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盯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
2016-04-17刘丽张涛
刘丽 张涛
重新制定“科技发展长程计划”
夏汉民担任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将近5年,算是比较长的。在其任内,具体拟订与推动的项目很多,包括制定“太空科技发展长程计划”、“产学合作目标导向计划”、“开发关键性零组件及产品计划”,修订《补助延揽科技人才办法》,筹设数个所谓重点“国家实验室”,加强台湾对外科技合作,与1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新的合作关系,推动两岸科技交流,加强开发科学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新竹科学城,以及员工福利的改善等,都耗费他不少精力。
例如推动产学合作的目的在于促使研究成果落实于产业界,以专利及技术转让为主。也就是说由科技主管部门扮演中介者的角色,引导全台湾的科技研究机构与产业界合作,使两者产生对话,进而带动台湾的产业升级与科技发展。
除了积极鼓励产业界参与台当局科技专题研究及新产品开发外,台湾科技主管部门也以企业界参与目标导向研究计划为重点,凡学校或研究机构的“目标导向研究计划”能取得企业界人员参与及经费投入者,均优先核准,并给予充分的人力与经费支持。
另一项受到外界好评的是“大学生暑期参与专题研究计划”。1989年1月,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制定《大学生暑期参与专题研究计划实施要点》,目的为鼓励岛内公私立大学院校学生利用暑假期间参与科技研究,以培育优秀学生的研究能力。其申请资格为:公私立大学院校三年级以上学生(含三年级及学士后医学系学生)学业成绩优良者;学生必须在指导教授指导下从事研究,指导教授以正执行台湾科技主管部门专题研究计划的主持人为限。每位学生每月补助研究费4000元新臺币,但医学系(含牙医系)四年级以上及学士后医学系学生,每月补助研究费5000元。
夏汉民在负责人任内投注心力最多的是召开第四次“全台科技会议”和制定台湾科学技术发展十二年长程计划,为台湾未来的科技发展找出正确的方向。
尽管上届会议制定的台湾科技发展长程计划(1986—1995年)还没有执行完,但台湾内外形势已发生很大变化,为此不得不重新制定和实施新的“科技发展长程计划”。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台湾经济出现了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并存的不利状态。由于多年来奖励出口和限制进口的结果,自1976年开始,台湾实现了连年贸易顺差,1983年贸易顺差占GDP的9.1%,到1986年已达到GDP的20.66%或出口的39.15%,1988年则达到最高金额180.19亿美元。与此同时,台当局一直进行外汇管制。在1986年以前,非经允许,私人不得持有外汇,出口商赚取的外汇储备要交“中央银行”持有,这就导致货币供给不断增加,资金过剩程度进一步加剧。
由于顺差持续扩大,美元供给大量增加,在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下,1986年3月,国民党十二届三中会议正式通过“自由化、国际化与制度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其核心是开放市场,减少干预,实现经济自由化。
特别是1987年“戒严法”取消之后,台当局采取更加开放的自由经济措施,进行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主要包括解除外汇管制,逐渐实行利率自由化,大幅降低进口关税与减少非关税壁垒,推动公营企业民营化,开放民营银行的设立等。这些改革措施旨在鼓励自由竞争、健全市场调节机制,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以充分发挥市场机能、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经济竞争力与效率。
1987年7月,台当局批准可以自由持有或运用外汇从事贸易,并允许个人或公司在一定金额内自由汇出或汇入外币,导致新台币兑美元汇率大幅升值,从1985年底美元对新台币的兑换率为1:39.9,到1986年底变为1:35.5,到1989年兑换率为1:26.16。4年之内,新台币升值了52.6%。
接着,国际游资开始进入台湾。投机者将大量美元汇入,兑换成新台币投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导致资金过剩,加剧股价和房地产价格的暴涨,造成资本市场被扭曲,出现土地价格飙升、工资迅速上涨、劳资纠纷加剧等失序现象。
股市泡沫和房地产泡沫的产生,使得台湾原有的产业发展方式出现危机。在生产成本急速上升之下,传统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力密集型产业逐渐丧失优势,致使民间投资意愿低落,在岛内无法生存,大量移向海外。
