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图形符号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
2016-04-16王小元
王小元,高 健
徽州图形符号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
王小元,高 健
(安徽工程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徽州图形艺术之所举的图形元素,这些图形元素蕴含在徽州古村落的每个角落。由于它范围庞大的图形系统,千千万万的徽州图形之所以已经成为一种艺术。徽州图形就是从这些优秀的艺术文化成果中产生,代表了徽州的地域文化内涵,是展现徽州文化的重要形式。
徽州图形;符号;文化;传承;创新
徽州是一个历史地理名称,徽州文化也叫徽文化,是指徽州在历史发展中徽州人们用自己的智慧所创造出来的多种物质文明、宗族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累积。徽州的辉煌时期可以追溯至南宋时期一直发展持续到明清时期,前后持续大概有800年的历史。徽派建筑、新安画派、徽派版画、篆刻以及徽州商帮文化、徽州宗族文化、新安理学等等。徽州图形就是从这些优秀的艺术文化成果中产生,代表了徽州的地域文化内涵,是展现徽州文化的重要形式。
徽州文化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传统装饰图案纹样,徽州建筑、徽州古村落、徽州三雕艺术、徽州篆刻等等都是徽州图形艺术的载体。
一、徽州图形符号的历史及现状
(一)徽州图形符号的来源分类
徽州地域的气候特征、自然状况、物质资源等决定了生活在此地的人们基本生活方式、经济关系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构成了徽州鲜明的地方特色。徽州地区的图形艺术是在徽州地域的文化历史演变中的留存下来的自然与造物的视觉形象,其深厚、丰富的内涵以及开放、扩大的外延使徽州地区的传统图形系统具有明晰的历史延续性和强烈的地方特色。
马头墙的原本是出于古徽州人防火的需求。它是徽派建筑山墙中的特有建筑构件,是高出山墙屋面用来与邻居隔离的墙垣,远看建筑之上的矮墙像似一匹匹昂首奔跑的骏马,依其形象取名马头墙。既有防火的实用功能,又有鲜明的装饰功能。马头墙的高低错落与屋顶的层叠起伏形成了非常简明的形式美。
门是徽州民居建筑极力装饰的部位之一,是徽州能工巧匠技艺的体现。徽州民居多为四周封闭的内向型合院结构,远看粉壁黛瓦,错落有致,深院小窗,素雅朴实。唯独对门楼精雕细琢、极力装饰,成为徽派民居的重要的外部构造元素,具有较高的美学艺术价值和建筑史学意义。
徽州木雕是附着在建筑上的,因而建筑构件的大小、比例、位置和材料决定了徽州木雕的雕刻手法与其他地域有显著的不同,相比福建、江西等地更加精工细作且场面宏大。
而徽州的砖雕经过长期的发展从早期的简单粗犷的纹样,慢慢演变发展到为后期的精致华美的结构,形成本地域特有的艺术风格。
徽州石雕艺术至今仍然显示出勃勃生机,徽州石雕厂生产的石雕作品不仅继承了传统石雕工艺的精湛技艺,还融合了现代艺术的雕刻手法,让人叹为观止。
(二)徽州图形符号的象征意义
使用徽州图形符号的意义,是为了将徽州文化自然地灌注到现代设计当中,氤氲出徽州地域所固有的悠长趣味。试图在当代设计形态和表达样式上找到旧有造型元素与现代设计的契合点,摆脱了徽州图形符号的使用局限,以期获得不仅能延续历史的文脉,同时又符合现代设计观念的符号形式。
徽州三雕中所使用的图案符号,虽在题材上与其他地域无异,但在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上,却体现了徽州地区浓厚的文化氛围以及对理学的尊崇,这样的内涵也体现在对意象符号的使用和传达之中。
徽州的雕刻艺术中很擅长把多种符号结合,这样形成的图案不仅在视觉上完整、饱满且在内涵表达上也更加丰富。如“鹿鹤同春”,把梅花鹿和仙鹤以及香椿树安放在同一个画面中,把美好的寓意通过图形符号传达出来。
(三)徽州图形符号在现代设计应用现状分析
在我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徽文化的传播已经有了广泛的受众面。带动了大量使用徽州图形符号为设计元素的各类作品出现,也引发了很多跟风的设计潮流。生搬硬套简单挪用徽州图形符号的设计作品依然还有很多,这些设计作品以简单粗暴的符号化取代了徽州图形符号的文化内涵。
我们对徽州图形符号的研究,也过多地把精力集中在徽州图形的技法,组织形式等等技术性层面上,很少有把目光聚焦在如何传递令人动容的徽州情怀,文人雅趣上面。我们应努力使我们的现代设计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强劲的势头占领世界市场;从文化、审美、设计思想、设计方法、材质、功能等各个角度深入研究徽州图形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关注多元文化的发展,让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现代设计这一载体被世界人民所熟知。
对徽州图形符号的使用需要取舍,不是所有的符号都适合被重新解构,还是需要考虑大众对徽州文化的认知和解读能力,有选择地使用。不仅可以拓宽对徽州图形符号的延续性开发,突破形式层面,且能以传统文化作为精神内核,作为现代设计的出发点,将其提炼到既现代又不失美学传统的程度。
二、徽州图形符号的重要价值和研究意义
(一)徽州图形符号的重要价值
徽州图形符号是徽州文化的视觉载体,它最为直观地显示徽州文化的内涵特征。因而它具有双重特性,不仅在造型和色彩方面具有可供挖掘的内容,在对文化的表达上也值得借鉴。
