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晶体含量及结晶形态对无规共聚聚丙烯韧性的影响
2016-04-17冷金华覃清泉罗敏何波兵于翔云腾梁波
冷金华 覃清泉 罗敏 何波兵 于翔 云腾 梁波
摘 要: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WAX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偏光显微镜(PLM)等研究了β改性PPR的结晶行为,并测试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调节β成核剂含量能够调控PPR的结晶结构和结晶形态,成核剂含量为0.05wt%和0.1wt%时,β晶体含量分别达到36.0%和29.7%,且分别形成“花瓣状”和“树枝状”β晶体,该类β晶体超分子结构更有利于提高PPR的力学性能。
关键词:无规共聚聚丙烯;β成核剂;结晶;力学性能
无规共聚聚丙烯(PPR)作为聚丙烯(PP)的衍生材料,因具有良好热性能和力学性能使其在众多领域如管材、家具和汽车等得到广泛应用[1]。由于PPR的乙烯链段无规地分散到丙烯链段中,从而阻碍了聚丙烯链段的结晶,以至于PPR的结晶行为很难被调控[2]。聚丙烯最常见的主要是α单斜晶体和β三斜晶体。相比α晶体而言,β晶体具有更优异的韧性和延展性。α晶是最稳定的晶体形态,而β晶体需要通过严格的结晶温度、压力、剪切或添加β成核剂等条件才能够获得。通常来说,添加β成核剂是目前最有效且可行的获得高含量β晶型聚丙烯的方法。然而,对于β成核剂含量与结晶形态对PPR力学性能的影响还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试图利用酰胺类β成核剂调控PPR的结晶形态和β晶体含量,分析结晶形态对PPR力学性能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料
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牌号 R200P,韩国晓星公司生产。β成核剂(TMB-5),山西化工研究院精细化工研究所提供。
1.2 样品制备
首先,利用TSSJ-25型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制备5wt%β成核剂母粒(TMB-5:PPR质量比为5:95),然后,将PPR与不同含量的母粒预混后挤出造粒,得到β成核剂含量分别为0.025wt%、0.05wt%、0.1wt%、0.2wt%、0.4wt%的粒料。粒料在230℃温度下采用5Mpa压力模压8分钟后迅速移至另一冷模压机上10Mpa压力下冷至室温成型。纯PPR采用同样的方法成型。对应样品标记为PPR,0.025g,0.05g,0.1g,0.2g,0.4g。
1.3 测试与表征
1.3.1 力学性能测试
按照ASTM D256-2010标准,深2mm的45°V型缺口冲击样条,在0℃和23℃恒温24小时后利用XJU-2.75型悬臂梁冲击试验机进行冲击测试,遵照ASTM D638-2014标准,利用AGS-J型电子精密万能试验机进行拉伸性能测试,速度为50mm/min。所有测试样品冲击样条不少于7根,拉伸样条不少于5根,最后取其平均值作为样品性能测评结果。
1.3.2 差式扫描量热仪表征(DSC)
采用TA Q2000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样品的结晶和熔融行为。准确称取5mg样品,首先,以100℃/min的升温速率快速升温至230℃,恒温5min消除热历史,然后以10℃/min的降温速率降至40℃,保持5min,最后再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10℃。记录放热和第二次的吸热曲线。
1.3.3 广角X射线衍射测试(WAXD)
通过Philips XPert pro MPD X射线检测仪获取衍射图谱。扫描范围2θ为5~40°,扫描速率为3°/min,电压40kV。
1.3.4 偏光显微镜观察(PLM)
将约2mg取至模压样条的样品于两盖玻片之间,200℃熔融压制成10μm厚的薄膜自然冷却至室温,将热台(Linkam THM600)移至偏光显微镜下以100℃/min快速升温至230℃,恒温5min消除热历史,以5℃/min冷却至室温,利用Leica DMIP偏光显微镜观察各样品的晶体形貌。
2 结果与讨论