台当局为缓解岛内长期贸易顺差及超额储蓄形成的游资泛滥,也对企业海外投资实行鼓励政策,使台湾对外投资额迅猛增加,由1986年的5691.1万美元增加至1991年的18.3亿美元,增长30余倍,其中制造业投资占一半以上。从此时起,对外投资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与特征。
传统产业的外移,为岛内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根据“国际化”、“自由化”的要求,台当局相继修正《华侨回国投资条例》(分别在1986年6月和1989年5月)、《外国人投资条例》(1986年5月和1989年5月)、《对外投资及技术合作审核管理办法》(1987年4月),大幅度放宽海外科技人才到台投资和技术合作,鼓励民间企业从事研发,全面推动岛内产业结构升级。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从世界科技发展环境来看,最突出的表现是第三次技术革命浪潮逐渐向产业界延伸,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把科技创新竞争推向全球,包括市场需求的全球化、研究发展的全球化、投资和人才的全球化,使得科技发展和创新更需要具有全球的眼光。知识经济的出现,使得地区经济结构主体向服务业和知识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其次是技术日益综合化,如综合了显示技术、光电子学、高性能计算机、软件等多学科门类的技术创新产品,迅速成为国际贸易增长最快、市场竞争最激烈的领域。面对新的发展趋势和挑战,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调整其经济发展战略和科技发展政策,推动高新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纷纷加强对科技的扶持和引导性资金投入,制定高度综合性的科技发展计划,如欧盟的“尤里卡计划”、大陆实施的“863计划”等,对产业化的支持渐显成效。
台当局也逐渐认识到,只有改善社会整体的创新环境,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并实现台湾产业从“代工制造”到“高值化制造”的根本转变,修正了以往以产业发展引导科技发展的政策,提出“科技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并开始创新体系的构建。
在此背景下,台当局决定加快推动关键性的产业技术发展,以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台湾经建主管部门于1991年1月公布了一个庞大的六年经济建设计划(1991—1996年)”(简称“六建计划”),这是台当局试图适应岛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迅速建立起现代化工业社会而描绘的一张发展蓝图。台当局盛赞其为“创世纪的计划”,“40年来台湾最重大的施政措施”,是“第三波建设运动”,将开创第二个“台湾奇迹”(所谓“第一波”指蒋介石的“战后复兴建设运动”;“第二波”指蒋经国的“十项建设和基層建设”,塑造了“台湾奇迹”;第三波是“六建计划”,目标是使台湾成为西太平洋地区的三大中心,即西太平洋国际金融中心、西太平洋交通航运中心和西太平洋高科技重镇)。
“六建计划”的总体目标是:重建社会经济新秩序,谋求全面均衡发展,厚植产业发展潜力,提升全民生活质量。该计划预计投资规模约新台币82,382亿元(约合3,200亿美元),推动包括交通、通讯、能源开发、社会福利、文化教育、工业、农业、服务业、环境保护、水利防洪、科技、观光旅游、医疗保健、都市住宅以及其它等14个部门的775项建设,6年内实现工业增长6.9%,服务业增长7.8%,农业则维持零增长,经济增长率年平均为7%,人均GDP从1990年的7,997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13,975美元,排名世界第20位,商品与劳务出口从1,400亿美元增至2,400亿美元,1996年进出口总额分别达1,207.2亿美元和,1220.8亿美元,顺差为13.6亿美元。
此外,还有厚植产业发展潜力,对产业发展所必要的生产资源与设施,特别是土地、水、能源、交通运输设施、人力等进行有效规划和建设,充分供应,在合适地点发展现代化产业;同时将台湾发展为西太平洋的金融中心、交通转运中心及科技重镇。未来6年,将加速推动发展缓慢边区的建设,提升生活质量,将台湾规划成18个“生活圈”,使民众在圈内可享受工作、居住、休闲、就学、医疗、购物等方面的高质量生活。
围绕“六建计划”目标,台湾经济主管部门按照“两大”(市场潜力大、产业关联性大)、“两高”(附加值高、技术层次高)和“两低”(污染程度低、能源依存度低)的原则,制定了台湾重点发展的“十大新兴工业”及支持这些工业发展的“八项关键性工业技术”。
所谓“十大新兴工业”是指通讯工业、资讯工业、消费性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精密机械与自动化工业、航空工业、高级材料工业、特用化学品与制品工业、医疗保健工业、污染防治工业。“八项关键性工业技术”为光电技术、软件技术、工业自动化技术、材料应用技术、高级感测技术、生物技术、资讯开发技术、能源节约技术。
该计划还就推动“十大新兴产业”发展提出“七大发展策略”和“六项配套政策”。七大发展策略是:由政策协助民间研究开发和投资设厂;政府主导建立自主技术转移民间;在研发、生产、行销等方面建立竞争优势;健全上、中、下游发展体系;创造产业发展的市场机会;平衡岛内外发展条件,提供公平竞争环境;组织各相关单位共同推动。
