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喇叭”老师

2016-04-18罗圣涛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小动作喇叭数学老师

罗圣涛

刚开学,就听说我们这学期换了数学老师,我们都热切地盼望着新数学老师的到来。同学们纷纷议论,有的说一定是一位很漂亮的女老师,有的说老师一定是个帅哥。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翘首以待地张望着教室的门口,好不容易才见到班主任领着一位和大家说的都不一样的男人走进教室。那人身材魁梧,30岁的样子。不等班主任介绍,那人就先来了个自我介绍:“我姓朱,大家叫我朱老师吧。”哇,这声音也太响了吧,我挖了一下自己的耳朵,差点聋了。那个朱老师说话的声音如雷鸣,又如炸弹爆炸,使人震耳欲聋。下课后,同学们一致公认他为“大喇叭”老师。以前我们班有个叫孙大雷的同学,他可是个唱歌能手,他的声音让人伸出大拇指叫好,我们也叫他“大喇叭”。可与这位声音洪亮的朱老师相比,就真是小巫见大巫了,孙大雷最多只能算个“小喇叭”了。

上课时,朱老师的说话声震动了整个教室。比如有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做小动作,朱老师看见了嘴巴一张,就会把那个同学吓得四肢发抖,哪还敢再做小动作。看来数学想学不好也难,朱老师每说一句话都能震到人心坎里,能记不住吗?

朱老师的嗓门大,再加上身材高大,因此我们班没有一个人不怕他的。一次,下课的时候,我戴了一顶新帽子,突然被一个同学从背后拿走了,然后戴到他自己的头上。正当我愤怒的时候,一个巨大而又熟悉的声音把那个同学吓住了:“你怎么乱拿人家的东西,快去还给他。”那个同学惊呆了,两眼翻白,连忙把帽子还给了我。

朱老师真厉害,我也要锻炼成他那样,长大了当个“大喇叭”老师。

【指导老师:钟惠燕】

编辑的话

具体,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不能泛泛而谈,空洞笼统。对于与文章中心思想密切相关的情节要多问几个“怎么样”,比如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等,这样就能把情节写具体。学会把一个场面、动作分解开,对每个部分、每个动作都进行描写。要学会按一定顺序,从不同角度描写。要围绕人物的特征多角度、全方位地描写,可以进行详细正面的直接描写,也可以进行侧面的间接描写,把人物的某个特征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不要给人物下“评语”,而要让事实说话,让人物在他所做的事情当中变得鲜活起来。

猜你喜欢

小动作喇叭数学老师
萌宠们那些“奇奇怪怪”的行为
养护膝关节常做小动作
数学老师与达摩克利斯先生
我们班的“大喇叭”
用小动作点燃“小宇宙”
喇叭盗窃案
迟到
我的数学老师
同步阅读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