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2016-04-17肖延胜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调节性大鹏免疫学

肖延胜

他是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博士生导师,每天忙碌在科研第一线,埋头于学术项目研究;他是把勤奋和努力当作学习和工作座右铭的课题组组长,2015年9月来到复旦后,在第一年没有招生名额的条件下,利用短短三个月打造了一支包括1名博士后、1名科研助理、2名联合培养研究生、6名8年制博士生在内的可进行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动物实验的精致团队;他是中国免疫学会会员、中国细胞生物学会会员、哈佛大学医学院中国专家学者联合会副主席、Science杂志青年荣誉会员、美国过敏、哮喘和免疫学会会员。他,就是来自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研究员严大鹏博士。

成绩斐然 一路花开

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出类拔萃的严大鹏博士,走过了一条自强不息,好学深思,艰苦奋斗的治学道路。他于1985年出生在陕西省凤翔县,于2003-2007年在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攻读学士学位,并被免试推荐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硕博连读,于2013获得博士学位;其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两位美国科学院院士Diane Mathis和Christophe Benoist教授;2015年9月,年仅30岁的严大鹏博士回国担任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感染免疫和肿瘤免疫领域相关研究。

耕耘与收获是一对挛生兄弟,汗水与成功是两个亲密朋友,在科学的道路上,严大鹏博士躬身前行、勇于攀登,在免疫学顶级杂志如Nature Immunology、PNAS、Cellular signaling等发表学术论文,并被Nature等主流杂志引用,相关工作曾在2011年美国过敏、哮喘和免疫学会年会展示,在2015年的中国免疫学大会上作大会发言;2016年他已受到世界免疫学大会的邀请,将于8月份在澳大利亚墨尔本进行两场口头报告。年轻有为的他曾获得诸多荣誉,包括同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中国科学院三好学生标兵、健康科学研究所Student Seminar 二等奖、International Travel Scholarship of 2011 AAAAI annual meeting in San Francisco、健康科学研究所研究生工作赏评日(GRAD) 优秀研究报告奖、明治乳业生命科学奖、中科院院长特别奖(中科院学生最高奖)、中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奖项。近期,从上海市教委和科委传来好消息,严大鹏研究员入选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和上海市浦江人才。

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

老子曰:“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翻开严大鹏的个人简介,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熠熠生辉,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这样的成绩绝非易事,心无旁骛的专注、始终如一的进取、从不拖延的严谨,让严大鹏在科研之路上越走越深。青春的火把点燃了一个个科研创新之梦,智慧的灯塔照亮了一个个重要难题的探索旅途,求学期间攻克了系列重要课题。

一是发现病原体逃避宿主免疫反应新机制。人体的免疫系统是抵御病原体侵犯最重要的保卫系统,当细菌等病原体入侵宿主后,宿主的免疫系统可产生免疫应答消除病原体,但许多致病生物能在具有免疫能力的宿主体内长期存活,在长期共进化过程中,这些病原体在宿主体内形成慢性感染,具有逃避宿主免疫反应的能力。“聪明”的细菌是如何逃脱宿主免疫系统进攻的呢?严大鹏及团队发现了一个细菌逃避宿主免疫反应的新机制,此项工作发表在免疫学顶尖杂志Nature Immunology上,被文汇报、新华网、科学网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并被Nature China列为亮点。

二是调节性T细胞的信号通路研究。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控制体内自身免疫反应性的T细胞群,严大鹏及团队在调节性T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方面攻坚克难,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证明了常规T细胞比调节性T细胞对CD3/CD28的反应更敏感;揭示了在普通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内不同的信号通路网络,以及这些信号通路互相影响的机理。此项工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并被Nature Immunology列为亮点。

三是发现EPEC的Tir蛋白通过招募SHP-2抑制宿主的免疫反应。EPEC是一种重要的致腹泻病原体,每年在发展中国家可导致数十万儿童死亡,严大鹏及团队发现,EPEC的Tir蛋白其中一段的模样与细胞中的宿主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十分相似,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通过其分泌蛋白Tir的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来抑制宿主的免疫反应,从而达到安插内应、假传太平的免疫逃避目的,该研究为病原体蛋白在免疫系统中的致病机理提供了新的分子基础,更为开发感染性疾病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为人类研发新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新型疫苗,提供了新的靶点。

以研为本 情系学院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機会从来只留给有准备的人。2015年严大鹏受到国际免疫学领域最知名的数位科学家的鼎力推荐回国工作,美国科学院院士、HHMI、耶鲁大学免疫系主任Richard Flavell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免疫学系前主任Diane Mathis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免疫系Christophe Benoist教授,哈佛大学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神经性疾病中心主任、多发性硬化中心主任Howard L. Weiner教授4位国际免疫学界知名科学家对严大鹏给与了最强有力的褒奖并给复旦大学写信推荐。

高木秀立,必先使其根本固,渠清如许,必因源头活水来。重任在肩年轻的科技带头人勇挑大梁,披星戴月、不畏辛劳、攻坚克难,凭借着优良的学术背景和工作经验带领团队在科研领域倾注了全部心血,真抓实干、前行不止。以积极探索超越着免疫教学领域中的精华,以丰厚的知识底蕴支撑起感染与免疫中的分子机制研究的灵性,以宏阔的科学视野支撑起调节性T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研究的活性,以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的诗性。

春雨哺育四时之花常开,秋月抚照拔节之竹常青,严大鹏博士凭借着广阔的研究思路和创造性,发挥着免疫学研究领域“排头兵”的作用,以仰止弥高、钻之弥坚的科研情怀彰显着人生价值,以植根教育沃土、开启追梦之旅的坚韧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行路致远、砥砺前行;感恩赋予责任、责任催人奋进、奋进成就梦想,如今的严大鹏博士怀揣一份执着,肩扛一担责任,敬畏之心尽己任,感恩之行笃前行,用青春和智慧让科技之花在复旦大学的科研殿堂华丽绽放,用激情和汗水让梦想之光照进现实。

猜你喜欢

调节性大鹏免疫学
《现代免疫学》稿约
《现代免疫学》稿约
调节性T细胞在急性白血病中的作用
看图纸
三棱锥中的一个不等式
Vorticity vector-potential method based on time-dependent curvilinear coordinates for two-dimensional rotating flows in closed configurations *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人及小鼠胰腺癌组织介导调节性T细胞聚集的趋化因子通路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远期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