“六项配套政策”包括资金支持优惠政策,扶持自主技术研发政策,提高产品质量政策,政府采购支持政策和推动产学研结合政策等四个方面,计24款。
为应对经济发展需要和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台当局就科技发展和创新提出六个主要方向:政府发展科学技术的预算,应连续稳定增长;调整现行科技管理方法,以加速政府资助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定期修正工业技术研究发展战略,以维护和发展高科技产业,培育新兴的高技术产业,尤其是资讯产业;创造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以培训世界级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推进研究成果应用于改善生活环境和保证公民身心健康;推动科学技术和人文科学结合。
1991年1月,台当局第四次“全台科技会议”召开。时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郝柏村称此次会议是在“台湾经济技术脱胎换骨(即变高所得为高质量社会)的背景下召开的”。会议目的是配合“六建计划”,检讨科学技术发展问题,突破科技瓶颈,展望21世纪科技社会。会议主题是“以人文精神导正科学与人文的均衡发展”,设置5个中心议题:积极改善研究发展环境;提升基础研究水平;落实研究发展,提升产业水准;策划各领域科技发展重点;调和人文社会与科技发展的良性互动。
参会的产官学研各界代表共有470余人,大家各就所长,踊跃献言,探讨未来台湾科技发展的道路究竟应该怎么走。会上还邀请人文与社会学者,从社会价值与伦理角度,参与科技政策的制定以及新产品科技的开发,并在决定在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内成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会后,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即组成项目小组,针对会议各项结论通盘汇整,拟订新的台湾科学技术发展十二年长程计划(1992—2002年)和科技发展六年中程计划(1991—1996年),在调整科技政策上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新制定的科技发展十二年长程计划总目标是到2002年,使台湾整体科技水平在亚洲超越韩国、紧逼日本,部分学术及产业技术领域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成为“西太平洋地区科技重镇”。计划确定4个目标(提高科技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建立自主防务能力)及10项基本策略:扩大研究发展基础;提高研究发展效率;提高企业界研究发展能力;发展高科技工业;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促进人民对科技的认知;加强基础研究;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信息化社会;促进科技发展与人文社会协调。
科技发展六年中程计划即是围绕上述总体目标配合“六年经建计划”的科技发展实施方案,包括:(1)建立良好研究发展环境计划;(2)提高基础研究水平计划;(3)策进应用科学发展计划等3个分项计划。具体实施4个方案:即科技人才培育、延揽与应用方案;促进企业发展方案;人文社会与科学发展的互相调和方案;推动科技发展的行政配合措施方案。
新的台湾长中程科技发展计划就推进以资讯产业为主的科技研发作了许多具体的政策规定,归纳起来主要以下几条。
科技投入与产出的目标规定:全台研发经费占GDP比例从1989年的1.38%提升至1996年的2.2%和2002年的2.8%;每年投入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总经费比例从1989年的14.3%提升至1996年的15%;企业与当局研发经费投入比例从1989年的52:48调整为1996的60:40,2002年企业占60%以上;企业研究经费占营业额比例从1989年的0.8%上升到1990年的2%和2002年的3%;技术密集产品占制造企业比例从1989年的29%提高到1996年的35%和2002年的40%。
为提高新兴科技产业关键零部件及产品的自给率,加强自主创新,减少对外依赖,由经济主管部门遴选有发展潜力、具有高附加值、可大量进口替代、技术难度大、民间企业急需的66个研发项目,列为重点开发项目,每年在岛内设厂生产14至15项关键技术零部件及产品;由科技主管部门规划建立特殊用途集成电路资讯库及芯片设计实验中心,重点支持科技工业园区发展集成电路产业。
为辅导提升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凡由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资助的大学或研究机构取得的科研成果可委托企业开发,其开发经费由其全部或部分支付,生产后分年归还,由科技主管部门兴建高速电脑中心等重点实验室,供企业研发使用。