2.1 成核剂含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图1展示了不同β成核剂含量样品在0℃和23℃的抗冲击韧性及23℃的拉伸性能。从图中可以发现,无论是0℃还是23℃,β成核剂的加入对PPR冲击韧性存在三种影响趋势,当成核剂含量小于0.05wt%时,冲击韧性呈上升趋势,成核剂含量在0.05~0.2wt%之间时,冲击强度随着β成核剂含量的增加急剧下降,而当成核剂含量大于0.2wt%时,冲击强度基本保持不变。表明β成核剂含量为0.05wt%是影响PPR冲击韧性的临界值,在该含量下,β成核PPR(βPPR)在0℃的冲击强度为6.1kJ/m2,比纯PPR提高了1.6kJ/m2,不同的是,在23℃环境的冲击强度得到了显著提高,纯PPR只有22.1kJ/m2,βPPR达到40.4kJ/m2,是纯PPR冲击强度的2倍。随着β成核剂含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拉伸强度最小值23.3MPa出现在β成核剂含量为0.05wt%,纯PPR的拉伸强度为25.5MPa,β成核剂高于0.05wt%时,随着成核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成核剂含量为0.4wt%时,拉伸强度与纯PPR的拉伸强度基本保持一致。为了阐明这一现象,將进一步对不同β成核剂含量的样品进行结晶结构和结晶形态的探讨。
2.2 β成核剂含量与结晶结构的关系
半结晶性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取决于结晶结构。图2是不同β成核剂样品的WAXD图谱,对应β晶体含量(Kβ值)通过Huo等公式计算,
Aβ(300)为β晶面(300)的积分强度,Aα(110), Aα(040)和Aα(130)分别为α晶面(110)、(040)、(130)的积分强度。从图中可见(300)晶面的β峰强度随着β成核剂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对应的β晶体含量(Kβ值)也出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当β成核剂含量为0.05wt%时,(300)晶面的衍射峰最强,Kβ值达到36.0%,进一步增加β成核剂时,β晶体急剧减少,添加量为0.4wt%时,β晶体减少至11.2%。从成核剂浓度与β晶体含量之间的关系,表明在该体系中成核剂浓度为0.05wt%是优化β晶体含量的临界值,继续增加成核剂的用量并不会增加基体中的β晶体含量。
通过WAXD和DSC共同反应出PPR结晶能力的大小与β晶体含量相关,β晶体含量越高,结晶能力越强,力学性能越好。
2.3 β成核剂含量与β晶体超分子形态的关系
图3是不同β成核剂含量PPR的偏光显微图谱。纯PPR样品中只有α球晶,当加入β成核剂时,基体中出现β晶体,0.025g样品出现少量的β晶体和大量α晶体的混合相,0.05g样品出现“花瓣状”β晶体,0.1g样品也显现出大量β晶体,但与0.05g樣品存在明显的不同,该样品中的β晶体为中间暗淡四周高亮的“树枝状”。“花瓣状”和“树枝状”的β晶体贯穿于基体,能够有效地提高力学性能。而β成核剂继续增加,β晶体密度反而减少,从图中0.2g和0.4g样品中可以发现β成核剂在基体中发生团聚,从而阻碍了β晶体的生成。因此β晶体含量(Kβ值)取决于成核剂在PPR基体中成核点的多少,当成核点足以满足成核需要时,继续增加成核剂含量,反而会降低β晶体含量。另外,β晶体含量是影响PPR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但β晶体超分子结构形态也对PPR的力学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3 小结
(1)β成核剂(TMB-5)能够有效提高PPR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2)β成核剂(TMB-5)能够诱导PPR产生β结晶,同时提高其结晶温度。
(3)调节β成核剂含量能够调控β晶体超分子形态结构,在PPR基体中形成“花瓣状”和“树枝状”β晶体,此类β晶体使β改性PPR能够获得高的力学性能。
【基金项目: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科技攻关资助项目(CQZJKY2014031);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基础科学研究资助项目(CQZJKY2015016)】
参考文献
[1] McNally T ,McShane P, Nally G M, et al. Rheology, phase morphology, mechanical, impact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polypropylene/metallocene catalysed ethylene 1-octene copolymer blends[J], Polymer,43(13): 3785–3793.
[2] Lu X Y, Yi J J, Chen S T,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impact polypropylene copolymers by solvent fractionation [J].Chin. J. Polym. Sci., 2012, 30 (1):12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