最优秀的徽州图形大多是从徽州雕刻中产生,徽州的雕刻是附着在建筑上,根据功能的要求来决定雕刻手法和题材,比如雀替多用狮子,无论在视觉的气势还是构件的实际体量上都是完美统一的。大多是复杂的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处理很有分寸,形象、色彩都自然得体。内容多具有故事性,这些故事化的雕刻不仅美化了徽州人的居所,也给儿童的教育形式更加多彩和直观。
徽州符号在今天当代媒体环境下的使用不得不考虑媒介的影响,传统的印刷媒介已经无法满足徽州文化的传播要求。多种载体的结合成为当今视觉设计的主要途径。以用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的转变也迫使设计者,从关注个人表达转变为关注年轻群体的个性化要求,而需要探索更富于时代特征的个性化“语言”表述,并由此创造比任何时候更丰富的设计语汇。
(二)徽州图形符号研究的意义
徽州图形符号研究的意义在于促进传统文化资源与设计产业的融合,对传统图形艺术的传承和创新,让更多具有产品价值和文化附加值相统一的设计品进入市场。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加快,高新技术、信息网络、视觉传媒、时尚潮流,飞快地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科学技术的一体化与物质生产、消费领域的标准化,向文化领域渗透,特别与资本优势直接相关的所谓“强势文化”推动其相关的艺术广泛进发,占领“市场”与受众,可能形成当代人审美取向的趋同化,甚至单一化。而在经济全球化的现代化社会进程中,又需要有多样性的文化来调适当代人的精神需求。研究和保护徽州图形符号,是在多元共生的当代文化景观中显示自身价值的需要,也是徽州地区实现有效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基于寻找徽州图形符号与现代图形符号的共同之处,寻找到连接古今的接合点,以创新发展的开放姿态在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互动中获取主动地位,促进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的研究目的。
三、徽州图形符号在文化传承中的创新问题
互联网时代,平面展开的社会网络使每个用户成为中心,用户越来越个人化,对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情感化设计成为大势所趋。无论设计一个现代图形还是一件物品,直接搬用徽州图形符号或者断章取义地嫁接典型符号都不可取。设计师需从浅表的徽州图形形式研究中脱身出来,对古徽州文化重新学习和思考,从儒学到理学,从文学到美学,从徽文化中寻找东方精神的真谛,从阐述自我文化精神的设计实践中自然地传承徽州文化。设计师需克制地使用徽州图形符号,需对设计物品的存在形态、存在意义进行探索和思考,不可为创新而创新,方能使每一件设计品都具亲和力、都令人赏析悦目。
(一)徽州图形符号创新应用的实现策略
中国文物建筑保护先驱梁思成先生提出“古今兼顾,新旧两利”的主张在今天依然有时代意义,强调地域文化的保护,重点不在于单向地固守传统文化,抵御外来文化的侵染,而在于让古文明与现代文明形成互动、擦出火花。新旧两利的含义重点不是古代和今天形式上的一致,而是如何在新旧形式之间找到相同的美学联系。今天的徽州图形符号传承与创新实践,其核心在于开发徽州图形的同时还能保存徽州的美学韵味,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如何保存徽州情怀。
很多古徽州的东西现代生活中已经不再使用,因此想把徽州图形鲜活地用在当下,就必须寻找到恰当的载体进行再设计,找到连接古今的接合点。不是固守徽州文化的形式,而是以开放姿态在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互动中获取主动地位,促进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而不是把徽文化送进历史博物馆。
(二)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
本土设计与国际化的交流传播始终贯穿了中国当代设计的发展。中国传统地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雅俗层面和千姿百态的艺术类型。中国传统文化象征符号深化了现代设计的内涵,而现代设计又成为象征符号的载体,起到了传播传统文化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播中的优势是能在不同时代的创造中显示出共同的美学联系,而并非表象符号的使用。中国设计在考虑产品发展的同时,也应将中国文化传播给全球。
(三)徽州图形符号的创新应用方法
徽州地区秉承着理学和儒学文化的传统,行为意识上内敛不张扬,受其影响,徽州图形的总体风格也是朴素自然的,喜爱用木材和砖石材料的天然本色,色彩表现上往往就呈现出黑白灰的低调,也就自然而然体现出了一种纯净自然的美感。徽州图形虽然种类繁多,但是我们对图形符号的选择却并非要生僻的方可,恰恰是符合众人常识系统的符号为老百姓最为喜闻乐见。
传统符号的内涵也不刻意求其深刻,为深刻而深刻,恰以众人常态的认知为度,因而就需要设计者多多体察,以免脱离当代环境,反而做出四不像的假古董来了。
徽州图形的地方特色不在于图形的形式本身,却在徽州的文化。唯有理解了徽州人含而不露的地方文化才是对徽州图形的合理的利用和开发,不可过度地追求符号化,否则,反而会将徽州文化推向纯粹为商业服务的流行文化行列。
徽州人对色彩的选择恰恰是放弃了色彩的,是一种哲学关系的选择。这种色彩关系对我们的启示是一种美学观念的提炼。清新淡雅,古朴精致的徽州色彩恰恰是因为脱离了色彩而成为最美好的色彩,这个过程充满了禅意,因而无法超越。建筑色彩的单一在徽州多姿多彩的自然环境中,凸显出悠远开阔,纯净雅致的徽州情怀,不由得让人感叹“无梦到徽州”。所以我们研究徽州图形,不能看表象的东西,而要把这种特征放到整个大环境中去理解。就像无印良品的设计哲学,产品设计的目的是基于欲望的降低,而却成为大众趋之若鹜的产品。