为加快高科技人才培养,有关政策规定:改进技术人才的配备、待遇、升级与延聘,对学有专精的高级人才给予奖励或特殊嘉奖,使其待遇总额达到国际水平。
政策回调
1993年2月,郭南宏接替夏汉民出任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任期1993年2月-1996年6月)。由于科技始终是他的专才,此前又曾担任过交通主管部门负责人、行政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兼科技顾问组召集人等职,拥有长期行政管理工作经验,对科技主管部门内的业务可说相当熟悉。
郭南宏上任后,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根据不久前刚制定的科技发展十二年长程计划和六年中程计划进行部署,接续完成前任未完成的工作。
任内他投注心力最多的是产学合作,因为曾亲自参加过实际科研工作,所以更了解如何引导学术界投入更多资源在高科技产业的基础建设上,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配合行政主管部门科技顾问会议的结论与建议,积极推动诸如计算机、通讯、消费性电子(3C)科技、光电科技、生物技术、微机电系统等都是工作的重点。
郭南宏任内曾积极推动台南科学工业园区的选址工作,没想到却使他陷入政治风暴中。在他接任负责人前,台湾科技主管部门所属科学工业园区管理机构已在寻找新的科学园区用地,最后筛选出两个区域,分别是台南的新市和善化,以及高雄的路竹。待郭南宏接任負责人后,发现新竹科学园区土地的使用已接近饱和,而台湾半导体产业正值起飞阶段,因此认为此时正是引导北部科技资源注入台湾南部地区,推进该区域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最佳时机,选址决策刻不容缓。
当时台湾科技主管部门所属科学工业园区管理机构负责人薛香川建议,成立评审委员会来评估这两个地点,而郭南宏因自己是台南人,所以不便发表意见,也不介入审议,全权交给评审委员会去决定。评审结果只有1票投给高雄路竹,其他人都投给台南的新市和善化。这种一面倒的结果遭来外界的怀疑和误解,有人质疑郭南宏是台南人,必因利益而暗中操盘,因此惊动台当局监察委员出面调查质问,最后郭南宏还写下保证书,申明自己未涉入炒作不当利益,终而平息风波。
对于前人留下的“太空计划”,郭南宏自认接下一个是烫手的山芋。因为在担任行政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期间,他是极力反对太空计划的,认为台湾在航天科技建设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基础,既没有相关的基础研究,也没有相关产业支持,搞起来不仅昂贵,而且效益很低。
在行政主管部门审议决定该计划前,曾有位记者询问郭南宏对太空计划的看法,他未经慎思熟虑就脱口回答:“有点像烧银纸,效益很少。”因不当措辞过火,引起轩然大波,最后受到上级的口头纠正。
如今郭南宏接下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时,太空计划已在进行,即使他并不赞同,却还是必须硬着头皮接着干下去。若一意孤行地停掉太空计划,给台湾造成的损失会更大。所以面对太空计划,尽管他心里并不认同,还是必须尽心尽力地接着搞下去,并着手进行调整,除了把人员全部集中在新竹外,也修改压缩了计划中一些高难度的内容,寄望长期计划的重点能放在资源卫星的相关部分。
除了重视热门科技外,郭南宏也特别重视一些稀有性且需长期投入的研究工作,诸如支持岛内学者从事长期生态研究。他认为,台湾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但在建设的过程中常常忽略且破坏了原始景观与生态,相当可惜,所以长期生态研究是保护台湾自然生态的重要措施,值得投注心力去经营。
郭南宏(1937年—)
祖籍福建晋江,生于台湾台南,家境清寒,1958年毕业于台湾大学电机工程学系,同年考入新复建的新竹交通大学电子研究所首届硕士班,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6年取得美国西北大学电机工程博士学位,1968年返台后回母校任教,曾兼任电子工程学系主任、电子研究所代理所长、代理教务长等职,发表有关电磁波理论与电子电路理论等论文十余篇,1975年担任新竹交通大学(当时尚称交大工学院)代理校长,1975年任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技术职业教育机构负责人,1978年2月短暂担任台湾省立高雄工业专科学校(即今高雄应用科技大学)校长,6个月后即奉调接任新竹交通大学校长,任内加强该校电子科学领域的研究实力,延展相关的资讯运用与资讯管理学科,并从事基础科学的建设。1987年担任台湾交通主管部门负责人,1990年任行政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兼科技顾问组召集人及资讯推动小组召集人等职,1993年任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1996年任宏碁基金会首席顾问、新竹交通大学兼任教授,1998年任全景软体公司董事长,2000年任长庚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