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发展的政策建议
2016-04-16高玉海安春生
高玉海 安春生
“十三五”时期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发展的政策建议
高玉海安春生
“十三五”规划是跋涉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关键一程。“十三五”期间,深入挖掘全省丰富、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对于改善民生、聚集人才、维护稳定,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一、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发挥人力资源开发主渠道作用
推动高等教育分类发展。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可以从三类发展:综合性、学术研究型大学,政府应重点扶持这类大学,在政策、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持。专业性、应用型的大学或学院,应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功能,调动社会力量的办学积极性,大力发展此类大学,使其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地方培养高素质的适用性人才;技能型的院校,尤其是鼓励民办大学发展,激发社会力量办学,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的从事实际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
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其一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需要把专科层次高等职业学校办好的基础上,发展应用技术技能型高校,培养本科层次专业人才,探索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其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调动企业积极参与。大中型企业参与办职业教育,可以解决按需培养的问题,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充实到教学一线,自然为学用结合提供保障。其三需要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向流动的通道。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可以开展课程和学分互认,普通高等学校可以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并与职业院校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其四重点培养掌握新技术、具备高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根据“龙江陆海丝绸之路建设”和互联网+的实施,加快培养服务现代服务业人才。
完善人才培养和需求衔接体系。推进我省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等方面的有效衔接。探索校企合作、校村合作、订单式培养、集团化发展等多形式的衔接培养方式。建立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专业改革机制,办好特色优势专业,缩减供过于求的专业,调整办学层次、办学质量与需求脱节的专业,建立面向市场、优胜劣汰的专业设置机制。
二、围绕产业项目,多渠道引进国内外人才
培养与引进紧密结合。编制《黑龙江省年度产业发展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目录》,立足现有人才培养和使用,坚持人才自主培养开发和引进省外及海外人才相结合,建立统一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和人才信息发布平台,突出培养引进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制度,建立突出贡献奖励制度,鼓励各类人才自主创业,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本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奖励为企业发展、地方经济作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多途径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团队。
强化对俄引智工作。通过建立股份制的实验室或中试基地、互派访问学者、和联合培养研究生等方式,加强与俄罗斯技术和教育合作。加强语言文化交流,鼓励俄罗斯的高校在黑龙江建立俄罗斯语言文化推广中心,同时也积极支持我省的高校在俄罗斯的高校建立“孔子学院”推广汉语言和中国文化。充分利用中俄博览会等载体,寻聘收集境外项目、人才,组织包括我省企事业单位在内的从事对俄合作的项目单位赴俄罗斯,尤其是俄远东地区洽谈项目,招才引智。围绕“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培养金融、贸易、物流、能源和俄语等专业人才,深化对俄人才合作。
大力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围绕我省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引智服务计划”,重点引进大豆、水稻、玉米、马铃薯四大作物的专项人才。采取扶持政策,支持在新材料、生物、新能源装备制造、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交通运输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和旅游、金融、信息、物流、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重点做好一批示范性引智项目,促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
三、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成果转化
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最重要的地方;改善研究经费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研究中的合理配置;实现科技投入的多元化,在保证政府增加投入的基础上,加强企业对科研创新的投入。采取税收优惠政策和贴息政策等财政手段,鼓励和引导企业对前沿研究、交叉研究,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等科研的投资;鼓励高校、企业投资创建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机构,或吸引更多外省和国外投资机构创办风险投资公司,以增加科技创新资金来源。
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加强政府、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的合作,促进官产学研一体化。加大项目资金支持力度,依托国家、省重大人才计划和科研、工程、产业攻关等项目,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人才。鼓励企业在高校、科研院所设立人才基金,建立研发机构。加大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后备带头人支持力度,对其科研项目研究与开发给予政策优惠。加强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技术合作、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发挥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人才培养优势、基础科学优势和科技创新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企业要发挥资金优势,为高校和研究机构提供经费。
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强科技咨询机构、技术交易机构等各类科技中介机构的建设;开展与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技术交流、技术咨询、技术评估、技术代理、技术外包、技术培训等活动;完善各种科技成果信息和科研投资方向的信息库,加强我省星火科技信息网、农业科技网、东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网等信息资源平台的建设;发挥生产力促进中心、行业技术转移中心等成果转化服务机构的协调能力,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效对接。
四、引导人力资源向基层流动,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
切实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医生、教师、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加强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的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加大对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采取定向招生、少数民族高考生加分等办法,每年重点扶持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急需紧缺人才。
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城乡社区流动。对在农村基层和城乡社区工作的人才,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采取政府购买岗位、报考公职人员优先录用等措施,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社区和中小企业就业。实施公职人员到基层、社区服务和锻炼的派遣和轮调办法,从省直机关选派处级干部到乡村任职、挂职,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选派高层次人才到农村基层和城乡社区开展科技对接、技术支持。
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特殊政策。各级党委政府定期研究解决少数民族人才培育选拔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具体措施,强化落实,发挥组织、人社、民族、教育、财政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形成培养选拔少数民族人才工作的合力。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招录各类人才时,应视情况,对民族县、乡、村的主体少数民族实行指标单列、择优录用,使少数民族人才的配备比例与人口比例相适应。
五、营造优良环境,增强人力资源发展能力
营造创新与竞争环境。一是实行灵活的扶持政策。在政策取向上要对创业实行鼓励、激励政策,如宽松的工商、税务、土地等政策,降低产业准入门槛,宽松的城市户籍政策等等。二是建立畅通的融资渠道。努力争取有更多的银行进入黑龙江,加强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的建立和运行,采取有力措施使担保基金能充分发挥作用。重视引导、支持、培育中小企业进入国家创业板发行上市。
营造政策法制环境。围绕人才强省战略,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广泛宣传《黑龙江省人才规划纲要》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重大举措,宣传各地、各行业培养、使用和引进人才的成功经验、典型案例,加大对作出突出贡献人才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人才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形成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长的社会环境。
改善事业环境。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提供干事创业的基础,培育留住人才的优良土壤,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让人才价值实现最大化。打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平衡照顾等不良陋习,建立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选拔任用机制。建立健全分配激励和人才奖励制度,鼓励企事业单位利用股权、期权激励等形式留住人才,实行人才收入与业绩、贡献挂钩的绩效分配方法,使人才的价值真正得到体现。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赵嘉宾zhaojiabin@fendouzazhi.cn