情感化设计是当代设计的大势所趋,情感化设计的核心可能不是通过运用某一种现代设计的程序、公式、语法来叠加素材或者减少内容。而是设计师必须直面感知某一种情绪,挖掘其隐藏在背后的东西,以此来进入设计。
当下文创产品大热,各地都把视线转移到文创产品的开发上来,各种形式的文创产品层出不穷。徽州广博的地域显然具有深厚的资源可以挖掘。但是笔者认为徽州图形,只有存在于徽州儒家文化的大环境关系下才具备徽州图形的内涵,如果脱离了这个环境,割裂地去使用徽州图形符号,可能就无法传递徽州文化的内涵。积极传播徽州文化非常必要,但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把徽州符号到处嫁接。不仅不能增强徽州文化的吸引力,反而砸了徽文化的牌子。工业时代是以技术为主要指标,强调功能和功能体验,而产品时代强调审美,强调情感体验。要能打动自己,才能打动他人。
徽州图形低调典雅平和的美学关系对于今天纷繁复杂的形式美学的过盛是一种非常好的净化器,静谧的徽州图形使人心境开阔、心旷神怡。这种动人如何转接到产品设计中来,“只有你的产品打动了人心,你的产品才告结束。”产品的目的是打动人心。自己不感动,别人也完全无感。心动感!心动感就是利用情感附加值带来的利润。工业时代是以技术为主要指标,强调功能和功能体验,而产品时代强调审美,强调情感体验。一两个徽州图形样式的使用方式和手法的创新不一定能打动用户,能否让用户买单取决于我们能否营造出徽州美学的恬静安适的动人景象。只有把握徽州情怀,做好徽州产品,才能更深更广地传播徽州文化。
[1]叶鸣声.徽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理论建设,2004(01).
[2]翟屯建.徽派篆刻[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3]傅爱国等.浓缩中华图形文化的“徽派”图形艺术探研[J]. 巢湖学院学报, 2007(05).
[4]杜世英.视觉传达设计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5]陈玲玲.从徽派祠堂建筑看传统建筑“三雕”技艺[J]. 山西建筑,2012,26:11-12.
[6]谢俊.地域建筑设计—徽派建筑[J].中外建筑,2012(10):80-84.
[7]长北.江南建筑雕饰艺术·徽州卷[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8]田鸿喜,姜小静.徽派建筑元素—马头墙之美[J].大众文艺,2012(11):107-108.
[9] 贺为才.徽州传统村落民居门楼的审美意蕴[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54-56、81.
[10]宋子龙.马世云.徽州砖雕艺术[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90.
[11]李飞,钱明.中国徽州木雕[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novation Research on Huizhou Graphic Symbols
Wang Xiaoyuan, Gao Jian
(College of Art, Anhu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Wuhu, Anhui 241000)
Huizhou graphics art has become an art, because it is a huge range of graphics systems. A list of graphic elements are contained in every corner of Huizhou ancient villages. Tens of thousands of graphic elements after craftsmen of uncompromising attention to detail have created an exquisite Huizhou Folk Art and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from another point of view, these graphic elements also constitute a huge graphics art system, which constitutes the modern meaning of the Huizhou graphic arts. Huizhou's traditional graphic symbols are famous for its unique form, and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the art and design of today's society.
Huizhou graphics; symbol; culture; inheritance; innovation
206.3
A
1672-4437(2016)03-0084-04
2016-05-15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09-10D43)。
王小元(1971-),女,安徽蚌埠人,安徽工程大学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高健(1990-),男,江苏淮安人,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硕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文化创意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