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手艺

2016-04-16陈靓珂

中国周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手艺江西省大赛

“如同一个婉丽的乡间女子,适应不了我们今天这没有自然的都市,怯怯地撑着油纸伞,从城市的边缘悄悄走远了。”陈靓珂的《老手艺》似一首怀旧、凄美的光影挽歌,为他心目中的这番场景咏叹着。

在今天,巨大的社会变化,使得现实生活中很多记载着历史文化的老手艺、老行当遭受濒临失传、甚至已经失传的境遇。作者从抢救和保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出发,对这些即将消亡的民族文化符号进行记录、拍摄。将《老手艺》作为长期坚持的题材,不懈地追踪、寻找,令作品显示出了积累的厚度。

——评论家、摄影家 于德水

乡间制鼓

照片2012年11月23日拍摄于江西省永新县禾川镇邹岗岭村。该村是有名的鼓乡,100多户人家,有80多户从事制鼓,特别是2005年后,在政府小额贷款担保政策支持下,制鼓人如虎添翼,不仅扩大了规模,还不断推陈出新产品。该村制作的鼓质量好,式样多,远销全国各地,近两年还销往东南亚国家。

我自从迷上摄影后,逐渐加深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也激发了我对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意识:“这些记载着历史文化的老手艺、老行当,有的已经失传,有的正在失传,有的现在还有方寸之地,但若干年后也必然会失传。如果不去抢救性地记录它,保护它,这些民族的文化符号就会消亡”。

于是,“寻找失去的符号”成为我工作之余自觉拍摄的主要对象。每当周末,我就拿起相机,穿梭街巷,奔走城乡,到处寻寻觅觅……我们曾经对这些老手艺很熟悉,如今却对手艺很陌生。那些曾经陪伴我们生活过的手艺,如同一个婉丽的乡间女子,适应不了我们今天这没有自然的都市,怯怯地撑着油纸伞,从城市的边缘悄悄走远了。

在车来车往性感时尚的城市里,我常常想起远去的手艺,想起旧时在手艺中生活的乡亲。其实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手艺,而是失去了手艺的思想;我们留恋的也不仅仅是手艺,而是留恋着手艺的心境。而今,社会的变化,科技的发达,什么东西都能大机器批量生产,物丰价廉。随着手艺人的日趋减少,手工的东西也越来越见不到。手艺注定要离我们远去,谁也留不住它,即或留住,也只是徒剩无可奈何的手艺躯壳。

我们的祖辈都是些心灵手巧的人,人人都会点手艺活。张飞尚且能绣花,现代的人们却连钉一颗纽扣也不会,这或许是现代生活的悲哀吧。在光怪陆离浮躁喧嚣的城市,谁也不会仰头看看静谧的星空,当然也就不会想想远去的手艺了。

中华民族悠悠几千年,老手艺灿若星河,而且大多数流传在那些偏僻的乡村,再加上本人学习摄影时间不是很长,我所拍摄并且展现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今后我会继续用镜头,在鸡鸣犬吠中抚摸祖先流传下来的手艺,努力记录着老手艺,关注手艺人生。

陈靓珂,1963年10月出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2010年开始从事摄影,作品以反映社会生活为主,陆续刊登在多家报纸、杂志上,并在摄影大赛中获200次奖项:《南岭晨韵》获2012年“百年中行杯-江西风景独好”摄影大赛一等奖。《荷香莲语》获2013年“江西省农业摄影大赛金奖”;《乡村美教师获2013年江西省“美丽乡村”摄影大赛银奖和2014年“第十六届全国摄影艺术摄影大赛”优秀奖;《年少不识愁》获2013年吉安市第六届摄影艺术展社会纪实类银奖。《工地进行曲》获2014年第二届“家民工-我的兄弟姐妹”全国摄影大赛优秀奖;《农家喜宴》获2014年第15届韩国正修摄影大赛优秀奖。《老手艺》获2015年首届全国“乡土中国”纪实摄影展收藏作品。

织草鞋

照片2014年10月2日拍摄于江西省永新县台岭乡。照片的两位主人是肖阿婆和陈阿婆,干的是曾经销迹了多年的草鞋加工。在政府小额贷款担保政策支持下,2009年,她们两个组织村里50多名留守妇女成立草鞋制作合作社,专门与电影公司和有关演艺单位联系订单,然后分配到各户加工生产,这样的统一供货、分散加工的经营方式使该村草鞋加工焕发了新的生机。

