展现在大众面前。当代语境下的敦煌舞蹈在继承传统敦煌石窟壁画乐舞既有的优秀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更添加了民族化、多元化、国际化的舞蹈创作思路,实现了敦煌舞蹈对石窟壁画的文化重构。
结语
总而言之,敦煌石窟壁画中的舞蹈形象是中西方、多民族文化共融的艺术结晶,在保持佛教文化宗教特征的基础上,融入现实元素以产生深厚的世俗生活关怀。佛教文化对敦煌石窟壁画中的舞蹈形象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即使在汉族文化成为主流话语的今天,我们仍能明显感觉到佛教文化的生命流动。佛教文化的终极价值是倡导出世,但其入世的宣传教义方式使得敦煌舞蹈具有深厚的世俗生活要素,于尽显尘世喧嚣的舞蹈表现力上展现高远的精神价值。正是由于佛教文化与敦煌舞蹈之间张弛有度的艺术关系,使得当代语境下我们能够实现对敦煌石窟壁画舞蹈形象的文化重构。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舞蹈学院)
基金项目:甘肃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甘财政)【2013】116号。
作者简介:陈吉刚(1982-),男,汉,甘肃张掖人,讲师,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西北民间舞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