制草席

2012年8月5日拍摄于江西省永新县坳南乡牛田村。该照片为当地55岁的村民徐安国采用传统技法手工编织草席。该村织草席有300多年的历史,草席是以席草为原材料编织的一种纯手工艺品,以迭面平直、编织紧密、硬朗挺括、吸汗力强而闻名于世。

传统砻谷

该照片于2014年10月16日拍摄于江西省永新县高市乡芳塘村。机械加工米之前,碾米用传统的砻谷搡米方式来完成。人民公社初期还在采用这种原始的工艺。生活在那一代的农村父辈们都经历过砻谷搡米的全过程。砻谷搡米所用的农具主要有砻、风车、捣臼、砣碓、米筛、板筛等,它们在砻谷搡米的每个环节都发挥着各自特有的功能。

下籇里

2012年5月14日拍摄于江西省永新县曲白乡小院村。下籇里是我们小时候的最爱,它是用篾织成的口圆尾尖,呈长条型的黄鳝笼。用蚯蚓作饵放在笼中,白天中午把它放到田地、池塘、河流里的草丛或泥土中,凌晨两三点把笼子收回来,就能收获七八斤左右的黄鳝。现由于农村用电瓶捕捉黄鳝,利用黄鳝笼诱捕黄鳝的就很少了,唯有在一些偏僻的小山村还能看到它的踪影。

青砂器制作

照片2011年12月18日拍摄于河北省蔚县南留庄镇白河东村。蔚县青砂器是传统的手工艺特产,俗称砂锅、砂壶、砂铫等器皿,以物美价廉、用途广泛和其性能特殊而久负盛名。蔚县青砂器的锅类可分为6个形状:大圆锅、大锅、二锅、三锅、四锅、五锅;砂壶包括茶壶和药壶,可分为1号壶和2号壶,都可用作烧开水和煎熬中草药用,酒壶可热酒,温醇可口;砂铫可分为平底铫、带把铫以及带盖铫等。

根雕师

2015年4月11日拍摄于江西省永新县禾川镇西门村陈胜利雕刻厂。陈胜利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他没有受过正规的专业培训,还得靠自学修炼,但对根雕艺术创作却有一番独到的见解。在创作中,他充分尊重自然形态,顺势而作,巧妙雕刻,人工的成分尽量减少,注重突出作品的原汁原味,更多的是体现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陈胜利说,雕刻一件作品,必须要有悟性,带着飞禽走兽、人物花草的形象去对待树根,脑子里有了灵感。

养蚕

照片于2013年6月10日拍摄于江西省永新县石桥镇长溪村。走进永新农村沃野,人们仿佛置身于桑的海洋,处处青翠欲滴,清香四溢。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该县大力扶持蚕桑种植业,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全县桑园种植面积达4万亩,年产鲜茧400吨。照片上的主人周世珏是全县有名的专业户。共发展蚕桑面积1000多亩,年产值达600万元,年均收入近100万元。

做酒药

照片2010年8月6日拍摄于江西省永新县龙源口镇朱为生家。烧酒烧,最为关键的是酒药,酒药的好坏,就直接影响到了烧酒的质量。朱师傅今年70多岁了,烧酒技术是祖传的,制作酒药的工艺流程,可以说是行将失传的老传统。他说,做药酒最辛苦的一道工序就是,辣蓼草洗净之后,要用石捣臼、石锄头搡,好象搡年糕一样,这一道工序,现在许多烧酒师傅都省掉了,因为这道工序太辛苦了。

做香烛

照片2015年1月2日拍摄于江西省永新县石桥镇樟枧村。该村是永新县传统的香烛制作村,为了鼓励群众发挥其传统制作优势,镇政府于2010年争取小额贷款担保政策,使逐渐萎缩的香烛制作焕发了生机,由原来的10多户增加到现在的30多户。

猜你喜欢

手艺江西省大赛
老手艺
于晓明
大赛主题:我的阅读·我的童年
Perseverance Leads to Success
春·手艺
喻木华陶瓷艺术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王子学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